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称禁止售华军用技术成效差 反伤及自身

美专家称禁止售华军用技术成效差 反伤及自身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电/环球网报道,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2009年11月24日刊发署名为曹聪(Cong Cao)的文章,文章的标题是“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正放松控制?”,文中简要回顾了自从冷战时代美国对华科技出口、尤其是涉及到军事技术出口的做法;美国还向其盟国施加压力,不使它们向中国转让那备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但并未阻止中国从其他国家获得一定的技术,反而使美国一些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对美国现有政策提出质疑。

  文章首先说,在上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中国总理与他会晤时指出,希望美国放松对华高科技出口的政策。

  文章接着说,回想起冷战时代,对于美国来说,为了维持它的军事霸权地位,对技术出口的管控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政策来实施。在那个时代,多国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CCMEC,即大家常说的“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实施军事产品和技术的禁运政策。随着在1979年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具体的出口事例中,美国不仅开始向中国出口军民两用的产品和技术,还出口一定的军事装备。1989年之后美国向中国军事技术的出口之门关闭;而美国在2001年遭受“9.11”恐怖大袭击的创伤后,更加收紧了技术出口的规定。在所谓的“视同出口”(deemed export)要求下,来自一些国家的外国人(包括中国),在获准允许参与或者进入一定的高科技领域的研究室,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

  文章还提到,美国政府还不时有文件职责中国“非法”获取美国的先进技术。例如,1999年,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就“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商务考虑”事宜提交了一份报告(即著名的“考克斯报告”Cox Report),指责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提升自身的核武器技术。在2009年11月中期,“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中称“中国增强对美网络间谍战”,再次向中国发难。(该报告已被我外交部批驳)

 文章提到,由于美国政府的强硬立场,美国的技术公司在向中国的公司进行可能的技术转让时,或者在中国进行经营时,必须得到美国商务部、国防部和国务院的批准。2001年,以上海为基地的美国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不得不取消了原本在上海建造先进的芯片制造厂的计划,因为要转让的技术被指“可能具有军事用途”。

  美媒文章称,在限制对华高科技出口方面,美国还向它的盟国施加压力,不使它们向中国转让高技术,尤其是那些具备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但此举并未阻止中国从其他国家获得一定的技术。美国在这方面的顽固态度导致美国在中国技术进口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从2001年的18.3%降至2008年的7%。此举导致美国公司遭受巨大损失,加剧了在与中国的高技术贸易中的逆差,正因为如此,美国商界发起运动,要求对上述出口控制制度进行全面检查。

  文章最后说,正是在上述 背景下,美中商贸联合委员会、在战略和经济问题上的高层对话、科学和技术的合作等,都将敏感的高科技贸易摆到了桌面上来。但“冷战”思维不会很容易地或者在一夜之间被清除掉。

  合众国际社的文章在末尾注明了作者曹聪的简介:Cong Cao系纽约州立大学内尔-D-莱文(Neil D. Levin)国际关系和商业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199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还为美国俄勒冈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NUS)工作。曹博士在针对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社会学研究很有兴趣。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