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文苑》总第七十一期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雕栏玉砌应犹在     
戴红梅(大华笔会会员)/秦皇岛

 

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挪过一窗置的风景,新柳轻摇,花香暗袭,手中的线装书在双眸轻闭间倏然滑落,猛然惊醒我半梦半醒的魂灵。

应是暮春时节,我在这样的意境中醒来,方才梦中的情节悄然消失在不知哪一朝哪一世,窗外的风暖暖柔柔地拂来,带来似曾相识的两只燕子的呢喃细语。站起身,续一盏清茗,在茶香氤氲中冥想前尘往事,一曲新词挥毫间已洋洋洒洒地在纸上铺展开来。

风过尘香,日影西移,我走出房门,走上飘满花香的小径,几瓣落花带着若有若无的暗香滑过边,掠过双肩,在裙袂间翩然若蝶地落下,夕阳里忽然就有了种说不出的意味。

我于是轻轻地叹息,这声叹息就穿过长长的时间与空间,将我带到现实的某一个清晨或月色迷离的午夜里……

这是一个梦,如这样的情节经常出现在我年少的梦境中。

多年以后,沿着文字的脉络,寻书香一路而走,在唇齿留香的宋词里,我终於找到类似的情境: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不是绿肥红瘦,那叫做清愁,不是独上西楼,那意味着绸缪

风从时间深处刮来,总会有些气息迎面而来,那些曾经作背景的楼画栋如一个深深地诱惑,让我时常忍不住想要伸出手,去触摸日渐模糊的古典的脉络。我就这样在前世与今生中行走,生命因此有了驻足的一万种原由。当现实的柴米油盐渍了曾经清亮的双眸,当尘世的喧嚣将心灵蛊惑得越来越浮躁,我便会掬一捧前世的清泉,将灵魂慢慢浸入高山流水,融入长亭古道,在抑扬婉转的琵琶弦上,在唐诗宋词的春雨秋声中,去找寻那些玉砌雕栏中曾经的衣香影。

   转过梦的转角,应该就可以看到那些远去的古典背景了吧。

在前尘与现时的交叉路口,寻一把钥匙,我小心翼翼地踏进旧时一个女子的深闺。那里的面容和背影早已模糊,分不清是春是夏是秋还是冬,亦不知风雨阴晴,唯一指点我的是一方古典的背景,雕花的楼阁、朱红的栏杆、半卷半掩的帘幕,它们安安静静地空在唐诗宋词深处,以文字的形式独自寂寞着。

当某一天,一双素手轻轻掀开泛黄的书页,也就从此惊醒了远去的风和月,这些背景的色重又渐次清晰起来:尖顶飞、雕画栋,掩映在重重门户、重重烟柳中的楼阁,深深的、幽幽的回廊,朱红的有些斑驳的栏杆,让人总忍不住想去追问那些年代久远的往事,还有那半窗风景半窗纱,任由轻风将帘幕掩下来又拢上去,仿若飘忽不定的心事,刚好把一个女子的青春囚在梦与非梦的间隙中。

在这样的背景间淡出淡入,世上便多了一百种春的情,一千种秋的愁绪,一万缕斩不断的情丝。

是春天。

空气里飘散着不知名的花香,青藤静静地缠绕在下,有蜜蜂和蝴蝶在花间飞舞,一架秋千摇着绿衣衫裤的少女,串串笑声就在空中飞扬,她的衣衫、她的发影,甚至她不经意的一个回眸都散发着自然的青春的味道。

豆蔻梢头,这样年少春衫薄的日子,连梦中都是无忧无虑的色彩。

春色渐浓,花香渐浓,时光以它的不动声色悄然间带走了什,秋千架不知在何时空了下来,小院空起一窗的风景。一首诗读着读着就读出了味道,一支曲弹着弹着就弹出了心事,一瓣落花轻飘飘落入视线,一缕清风就变得缠缠绕绕,一个春天忽然间就有了回味的记忆。

还能消几番风雨啊,匆匆间春天就要归去了。惜春常怕花开早,但花儿,迟早都是要盛开,又迟早都是要凋谢的,秋天的到来,又岂止是秋风秋雨, 红藕香残?

