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亚丽
推荐:求索
在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分子堆里梁启超的才能无人能及。24岁之时,就名满天下。袁世凯对他的才华,都是敬佩有加。“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12年之后,梁启超在袁世凯函电不断地催促下,回国就任法务次官。袁世凯在梁启超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给予梁启超空前的礼遇。给他住贤良寺,那是当年曾国藩、李鸿章做封疆大吏入京时住的地方。给予一个手无寸铁只有一枝笔的梁启超这样的礼遇,对于善玩政治的袁世凯来讲,肯定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
熊希龄出任总理组阁,梁启超要做财政总长,与熊希龄共进退。结果,袁世凯拿出的总长的名单里根本就没有梁启超的名字,在熊希龄的再三力争下,才让梁启超做个教育总长。梁启超坚辞不就。没办法,熊希龄又只好和袁世凯说:“请让出财政。”袁世凯说了真话:“我说梁启超做不好的,书生会说会写会饮酒会骂人,如此而已,明白了吗?”熊希龄还在力争:“不明白,梁启超著作等身,尚未一试怎能就判以万万做不好呢?”袁世凯说:“他文章写得越多,就越是做不好。比如去五国银行团借款,他是反对的,因为以理论观之实属大不该之举。可是我只要钱,没有钱怎么派兵到南方去打仗呢?一个财政总长,我要他去借钱,他不去,跟我论理,写文章,甲乙丙丁如何不该借,我要他何用?”
袁世凯还算坦率,把他的观点直言不讳地说出来。袁世凯不糊涂,青红皂白分得清,大不该的事情他懂,但他不需要一个正确的是非标准。为他的目的服务是他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