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客二吟看词之浓淡曲直。

影动非关月, 日沉岂为霞。 一声叹息后, 无处不菊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shuangxi原作)
云高天阔。
入寒烟里,雁声初落。
苍茅劲木于野,听残照处,秋虫魂魄。
欲把橙黄阅尽,更霜染阡陌。
望驿道,迁客凋零,暮色匆匆马蹄迫。

曾经万里寻常过,怎流连,对镜青丝错。
残红最爱沾鬓,凭作伴,醉中长卧。
梦起清宵,还取乾坤任意着墨。
但教这,一笔闲愁,点缀春山廓。

(likesnow 改词)
云高天阔。
望远山里,征雁初过。
寂寞寒树于野,看残照处,秋霞魂魄。
欲把层楼登尽,更霜染阡陌。
望古道,黄叶飘零,暮色匆匆秋声切。
回首万里寻常过,却流连,对镜青丝错。
秋风惹草沾鬓,向谁诉,故人长别。
梦回清宵,却取乾坤任意着墨。
但教这,一腔闲愁,都付江天阔。


先跟老大小草道歉,这么解词焚琴煮鹤,就当是我写给徒弟冰冰的好了。

诗词这东西和science不同。Science的东西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含糊的空间。诗词就不一样,因为词句的多义,意境的抽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花入各眼的情况很多。因此,昔人论诗,大多用些玄而又玄的词句,比如“羚羊挂角,无处可寻”etc。懂的。。。自然知道在说什么。不懂的,如果再不谦虚,还真可能拍桌子大骂忽悠人。可是你要是追着严云王士祯之流问为什么,他非跟你急不可,逼急了很可能来句“不可与言诗”。海市说“厚重改淡了,曲线拉直了,少了很多韵味,”可算是言尽于此了。Likesnow却仍然认为是泛泛而谈。我这人也很无聊,既然likesnow盯的是一字一句,我就一字一句地来解解看。

“入寒烟里,雁声初落。”Vs “望远山里,征雁初过。”

曲直之别,由这两句可以看出。都是写初秋雁南飞,都是纯观察,“雁声初落”是曲,“征雁初过”是直。韵味自有分别。

“苍茅劲木于野,听残照处,秋虫魂魄。” Vs “寂寞寒树于野,看残照处,秋霞魂魄。”

“苍茅劲木于野”的意境和“寂寞寒树于野”的意境是不同的。前者纯观察,意境由“苍”,“劲”构出。后者用“寂寞”,带入了自己的情绪。

我琢磨likesnow改“苍茅劲木”成“寂寞寒树”也未必是想带入自己的情绪,可能是前者没见过后者见过。

老君听的是秋虫声,其声或凄厉或哀怨,所以称之“魂魄”。至于其声到底为何?没写,仍然是描述。

Likesnow看的是秋霞,云之魂魄。有出处,很好,可惜秋字废了。反观“秋虫”的秋字却不可换。

秋虫入词用来烘托秋意,这个“秋”也是全词唯一一个秋字。秋霞入词又是用来烘托什么呢?秋霞和春霞冬霞有什么区别呢?

“欲把橙黄阅尽,更霜染阡陌。” Vs “欲把层楼登尽,更霜染阡陌。”
Likesnow没见过“橙黄”,所以改成“层楼登尽”,“层楼”确实看着眼熟。

“望驿道,迁客凋零,暮色匆匆马蹄迫。” Vs “望古道,黄叶飘零,暮色匆匆秋声切”
坦白地说看到这里我很有种无力感,先不谈意境,“迁客凋零”改成“黄叶飘零”。老兄还真是一点弯儿都拐不得。

“曾经万里寻常过,怎流连,对镜青丝错。” Vs “回首万里寻常过,却流连,对镜青丝错。”
我的无力感还在持续。水杯放在左手边好还是右手边好?

“残红最爱沾鬓,凭作伴,醉中长卧。” Vs “秋风惹草沾鬓,向谁诉,故人长别。”
最大的差别在这里,下面再写。

“梦起清宵” Vs “梦回清宵”
嗯,梦回眼熟,梦起不眼熟。改成眼熟的,看着就顺了。

“但教这,一笔闲愁,点缀春山廓。” Vs “但教这,一腔闲愁,都付江天阔。”
“一笔”跟的是“着墨”,“一笔闲愁”当真是好也,耐读有回味。“一腔闲愁”一字之差,差的是诗意诗感哪!

纵观全词,likesnow改的还是用了心的。上阙全改成登楼眼中所见。

改词两用望字,三用秋字。海市所言“浓改淡曲改直”可从每一句改词中找到,除了“梦回清宵”,“曾经万里寻常过”句。

但是最大的败笔还不在上面。

所谓闲愁,就是闲着没事发发愁,到底愁的什么?不知道,或不好说。老大全词点了闲愁,情在景中,又没有直接写。所以回味的空间是很大的。Likesnow用“故人长别”,所有的情绪都落到了实处。词就板了,死了,没有回味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