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方十分重视中国快速进步的弹道导弹力量,但对中国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关注相对较少。12月19日,美国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在其网站刊登题为《中国巡航导弹及其对美国的影响》的署名文章,建议加强对中国巡航导弹力量的关注,并审慎评估此类武器对美国亚太战略可能构成的影响。
未来战争的“开路先锋”
以美制“战斧”导弹为代表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远程精确打击手段。文章指出,在公开论文及资料中,中国国内对巡航导弹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历次局部战争中的使用情况,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有不少人公开呼吁加大巡航导弹的使用力度。
在该文看来,中国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具备射程远、精度高、可全方位攻击等优点,加之其通常采用低空突防及隐身技术,因此可以比较容易地穿透对方的防御。而从经济性的角度观察,使用巡航导弹完成同样的任务,成本也较弹道导弹和作战飞机更低。
这些优势,正是美军近年来频繁使用巡航导弹的原因。特别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巡航导弹的使用堪称“非接触战争”的典型例证。文章据此判断,中国军方也相信巡航导弹是远程精确打击的理想选择——在先进的情报搜集、分析及战果评估机制的辅助下,巡航导弹有资格成为未来战争中的“先锋”,为后续作战行动扫清道路。
将成“二炮”有益补充
中国对巡航导弹的重视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目前已开发并列装了多种性能强大的装备。其中,陆基巡航导弹是整个部队的基石。文章引用美国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的相关内容指出:“解放军正获得大量高精度的巡航导弹,如国产的DH-10型。”据信,该导弹射程达2000公里,已部署50至250枚,配有20至30部发射架。
文章还说,在空中运载平台方面,有迹象表明中国军工部门正对老式的轰-6型轰炸机实施现代化改进。“一旦技术升级完成,这些战机也将携带相似的远程巡航导弹。”
文章强调,中国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还可能携带核弹头,以便在必要时作为“二炮”弹道导弹的补充。《中国军力报告》指出,此举无疑将令中国核武库的生存能力、灵活性及有效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文章认为,无论中方最终采取怎样的建军模式,其巡航导弹力量的发展,都将成为“反介入及远程封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可能与弹道导弹、特种部队、航空兵乃至“网军”展开联合作战行动。
三方面挑战美亚太部署
中国轰-6H配挂新型鹰击巡航导弹 图片来源:新华博客
空军苏30准备测试进口俄制Kh-31空射巡航导弹 图片来源:新华博客
三方面挑战美亚太部署
既然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具备如此出色的作战效能,那么,中方在未来的地区性冲突中将如何使用这种武器呢?它究竟会给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以何种影响?原文对此给出了三点结论:
首先,巡航导弹将令对台湾地区和日本境内的目标面临更多威胁,美军的部分海外基地也包括在其中。一旦解放军成功部署了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并将其与现有的航空兵和弹道导弹力量融合在一起,那么在攻击台湾与日本时就会有更多选择。
其次,巡航导弹与轰炸机等运载平台的结合,将令中国的常规打击力量覆盖从前无法触及的更多目标。诸如关岛一类的地方,今后不再是绝对安全的“大后方”。必要时,北京可以借助巡航导弹发出信号:关岛将不是美军的避难所。
最后,如果中方为部分巡航导弹配备核弹头,势必有助于增强其战略威慑力。但这种做法也会带来更大风险,尤其是在敌军错误攻击了核巡航导弹及其指控系统时,容易导致地区性冲突意外升级。
中国国产鹰击62反舰巡航导弹模型 图片来源:新华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