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给儿子报了电子琴班。上了几节课后,发现儿子学得还比较快。在班上,他又是一个喜欢插嘴的小孩,总是要抢着要先弹。坐在后面的我,时不时要提醒他一下“I know you knew how to play already, give others a chance.” 儿子却白了我一眼。大概,这就美国所提倡的自我吧。
学半年的电子琴班后,最终下狠心买了一架真正的钢琴回家。儿子脸上并没有像得到一件Wii game 那样喜悦。他心里一定在想,“是妈妈要呢?还是我要的?”
和儿子一起上课,着实是一件经济实惠的事。一边能督促他,一边自己也长进不少。付一个人的学费,两个人学,还有比这更合算的是吗?说不定,以后还可去教小女儿。这又省了一笔学费。从来都是自以为是无师自通的我,这才深深体会到有老师的好处。一直以为很难的手法,被老师轻易得指点,才忽得其解。
儿子自然比自己学的得快。特别是在弹C, D, G, F…. scale 时,他的手指变位要比自己老骨头要灵活得多。于是常遭到儿子的指责“Mom, you are wrong again!” 口气还很严肃。
儿子是很聪明,很多东西都是一点就会。所以他也希望学钢琴象学其他东西一样容易。可是,现实并不是这样,所以他在学新曲时,很没有耐心,本指望弹一边就能很流畅地把曲子弹下来,当他发现自己不能做到时,就十分frustrated. 于是就在一旁安慰他。发现学钢琴或许会让他知道有时hard working 比聪明更重要。
并不想把儿子培养成什么钢琴家。可在学钢琴的过程中,我想会慢慢培养一个人坐姿,礼貌高雅的行为,弹好一曲后的那种舒心感觉。有时和老公开玩笑说,以后他和他的老婆闹矛盾时,希望他能找到比吵架更人舒心的方式。
上周,儿子有了第一场钢琴表演,把他打扮得衣冠楚楚。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小女孩看到他,就害羞。儿子在台上表演的不是很理想,有点慌,弹错了几个地方。自己也不好多指责他。几天以后,发现,叫他练琴要比以前容易多了。大概他发现了,在音乐会上有很多比他弹得好的人,自己不想落后。
和友人聊起学儿子学钢琴,友人开玩笑的说“以后可以用来骗骗女孩子.” 那哪成?怎能把孩子培养成“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呢?”既使把女孩骗到手了,于是大呼上当,可不毁了别人和自己?
学钢琴应该是为自己,为自己能用十只手指按出天乐般美妙的音乐来,是一种满足,一种发泄。就象自己写作一样,在字里行间得到满足。
记得看了一部片子,正确的名字记不清了,大概叫《美国芭蕾》。 是讲一位母亲尽心把她的女儿培养成一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终于进了美国的第一流芭蕾舞团,而且被推荐当领舞。在最后一刻,女孩却把这个每个女孩梦寐以求的位子让给了她朋友,去追求她真正喜欢的东西。母亲自然很伤心,女儿对她母亲说“I have the legs, unfortunately I do not have your heart.”
人人都说子女是父母的生命延续,但他们是不是也是我们梦想的延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