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走廊骂过红楼,那个时候走廊里头气氛不爽,所有的老爷们都在讨论红楼,老子看得腻得慌。男人应该偏理,文科的政治手段更适合女人,过阴。。。
不过这个还是不能抹煞俺其实真实对红楼的一个喜好。跟巴尔一样,俺看红楼是从评红楼开始,还没看过整本的红楼,但评论红楼的看过不少。早期的评红楼都在最后带上反封建的标志,比如里头人吃啥了,先是一通评论,然后就说人生活腐朽;薛宝钗袭人贾政铁定都是坏人;记得初中的政治课,里头有关于封建社会介绍的,后头有片小文,着重把贾家过年从租户那里收来的单子列了出来,那个批判呐。。。俺是看了好几遍那个单子,一边看一边算这些东西够俺吃多久的,口水直流的。。。。
而如今再看红楼,以及读了更多人对于红楼的评论,才发现在某个年代,我们对于红楼的阅读都是被带着一种强制的思维。现在来批判这种强制思维有任何的错误,这个俺没兴趣,作为一种烙印,它已经融入了俺的文化血液中,俺已经克服了它,有认识,但没对抗性。(在和一些香港人台湾人聊天时,俺才发现,只要不去鄙视自己,这种文化的烙印也是一种凝聚力,凝聚了曾经有过这个阶段者的所有人的一种共同话题和认知,这是很有意思的体验。)
对红楼的认识,首先要学会解构,然后再学会建构,整个红楼的伟大非其它名著所能达及。红楼里头真正被很反面描写的人物不多,寥寥的两三个,但也有人同情这几个寥寥两三的反面人物,能被同情者,必有其可怜之处,凡可怜者也不能说完全是恶魔。
红楼是中国贵族的生活,不知道从何时起,我们一直在反有钱人的生活,直至如今的也还在。换句话说,如何学会享受生活一直成为了潜意识中的一把道德锯子,咯吱咯吱的抑制各种享受生活的念头。但真实的世界是:凡贵族的生活才能被融入高层文化,虽然俺承认小沈阳也是文化。
比如三国,水浒,西游记,都带有对抗,都有恶和善的对立,但红楼里头却把对立转化了,这种转化解释了作者的确是带着没有偏见没有立场很平等的看到周遭事物和各种人物。而当时具有这种思维者,也的确是突破了阶级的观念,并且还站在非常高的角度在看各种矛盾调和。换着老话说,作者是反封建反帝制。。。虽然作者自己或许并没有这个意识。也或许他只是有着佛教中的一颗怜悯之心。(佛教的起源是为了突破印度教层层的等级制度,这里不多述寥)
这种意识的重要性在于:在中国传统帝制下(如今不讲封建社会寥),贵族和贫民被分化成了很极端的两大群体,这两大群体各自占据了各自的生活空间,有着各自的生活模式,享受着各自的等级生活。而资本主义社会是瓦解这种等级观的,这种等级不利于中产阶级的发展,无法拉动内需,金融制度无法得到彻底尊重。。。。很多不利于资本主义体制发展的弊端。中国传统文学中,也唯有红楼梦体现了在各个等级下,人性被不同的展现和尊重。人被作为一个单独个体,没有尊贵低贱和优庶,但人被放入了社会,却变成了好人坏人贵族贫民。又因为文化道德宗教,人被填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处世方式。这都是红楼的魅力。
相比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初期尊重于“人”的文学作品,红楼有着更东方的写意色彩。它不会去大篇幅的描写人物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从人物的动作反应来让读者认识这个人物的想法。它没有赤裸裸的“透视”,它是平面的。但它却有着更深度的内涵,因为各个读者会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世界观了解,读者对于小说人物真实想法的理解和猜测则变成了各种不同角度的认识。arts.....完全的文科思维,非常的优雅。
就说到这里吧。。。。等着同志们扔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