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文姜,就必须先说鲁桓公,要说鲁桓公,就必须先说鲁隐公。这鲁桓公跟鲁隐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都是鲁惠公的妾生子,鲁隐公大,鲁桓公轨小,但鲁桓公的母亲后来被立为继室,所以地位比鲁隐公高,按理说,鲁惠公死后,就应该由轨来继位,但轨让给了年长的哥哥。
鲁隐公继位后对轨这个弟弟心存感激,决定在轨长大之后把位子传还给他,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坏就坏在公子辇。这个辇握有实权,但还不满意,想当太宰(最大的官),鲁隐公让他以后去求轨,这本是一句平常话,但被公子辇误会了,以为鲁隐公不再愿意传位给轨、而是要传给自己的儿子,就趁机劝隐公除掉轨,被鲁隐公斥责一通,公子辇才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脚上,就害怕这事传到轨的耳朵里,将来他继位会对自己不利,就决定先下手为强,跑到轨那里,欺骗轨说:鲁隐公想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让辇想办法除掉轨。轨一听信以为真,既害怕又恼恨,公子辇见谎言奏效,就提出为轨除掉鲁隐公,轨问他有什么办法,公子辇就设计在鲁隐公外出祭祀的时候埋下伏兵杀死他,事情果然做成了。
鲁隐公被弑后,公子辇就扶轨登基,就是鲁桓公,他登基之后就想跟齐国这个大邻国处理好关系,拉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这就有了下面的故事,鲁桓公把自己的性命搭进去了。
交代完鲁国君位更替之后,就要接着来说本篇主角文姜了,这个文姜和姐姐宣姜是齐僖公的两个宝贝女儿,同样受父亲宠爱,同样极其美丽,也同样有乱伦的行为。文姜乱伦的对象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哥哥诸儿,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
诸儿比文姜大两岁,他长得身高伟岸,是一个十足的美男子,在开始懂得情欲的时候就被妹妹的美貌吸引,经常借故去探访妹妹,用一些情话来挑逗文姜,这文姜性格妖冶,比同龄人早熟,对哥哥的心思了然于胸,只是见诸儿美貌,不但不恼反而动心,兄妹早期就已经做出一些不干不净的事来。
齐僖公发现他们的不当行为后很生气,但当事者都是自己疼爱的儿女狠不下心惩罚,只是禁止诸儿去探访妹妹,这样不但诸儿难受,就是文姜也挠心,但都无可奈何。
齐僖公担心兄妹继续有不伦的行为,就想把她嫁出去,派人去郑国提婚,想把她嫁给郑庄公的世子忽,但忽不知道是听说文姜兄妹的传言后呢?还是跟书中所说的一样:不愿意靠婚姻来攀附大国,反正忽在郑庄公、齐僖公都赞成的情况下坚持不接受,文姜听说被拒后竟郁闷成病。齐僖公一家不成另找一家,这次找到了鲁国,这次成功了,把文姜许配给鲁国的国君鲁桓公。
订婚之后的第三年,双方确定要成婚了,当诸儿知道妹妹即将出嫁,很不甘心,就以送花为名义让宫女传书信,文姜见书,勾起旧情,就回了一封书信,在信中兄妹都表示要牢记对方。
在出嫁当天,诸儿要求送妹,齐僖公看出他的心思,怕闹出丑闻就不同意,坚持亲自送女儿来到齐鲁中间鲁桓公迎亲的地方。
文姜出嫁后十来年,齐僖公病故,诸儿继位,就是齐襄公,他不忘旧约,就修书邀请鲁桓公来齐,文姜猜中哥哥的心意,就要求同夫君一起访齐,桓公宠爱文姜就不顾大臣的反对答应了,这一答应不打紧,竟把自己的命留在齐国。
那一天鲁桓公夫妇到达齐国,齐襄公很高兴,在行馆设宴招待妹妹和妹夫,之后就邀请妹妹进宫,名义是会会宫里的旧姐妹,鲁桓公虽不太愿意,无奈齐国强大,他不敢得罪襄公就勉强答应。兄妹一进宫,就女贪男爱难舍难分,做出苟且之事,并且忘形留宿到日上三竿方起床收拾。
却说鲁桓公一夜不见文姜回来,心生疑惑就一大早赶进宫寻找,被宫娥拦住,他从宫娥口中得知齐襄公还没有原配,对已有的老婆都不甚宠爱,一直独居宫中,鲁桓公更加疑虑。等到文姜把他迎进宫后,他劈头就问了许多疑问:是何人接待?哥哥是否来此?为何整夜不归?是谁陪宿?等等问题,文姜开始还搪塞,后来无言以对只是哭泣,鲁桓公极其恼怒,只是身在齐国敢怒而不敢言,怒气匆匆离开齐宫回到行馆准备回国。
文姜见桓公带怒离开,赶紧把事情告诉哥哥,齐襄公一听事发,竟然动起凶念,就以邀请桓公游牛山为名,派大力士彭生强邀鲁桓公上车,在车上,彭生一下 子就把鲁桓公活活挟死,然后谎称他是得了急病死了,桓公的随从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是怕惹祸上身不敢捅破匆匆回国报丧,文姜就继续逗留在齐国与哥哥鬼混。
齐襄公还杀人灭口,把彭生处死,彭生临死之前大骂襄公,襄公羞愧得自己捂住耳朵,引得观者大笑。齐襄公的行为,引起国人的非议,他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就想办法聘到周桓王的一个王族女儿,立为原配,这个原配一进齐国就得知夫婿的不伦行为,极其恼恨,郁郁而病,不足一年就病死了,这又给他们兄妹创造了媾合的机会。
却说鲁桓公死后,世子继位为鲁庄公,鲁庄公迫于压力决定迎文姜回国,文姜既无颜面见鲁国人,又不愿割断与哥哥的私情,就在鲁齐的交界处居留,鲁庄公无奈,只能另建行宫给她,这是后话。
【简评】如果诸儿文姜不是兄妹,他们的感情倒会令人钦佩。爱情虽可贵,也应该置之道德之下,违背道德的爱情必定要支付极大的代价,愿现代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