风渐渐的凉了,哪个女子正独自徘徊在清冷的庭院里,帘垂四面,阑干慵依?她独自一人守着空空的楼阁,寂寞的眺望着远行人即将归来的方向。从墙外刮过的风扫过边,薄如蝉翼,却是缠缠绕绕,一如此刻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事。分别那一刻他的眼、他的情、他痴痴的目光还在脸上;他在耳边轻轻说出的那句话,还没有被风吹散;他临行那个紧紧的拥抱,还保持着原有的温度;他远去的背影,还刚刚在眼中渐次模糊……

而时光在流走,离情尚在风中徘徊,别绪又添上一层缠缠绵绵的牵。他不在身边的时光,风也不清,云也不淡,花也不艳。“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这满画楼的心事,说不得,道不得,唯付给清风信,只告诉他一句话:花又飘零,水又流。还能再说什呢?春色太短,相思太长,谁还在将等待写成千古绝唱?

雁阵重又变换着队形从春天飞回到秋天了,领头的那一,口中可曾噙着他寄回的锦书?那熟悉的字里行间,可曾有他的相思在龙飞凤舞?西楼月已满,又是天上月圆,人间月半的美景良辰,却是天涯此时,两处愁,一种相思,千里明月。

无那,无那。

唯有轻轻的一声叹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是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呢?既使时光曾留下文字的蛛丝马,我贫乏的想像依然无法企及一宋词的深度。庭院深深,遮掩了亭楼阁,岁月深深,藏起了旧时风月。而隔着千年的时光,谁还能读得懂倚着栏杆那一刻,你深深深深的心事?

某一日,一种气息自前尘远远远远而来,在我转身回眸的刹那,一个斜倚窗前的倩影,被夕阳定格在画楼窗畔,然后云烟轻掩,一段往事在古典的背景中被时光渐渐尘封。

梦后楼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今世的阳光里,谁又将隔年的春天翻起,初见那时的美丽应声落在琵琶弦上,又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时节。

我手中撑一把油纸伞,站在叁月的楼阁外,遥望前尘画楼中倚栏而立的女子,听她在柳永的蝶恋花中追问: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当时光漫过千载,当网络无处不在,当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将一个人的行踪掌握在手里,任何一个微小的心思都会在瞬间传达至千里之外,那样婉转的心事还会有吗?还会有人读、有人懂吗?然回首,谁还在易安居士的暗香盈袖间,将自己瘦成帘卷西风里那一朵黄花?

而李商隐不在,昨夜星辰昨夜的风亦不再,我隔着整整一个尘世,要怎样才能将画楼西畔心有灵犀的那份美妙,再重新拾起?

 

 

短信时代

杨光(大华笔会会员)/银川                   
(十三)

 

D看着手机上文G相思的字字句句,将点滴往事细细回味,不禁想起山区老家贫迫的日子,寒窗十余载的苦读,后又只身入城求学,以图事业、爱情双丰收的前前后后,一时竟泪如雨下。
??男子泪,不轻流,流则就如决堤水。因为心有追求,这泪水也就异常可贵。
??他恨自己才刚工作两年,既无权,又无钱;他恨自己未能说服文G父母,而使文G弃凤奔沪。
??凤是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沪是自古以来的城中骄子。凤沪之差可比天地!他无法想象,文G在繁华与铜臭气浓重的大都市里,如何能使爱情专一?如何不为浮华所熏染?如何耐得住单身的寂寞?
??他沉重的心境驱使自己不由自主地给文G发了这样一个短信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这是南宋词人陆游的《诉衷情》。

D把词人立功异域、收复失地、壮志未酬、事与愿违的感伤情怀,跟自己此时的心情联系到了一起,而且越想越觉悲观。
??三D与文G大三时在校园私订终身,众所周知,无人不晓。如今棒打鸳鸯两厢分离……三D想着想着,大叫一声,举起手机就向对面墙上砸去!

 

(十四)

 

突然有人敲门。
??敲门声保全了三D的手机性命。
??来人是公司拓展部的常列主任。
??三D忙不迭地说:谢谢,谢谢常主任!
??常列主任奇怪地看着三D说:下乡宣传产品,别人不愿去,你倒要谢我?那好,早点休息,明早六点出发!

