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如摸鱼,形意如捉虾。郑曼清先生说,打太极拳如在空气中游泳。细细回想,太极拳与比喻有着不解之缘。无论何门何派,其拳架名称都以比喻的方式流传至今,如海底针、白鹤亮翅、手挥琵琶、退步跨虎、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等等。拳论里也有“四两拨千斤”、“意气君来骨肉臣”、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如飓风骇浪,云行水流。如鸷飞鱼跃,兔起鹘落,载沉载浮。忽隐忽现”、“神清气沉任自然,漂漂荡荡浪里攒。凭你风浪来推打,上轻下沉不倒颠。” 即便是讲道太极劲,也大都以比喻的方式呈现:“间接反应力,如球撞壁还。又如钱投鼓,跃然声铿锵”。王培生老师讲太极拳推手时说:“太极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是锻炼身体神经末梢的灵敏性,要练得和蟋蟀头上的触须一样敏感。它的动作反应不仅快速,而且能指挥身子的进退和变化,以及腾挪闪战等技巧的机智灵活。”老师提到太极拳练到高层次的特点即“以手代身”,一切就在手头上那么一点点,那一点点就是全身,也就是“浑身无处不丹田”。
谈到太极劲,他说,试想用一个较薄的塑料食品袋,里面盛上一个二十来斤重的大西瓜,当你提着这个塑料袋想往前走时,你体会体会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和感觉。既要往上提,又不敢使力往上提,而且提中还有点要往下凑和着的感觉。不仅如此,边往前走,还有些不敢放开步子往前走,也就是说,走中又含有一种控制着不能快走的感觉。总之,时时刻刻精神专注,谨小慎微,有上有下有前有后,生怕袋破了,西瓜一下子掉下来摔碎了。
他说,试想爷爷领着小孙子往家走,看到路边有个捏面人的,五颜六色的小面人活灵活现挺招人,孙子拉着爷爷闹着要去买个小面人,爷爷不肯过去,小孙子不依不饶要过去,这时爷爷既要拉住小孙子的手,不让他过去,同时又不能太使劲,担心小孙了的胳膊拉脱臼了。所以既要拉,又不敢使劲拉,还要就和着他,随着他上下左右乱挣巴,这里同样也能体会到什么是太极劲。
他说,小时候在农村,孩子们淘气搭个梯子爬到房檐下去掏麻雀掏鸟蛋。窟窿小,又深,看不见里面,只能踩在梯子上,扭转头,侧着身子伸手往洞里去够,边往里摸,同时还有些胆怯,老担心别摸到一堆软乎乎的东西,比如蛇。在那种心态和感觉下,手头上体现出来的劲,也是太极劲。
李雅轩先生也说,在练架子时,身势应如载重之船行于江河之中,是又有动荡之形势;又是非常的沉稳。起,不离水的托力,下沉,不能触到河底,船身始终是由水的浮力托着的,亦就是说人练拳的身体,是在脚腿上之弹动力托着的,既不能浮起,又不能生到硬根上。如只说如轻舟走,怕是不懂悟解的入,把意思错解,将身体气势练浮起来,胯以下应以气使其下沉,腰以上、背项、顶部分应是以神往上提起的,往下去的是全身重量落于脚底,与地面过电打通。如这样子一沉一拔,、将胯以上拉成一个整体,再与脚腿通,然后以神领动,并且以气鼓荡着、来使身体作拳势的一些动作,这叫作用神、用意不用力。如专用筋骨肌肉有形之体做动作,那就恐怕忽略了神、意与气势在练拳上的作用,只是一个肉体在涌动,那有什么味道之可言呢?又说,在练拳时,身体如火车的车箱,脚腿如火车箱下之大盘丝簧,车厢是托在盘簧上的,不使车厢上起离开盘簧,也不使车厢下触着硬地铁轮,如这样我以为才对;功夫之锻炼因个人之身心性格不同,所以所找的道理也不一样。
所有这些,其实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圣人都喜欢以比喻的方式阐述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和认识。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还说: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孔子编撰的〈诗经〉里赋比兴中的“比”,就是指比喻的手法。其后,庄子、列子、墨子等也常常以比喻谈感悟。就是现代的散文写作,也讲究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善用比喻,以形象思维来解释抽象道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一思维方式自然也影响着后人对于太极拳理论的阐述。
现在,我们要研究古代太极拳理论,和古人不同的是要逆向而行,即通过比喻体来理解本体的内涵,透过现象把握太极拳的实质与核心。学者不可不思之!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