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海拉尔,我们奔赴中、俄国门所在地-----满洲里。
满洲里市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背靠我国东北和华北经济区,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全市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满洲里市总人口26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
导游介绍满洲里历经百年沧桑,成为斐名中外的口岸城市。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满洲里是我党与共产国际的红色通道;四十年代,苏联红军从这里打响了欧洲战场支援太平洋战场的第一枪;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满洲里口岸曾把大批苏联军援物资运往前线;建国初期,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满洲里作为共和国的主要外贸通道,有力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一进满洲里,整个市区呈现出和海拉尔截然不同的城市风貌,充斥着异国情调,建筑物都有了尖尖的教堂样的尖顶,导游说是俄罗斯的建筑风格。
这里商埠林立,满街都是俄国人,还有俄国车,据说都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商人。导游说,这里的商店招牌都有三种文字,有的俄文写的很大,中文写的很小,那是专门做俄国人生意的,中国人进去不是很受欢迎;如果中国字很大,俄文写的很小,就是欢迎中国人进去的商店,里面都是俄国货。蒙文一般就是不大不小的字。
我们来满洲里主要目的是去看看国门,没打算在城里转,适逢中午,跑到一家餐厅吃饭。我们点了菜等着的时候,听到我们包间儿隔壁里欢歌笑语,就跑过去看。原来是两位老人过生日,请了俄罗斯的姑娘跳舞蹈,还有当地的歌舞团歌唱演员唱歌,门口摆了个大蛋糕,屋子里至少有十桌酒席。那天不是周末,时间是下午一点多,餐厅里男女老幼,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寿星60岁。导游说,当地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很悠闲。真是羡慕呀!
午饭后,我们来到满洲里国门。坐落于满洲里市区以西8公里处中俄两国铁路连接点中方一侧,与原苏联国门相对应。国门呈“门”字型,庄严伟岸。建成于1989年。现在已经是第五代国门了。
国门外表用2000多块青灰色花岗石板镶嵌,上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国门下通过有准、宽轨铁路各一条。为什么会有准、宽轨的区别呢?导游说是二战期间,苏联担心德国侵入后会利用苏联的铁路系统,故意将轨道加宽,这就是宽轨的由来。我们正赶上看到俄国的火车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