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车轱辘话话红楼(四十三) 刘心武和红学研究 (三)
车轱辘话话红楼(四十三) 刘心武和红学研究 (三)
在我们介绍刘心武的“秦学”之前,先来看看《红楼梦》和红学研究中有关秦可卿的情形。
秦可卿是宁国府的大管家,地位和王熙凤在荣国府差不多。是贾家“文”字辈(敬、赦、政等)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出身平民,是身为小员司的父亲从育婴堂抱来的孤女。她风流漂亮,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尽管在小说里,只出现在五、六回之中,但曹雪芹对她栩栩如生的描写,却给读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特别是有关她的死,她的葬礼的章回,一直是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
红学家们对秦可卿的兴趣,发生在二十年代胡适先生发现《石头记》早期抄本“甲戌本”后。主要是“甲戌本”中含有许多与秦可卿有关的特殊批语和不同于任何版本的回目----通行的刻印版和以后发现的抄本,都叫“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只有“甲戌本”是“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联系到刻印版中,曹雪芹对有关秦可卿生病和死亡时含糊其辞的描写,以及《红楼梦》故事的很多素材都来自于曹雪芹家族生活的这种认知,红学家们认定这里面一定曹雪芹的难言之隐。
不同于其他人物,秦可卿是红楼十二钗中唯一一个在前八十回有结局的人。也就是说,不涉及后四十回是谁完成的这个争论,秦可卿的故事和结局完全出于曹雪芹笔下。但曹雪芹对她的结局却写得云山雾绕,漏洞尽出。因此,研究者们的重点,自然而然地集中在为什么曹雪芹会在秦可卿的创作上,出现如此多的困惑、改动和删除。所以,秦可卿一直是红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刘心武涉猎红楼之前,红学家们多数认为对秦可卿的写作过程,是曹雪芹对自己家族历史 欲 言 又 止,无可奈何的矛盾表现。
但把对秦可卿的研究上升到“学”的高度,使红学又多出了一个新的分支,的确是刘心武先生首创。刘先生提出的质疑是:
《红楼梦》中讲,秦可卿的出身是很卑贱的,是从孤儿院抱养来的弃婴。她的养父既不是饱学之士,也不是豪门精英;家境常是“宦囊羞涩”。秦可卿嫁给贾蓉后,成为了宁国府的实际主宰。她是老太太贾母“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与荣国府掌家人凤姐“厚密”,同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她临终前给凤姐的托梦,显示了她的才识更在凤姐之上。问题是秦可卿如何在贫寒的家庭中,成长出大家族当家人的气质。刘心武因此得出:秦可卿出身可疑,这是一。
第二,宝玉在可卿房中睡觉时,看到她卧室的陈设,充满了奢华的排场:“案上设著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著飞燕立著舞过的金盘,盘内盛著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著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除了文学作品的夸张外,通过这些全同帝王有关的道具,曹雪芹是否在暗示着什么?
第三,小说第七回,送宫花。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十二枝宫花给姐妹们,其中有凤姐四枝,凤姐又让转送给可卿两枝。甲戌本在这回之前,有一首回前诗,写得很古怪,一直引起猜测;
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
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本姓秦。
刘心武认为送出的是宫花,而“惜花人”“姓秦”,应当是“暗示了秦可卿出身高贵,来自宫中”。
第四,可卿死后,贾珍为她安排后事,但找不到好材料做棺材。薛蟠说,他保存有一副“樯木”板子,是“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一直没用。连贾政都觉得太过分了,“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但贾珍执意要用。刘心武写道,“义忠亲王老千岁用的棺材木最后变成了棺材,秦可卿睡了进去,心安理得地睡了进去,名正言顺地睡了进去”。那么,刘心武继续问道,“秦可卿是什么人哪?她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点什么样的关系呢?”
第五,秦可卿出葬的规模远远高过了她死后为她捐来的官衔“龙禁尉”。出席葬礼的的王宫贵人中,包含了像北静王这样的皇帝最宠信的王爷。对比一下宁国公的嫡孙,秦可卿的公爷爷贾敬死时葬礼的规模,就知道秦可卿在贾府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了。
第六,贾府主要男性统治者的婚姻。从贾代善,贾政,贾琏,贾珠所娶的夫人看,贾家是很注重门当户对的:不是与他们共享四大家族盛名的千金,如贾母,王夫人,王熙凤;就是出生书香门第的淑女,如李纨。唯有那两个作为反面人物出现的贾珍和贾赦,他们的太太不出自豪门书香;但追究原因,却发现她们不是男主人的原配,或是续弦,或是添房。说明贾家的婚姻是很讲究门当户对的。所以,刘心武问,作为宁国府唯一的嫡孙贾蓉,会娶一个小员司抱来的弃婴为妻吗?
