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主讲人王立群教授称“焚书坑儒”不准确,“秦始皇活埋的是术士而非儒生,坑儒之说带有放大和夸张的成分”,并呼吁中学教科书还原真相。
王此言一出,便遭质疑。“巴蜀鬼才”魏明伦表示异议:“儒生是当时读书人的统称,术士是儒生的一部分,秦始皇活埋460个读书人是血的历史,其中许多人是无辜的。‘坑儒’再确切不过,何来夸张之说?”
王和魏争辩的文章,我都看了,看的还很仔细。有感而发,写了篇千余字的东西,想发出去,继而一想,自己不是史学家,不是学者,不是……于是删了。
但由此我想到了郭沫若。这位史学泰斗对秦皇的评价颇有些意思。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郭沫若写了《吕不韦与秦王政批判》。他说:
“吕氏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而秦始皇则是:天下,一人之天下也,非天下之天下也。他要一世至万世为君,使中国永远是嬴姓的中国。”“不让任何人有说话的余地”,“他的钳民之口,比他的前辈周厉王不知道还要厉害多少倍。”
郭沫若的批判矛头直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郭说:
“这无论怎么说也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吕氏门下的那批学者,可能是完全被消灭了。然而……人可以诛灭,真理总是烧不绝的”。
但是,伟大领袖对秦皇及其坑儒却是另一种态度:
1958年5月8日,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毛说:秦始皇算什么?他只坑了四百六十八个儒,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我们与民主人士辩论过,“你骂我们是秦始皇,不对,我们超过了秦始皇一百倍;骂我们是秦始皇,是独裁者,我们一概承认。可惜的是你们说得不够,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
1966年9月23日,毛在会见埃及副总统沙菲时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文革中,毛书七律一首:《读〈封建论〉呈郭老》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
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面对伟大领袖如此这般,郭沫若当然是要保持一致:由大骂秦皇到歌颂秦皇。
文革初,郭沫若公开表态:要把自己过去的书烧掉。紧接着驳焚书, 郭说:以焚书而言,其用意在整齐思想,统一文字,在当时实有必要。然始皇所焚并不多,书多藏在官家,民间欲学书者可就官家学习,此犹今之图书馆也。
郭沫若又在记游诗中曰:“秦皇毕竟是雄才,北筑长城南岭开。”
……
如何评价秦始皇,原本来是个学术问题,尽可百家争鸣。但一些学者时而说坏,时而说好,甚至心里说坏,口头说好。为什么会这样?学术“为政治服务”也,历史为政治服务也。大跃进时,钱学森提供亩产万斤的科学依据,科学也要为政治服务也。或曰:为领袖服务也。
60多年前,郭在《新华日报》上撰文疾呼:
“连话都不让老百姓说,那是很危险的事。”
“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文禁愈严,总是灭亡之期愈近。”
面对蒋介石的屠刀,“郭沫若高呼:书是禁不完的,儒是坑不尽的,秦始皇是快死的。从左闾里已经有篝火起来了”。
郭之言锵锵有力,掷地有声。60多年后,这些话还未过时。只是上《百家讲台》的表演者,无人敢言。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