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名校>有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内容概况:
  
这是一部以一所著名中学在成立理科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波折为线索,围绕社会、家庭及教育者本身三方面,深刻思考当前独生子女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问题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IT行业巨头英凯公司, 为建立自己的人才库,出资和京城著名的育慧中学, 共同招办两个初三理科 . 这天是最后复试的日子,英凯人力资源总监沃伦, 在去育慧中学接受名誉副校长荣誉头衔的路上, 看到了一起车祸,一个名叫林磊的借读生被撞倒在路旁,许多家长为送孩子赶考, 不仅没有停车, 反而还让自己的子女不要多管闲事, 他们都视而不见地走过或开过. 负责这次招生的区教委副主任刘世芳,为赶去向沃伦授衔也同样也没有停车. 沃伦出现在授衔现场后大光其火,他认为赶考和授衔不能成为不救助一个生命的理由,尤其这样的事发生在一所著名的学校门外。
 各家的家长们, 为能把自己的宝贝子女送进英凯理科班,使出了浑身解数, 用尽了各种手段, 在招录中各显神通可谓打破了头。理科班的班主任张一白、林磊母亲林星竹、育慧副校长钟达鸣、沃伦助理同时也是张一白的妻子杨依榕,包括被育慧创始人史心洁收养的孤儿刘世芳,打小都是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在那个当年被命名为向阳院的小院里,林星竹一家现在还住着。张一白由于对林星竹有感情歉疚,更为了那个一直魂牵梦绕着他的向阳院,为成绩优异确属借读生身份的林磊能上理科班,和钟达鸣二人想出种种办法;而曾和林星竹也有过另一段感情的刘世芳,因为怕这段旧情影响自己现状,却做出了种种刁难. 好在关键时刻,杨依榕父亲、育慧现任校长、被称为育慧师爷的杨乃农,出面将林磊以特招生名义进入了理科班。
 由于是初次尝试,也由于面对种种压力而没有公布复试成绩就招上来的这两个理科班,在开学后就原形毕露了,靠关系挤进来的学生不是捉弄老师,就是公然在爱国主义教育展览会上花钱打卡走人,继而又欺负林磊这种家里没有背景的学生;张一白为此挺身而出,学校却迫于家长压力给了他个处分. 张一白痛心地认识到,如果说这些精力智力都过剩却连起码是非都不分的太子太妹们,就是现在典型的独生子女的话,那么育慧的理科班,就是把这种典型集中了起来。
 沃伦终于也发现了理科班的种种问题,这个出生于教师之家、本人又曾经以志愿者身份在甘肃教过三年英文的人,对这些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考试和考查,最终还是痛心地解除了合同,放弃了与学校的合作,因为他看到的是这些孩子高分低能,十三岁外出生活还要花钱请服务员帮忙洗澡,理由是在家里一直是妈妈给洗的!他最不能容忍的还是他们没有最起码的做人诚信,考试中作了弊却不觉得羞耻。
 理科班何去何从?刘世芳拉来一家地产公司救场,却又陷入了更大的麻烦,这家地产公司就是想借育慧中学名声和能就近入读育慧中学的优惠条件卖自己的房子,等赚得预付款后便拍屁股走人了. 而这家地产公司的老板,恰恰也是育慧中学培养出来的!正是在这一系列变故中,张一白等广大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育慧中学虽然每年能把百分之九十八的学生都送进重点大学,却连最起码的做人都没教会他们!刘世芳的做人悲剧是这样,张一白和林星竹的感情悲剧也是这样,杨依榕最后失去了英凯的工作同样也是如此。正是带着这种思考,杨乃农、张一白他们没有把理科班一百多个学生退回原来学校,而是义无返顾地肩负起了教育者应该肩负的责任,终于把那些曾经冷漠、自私、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责任心,没有博爱之心的孩子们身上的良心和爱心唤醒了。

              
  由看电视剧
名校>>所想到的,中国的教育体制和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负面隐患,是让人们不能不去思考的. 许多中国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不重视孩子的社会公德培养,这是非常要不得的. 中国孩子在小的时候,通常都倍受家长和老人们的宠爱,因而他们就变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 这些孩子们不但自私,成天想的总是自己,而且还冷漠,对任何不关自己的事,都会视而不见,一点同情心和助人为乐之心都没有. 许多中国孩子都是高分低能,根本没有学会做一个充满爱心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相比之下,西方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则完全不同. 西方孩子们从小就受到这样的教育:他们无论是做手工还是学习,都会分小组进行,而在小组里的成员,都要学会相互帮助互相合作,这样做是在训练孩子们的团队精神. 西方的老师们很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商,鼓励孩子们参加各项活动. 他们评审一个孩子,是从多方面来进行评定的,不光是看学习成绩,还要看孩子参加社会活动的积极性,看孩子本身的言行举止. 西方有很多孩子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以前中国说所谓的雷锋精神在西方随处可见,真不知道现在中国学校里,还讲不讲究雷锋精神“? 中国的老师们应该向西方的老师们学习,不要用成绩或者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更不应该用智商来评介孩子的全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