可能还有第七、第八,鉴于篇幅,不多汲取了。总之,在秦可卿身上,刘心武说,红楼的疑问多多。
说实在的,我很欣赏和敬佩刘心武精读红楼和认真思考的精神。其中的几个疑问,以前老一辈的红学家曾质疑过;刘心武以自己敏锐的目光,又发现了更多的遗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说刘心武也是一位红学家,并不为过。但他并未停滞在发现问题阶段,也不去探讨小说出现这些漏洞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而是要给这些问题一个一次性的解决,从而建立起红学的又一新学---秦学。
“秦学”中的刘心武,不再是一位重史料,重研究的红学研究者,而是一个充满故事编篡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小说家。因为刘心武的结论和回答是:秦可卿不是从育婴堂抱来的弃婴,而是小说中给贾府写对联的那个“东安郡王穆莳”或后来坏了事的那个“义忠亲王”的女儿。这个女儿因“义忠亲王”的坏事而藏匿于贾家,等待着重见“天日”。秦可卿的创作原型是,现实生活中康熙废太子胤仍的女儿。曹家在“日”“月”的争斗中,为保护主人集团的利益,窝藏了废太子胤仍的女儿。这个秘密被当局者发现后,直接导致了曹家的第二次毁灭。由于曹雪芹不敢把这段“史实”如实地写入红楼,则出现了围绕在秦可卿的种种谜团。
这就是“秦学”的中心内容。围绕着这个中心,刘心武还有其它的考证和结论;并以元春,妙玉和秦可卿的死因为题,写了三个“之死”的中篇小说。如果说,以宣扬“秦学”为目的的专著《红楼望月》,和这三篇小说一样,是文学作品,是对红楼的再创作,我看未尝不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但刘心武坚信他这种篡改原作(秦可卿的出身和死因)、编造历史(废太子胤仍女儿的故事和曹家的窝藏)的穿凿附会是对《红楼梦》的严肃考证,是开创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学“,实在令人无法接受。下一节,谈谈我对我“秦学”和《望月》的愚见。
海岛冰轮 发表评论于
我很赞同您对刘的评价。他提出的线索很敏锐,但是接下来得推理就多戏说小说了。
我觉得秦钟(情种)的角色很可疑 - 我怀疑他这个秦可卿弟弟的身份是改写后加进,障人耳目的。我甚至觉得他可能和秦可卿之“ 情即相逢必主淫”直接相关。 - 总觉得如果贾珍是天香楼的当事人的话,是当不起曹雪芹对“情”字的定义和判词。
史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亦佳人的评论:
谢谢“半个红迷来”,问好!
史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gechuangtanyue的评论:
刘心武的理论,秦是废太子的女儿,废太子是康熙的儿子。
好,按你解出的药方,“人主突殒,叔身败;凶期弥促;”,这个人主如果是康熙,叔是废太子,是秦的叔叔,就和刘的判断对不上了;而且,康熙死时,曹家并未败,等了五年才出事。
如果人主是雍正,这话就更难理解了。如过“叔”和雍正同辈,就是太子,又和刘说对不上。如果“叔”是下一辈,就是废太子的的儿子,可那时他没有“败”啊!
你的解读,能和历史事件联系上,就有意义!
我不懂中医,无法回答你的问题。
谢谢分享!
(⊙o⊙)yymimmo 发表评论于
你们讨论方子很好玩,看了一下,后面几味很蹊跷,阿胶是补血的这是常识,延胡索多用在跌打损伤活血的,贫血和血淤是两回事,而山药是和中宜肾的,看不懂。那个“阿”是不是可以连上哪位阿哥?
gechuangtanyue 发表评论于
回复史迷的评论:
嗯,我赞成秦是格格。
我对清史不了解,只是听说雍正暴毙,看电视的时候看过,乾隆朝有太子党造反(雍正皇帝的兄弟)被镇压。
我这不是研究,根本没有对照史料。我看《红楼梦》也是因为看了您的车轱辘才喜欢看的,您是启蒙老师,功德无量。所以,称呼您老师是应该的,呵呵。
全书很多地方出现了中药方;这副药带药引一共16味;一个好大夫开药不会开这么多的,好大夫开药通常药是不过八味,药专才效宏。作者曹雪芹无疑是精通医理的,但是开出一副让人觉得不怎么样的方子,那他是什么意思呢?
另一方面,药房抓药时,郎中为了好记,通常都只念各个药名的其中一个字。有一个笑话说,一个恶霸生病了,去找他欺负过的一个郎中看病;郎中就开了这么一副药:竖着写成一列
白芍 木通 官桂 柴胡 薏苡仁 附子 巴豆 人参 合欢 地黄 台乌药 商陆 山栀
等到药房抓药,抓药的老头一口气念下去就是“柏木棺材一付,八人合力抬上山”那个恶霸转身就走了。
我顾狗搜了一下,也有一些人试图解读这个药方,但是我觉得那样解读方向可能错了,不可以用现在的白话语境去理解一百多年前的文字。
史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gechuangtanyue的评论:
千万别叫老师,谢谢!大家在这儿都是同学:)
你研究的很深,我很佩服。
一个问题是:“人主突殒,叔身败;凶期弥促”,你还是赞成秦是格格了?
人主是康熙?那叔是谁? 人主是雍正?叔又是谁?望赐教:)
史迷 发表评论于
回复亦佳人的评论:能有知音最高兴!
亦佳人 发表评论于
喜欢读您的"车轱辘话话红楼"系列, 也算是半个"红迷", 对"红学"方面的文章, 特别关注和期待.
gechuangtanyue 发表评论于
史迷老师,关注您博客很久了。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这一回(第十回)有一张方子,益气养荣补脾和肝(缢妻殃荣卜否何干?)汤;这也是红楼梦通篇唯一的一张完整的方子,既有药味也有药量。
蓉大奶奶将要没了,“否极泰来,荣辱周而复始,不日就有一件非常的喜事”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土炒 云苓三钱
熟地四钱 归身二钱 白芍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黄芪三钱 香附米二钱 醋柴胡八分
淮山药二钱炒 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延胡索钱半酒炒 炙甘草八分
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 大枣二枚
人(参白)术土(炒)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香附)米醋(柴胡)
人主突殒,叔身败;凶期弥促;
在中药方里面,云苓就是茯苓;归身就用当归(归身,归尾都叫当归),香附米就说香附,醋柴胡常说柴胡(醋制)
这付药方,我只附会出这么一半,对这个历史不了解,后面的还没附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