从印度“月船一号”说到中国“嫦娥一号”


  今天是中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升空一周年,而两天前,印度首个探月卫星“月船一号”踏上了它的奔月之旅。加上升空稍早于“嫦娥一号”的日本“月亮女神”,亚洲三国针对距离地球最近天体的探测研究计划已全面启动。

  地球上新一轮“月球热”

  有人说,这是带有“奥林匹克意味”的事件。这也许是十分恰当的评价。三国的探月工程竞争意味难免,但这种竞争有益于人类的外太空探索事业。

  在“嫦娥”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著名天文学家、中科院院士叶叔华告诉记者,人类探测月球的次数至今十分有限,包括失败的发射在内,印度“月船一号”是全世界的第125次。每一次探月飞行,都丰富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为此她非常欢迎印度的此次探月飞行。

  中日印三国在一年内集中探月,印证了地球上新一轮的“月球热”,不过,这一轮的“热”与冷战时美苏竞赛已大为不同。当时,美苏在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位太空人、第一次登月等环节的竞争,不仅到了“只争朝夕”的地步,而且最重要的目的与促进科技发展无涉,只关乎政治。而目前,人类重启奔月之旅,科学意义上升到了第一位。

  神七飞船系统副总指挥、副总设计师秦文波告诉记者,现在各国探月的目标更加理智,都把登月看作下一步深空探测中不可跳过的环节,探月的目标在于建立有人长期照料的月球基地,以寻找能源和矿藏。相对而言,各国飞行器升空的“先后问题”远没有过去那么被看重。

  印度此次探月自有特色

  话虽如此,竞争意味自然也是有的。以专业的眼光审视,印度此次探月有它自己的特色。

  叶叔华院士告诉记者,印度“月船一号”的奔月轨迹与“嫦娥一号”总体一致,但它在地球轨道上只绕行一圈,就变轨飞向月球;而“嫦娥”与日本的“月亮女神”都先绕地飞了两三圈。“要想只绕地一圈,‘嫦娥’也能做到,但我国对首次探月飞行更加谨慎。”叶叔华说,减少绕地“热身圈”的风险在于,如果把握不好,卫星可能会“出轨”——偏离预定路线。

  此外,印度卫星绕月轨道的高度是100公里,而“嫦娥”是200公里。更低的轨道,意味着探测仪器可以获得更高精度的数据。叶叔华说,100公里轨道我们也能做到,但同样选择了谨慎。

  印度此次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在于它将释放一个重约30千克的飞行器撞击月球表面,据报道,这个撞击器内部载有印度国旗。这么做,印度意在成为继美、俄、日之后,又一个将国旗留在月球的国家。不过,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玉花看来,此举或许只为“动听”:“根据这个飞行器的重量推测,它应该不具备反推火箭,撞击月面后是否会爆炸,国旗是否能保持完好,目前很难说。”

  在比较之余,有必要注意一个事实——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完全是以自主技术研发完成,而印度“月船一号”的诞生是国际合作的产物。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舒嵘是“嫦娥一号”激光高度计的主要设计师,他对印度卫星的关注重点是它负载的探测仪器。舒嵘说,印度搭载的11个探测仪器中,5个是自己开发的,其余则由美、欧提供。舒嵘告诉记者,“月船一号”上的仪器,整体性能优于“嫦娥”,这与其国际合作的“身世”紧密相关。事实上,美印的太空合作渠道畅通,印度可以买到很多技术,而美国至今严格控制着对华航天技术出口。“不过,在探月飞行政治意味大幅度淡化的今天,依靠自主研发带动本国的技术产业,是探月工程很大的价值所在。”舒嵘说。

  载人航天为登月做准备

  客观评价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不难发现,尽管“嫦娥一号”的实际研发时间比日、印都要短,但我们有一幅谨慎扎实的登月蓝图。

  叶叔华说,中国航天技术有三大亮点——火箭推力大、成功实现载人飞行、返回技术可靠。这三点对将来成功登月是相当关键的。而在舒嵘看来,尽管探测仪器性能算不上最优秀,但“嫦娥一号”第一位的任务并非探测,而是验证绕月飞行的可行性。

  神七飞船副总指挥秦文波说,中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登月飞行需要舒适可靠的飞行器、需要太空对接、航天员出舱技术作保障;载人航天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为将来载人登月之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印度的航天计划中,这些步骤如何开展目前尚不明确。张玉花研究员也认为,印度近5年没有载人飞行的计划,由此,它要在2025年实现载人登月,难度非常大。

  “也许更应该用奥运会的口号——重在参与,来看待国际上的探月工程。”叶叔华说:中印都是东方文化古国,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大国家先后实现探月,是能让西方大吃一惊的成就。“中印在航天技术上有竞争,但也有合作的空间和必要。在航天技术上和美俄相比,中印都不敢说是第一流的;虽然‘嫦娥’早升空了1年,但我们不应求一时的先后、得失。”

  “过去国内媒体对印度火箭报道不多,实际上它的发射次数也不多,但是印度民用卫星的质量都不错。”舒嵘说:“我们并没有把印度当成对手来看待。”

2008年10月24日08:26  东方网-文汇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