D一时愣住了。
??常列主任若有所思地关门而去,耳朵上挂着三D的“谢谢”。
??三D激动地看着手中差点扔出去的手机,摸了又摸,抚了又抚,然后放在唇边吻,脸上蹭,玩味不尽,宛然一件失而复得的宝物,又像是久别重逢的情人的脸。
??他想,真要摔了,我怎么对得起文G,眼下又怎么跟文G联系?太莽撞、太狭隘了!
??这手机是三D走上工作岗位那天,文G2000块钱买来送他的礼物,也是他和文G的情感突破最后防线而各自拥有对方之后的见证。
??那天,三D在所应聘的单位用电脑打一份经理交给他的产品销售策划书,文G款款走了进来。

G一身天蓝套裙,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笑容,含颚挺胸,轻捷的步态带着明丽的自信。她说,我想着你正忙呢,但我还是来了。
??文G是专门给三D送手机来的。新买的手机。
??铁灰色的手机净面,在荧光灯下,映出一个耀眼的亮点,三D认定,那是文G心的光芒。三D捏了捏文G的手,没说什么,说是说不完的,即就是说出来,也不一定能满意地表达出此时的心情。眼下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手机是必须品,是当务之急需,他想赶快挣点钱再买,不想文G都为他做到了,而且还装上了电话卡。他在这部手机上看到的第一个短信息,是他拿到手机半小时后,文G发送的: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

让真情常在;

无论工作如何繁忙,

让联络常在;

无论电话还是短信,

让问候常在;

无论天涯还是咫尺,

让祝福常在。

工作快乐,

吻你,吻你。
??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文G已是他最亲最亲的亲人了!他不敢相信,是否真像人们说的前辈子积了阴德了?这么漂亮的女孩子,这么真诚的爱他……童话一样,梦一样。

 

消失的玻璃肉                     
随笔

齐凤池/唐山

我记得三十多年前有一道普通的凉菜,叫玻璃肉,当年,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的餐桌上都有这道菜。现在回想起那冰凉,甜脆,香腻的玻璃肉,还觉得有滋有味。

可惜我记忆中玻璃肉,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的饮食水准的提高,那高脂肪油腻多糖分的玻璃肉,早被人们剔出了菜谱,并远离了餐桌和人们的记忆。

如今,人们的饮食观念,开始朝着健康营养保健方面转变。因此,我小时候吃的那些好菜,很多就都被淘汰了。现在想吃,就得回忆。我开始在回忆中,去回味去感受去体会那些菜的味道和失去的岁月了。

过去,比较高档的玻璃肉,是人们过节或结婚桌上的一道主要凉菜。如今,早就被人们淡忘了。不用说人们吃了,就是现在的厨师也不会做了。

我知道玻璃肉是怎么做的,过去我也做过。它是用猪肉的肥膘和白糖做成的。首先将肋板肉的皮去掉,再把瘦肉去掉,剩下那一层雪白的肥肉膘,再切成筷子那么粗,一寸多长,然后用鸡蛋清淀粉面粉搅成糊,把肥肉条放进面糊里,沾匀,放在油锅炸。当肉条变硬,变色漂浮起来后捞出。再用一个勺熬白糖,当白糖熬到用勺一沾,滴下后糖成丝,糖就熬到了火候。这时,把在另一个灶上过油的肉条捞出,马上倒进熬好的糖里,反复翻勺,使糖全部将肉条包裹住最后在上面撒上炒熟的芝麻就出勺,然后,倒在一个大平盘里,在盘子底抹上油,不让玻璃肉沾在一起。等晾凉后,就可以吃了。这道菜特点是又甜又香又脆又腻。因为经过油炸两次的肥肉条,基本上肉已经化成油了,那些油都渗进了挂的面糊里。被外面的白糖包裹着,一咬当然甜脆香腻了。

那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低,人们一个月也不容易吃到几次肉,所以人们见到香甜的食物就非常诱惑。

我记得,那是七十年代初的十月份,我的邻居大哥结婚,厨师就做了这道玻璃肉凉菜。菜做好后,放在了外面的阴凉处。等中午客人们都到了,准备开席上菜了,厨师将玻璃肉装盘时,发现差了几桌的玻璃肉。这下厨师着急了,他问东家,做的玻璃肉怎么少了,其实东家也不知道,后来,有人告诉厨师,是孩子们随手你捏一个,他拿一个,给吃了。马上就要开桌了,怎么办。厨师只好临时决定,再做一个别的菜,补上被孩子们吃掉的那几盘玻璃肉吧。

如今,玻璃肉早就退出了食谱和人们的饮食观念。玻璃肉完全属于饥饿年代和人们缺乏营养的岁月。

然而,说起玻璃肉,我仍然感到过去缺少肉食糖分的岁月和清贫的日子是那么的亲切,回想在食谱中消失的玻璃肉仍然觉得是那么香甜而油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