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上中国神枪 | |
2007年07月 来源:新华网 |
张桃芳,一个令广大军事爱好者热血沸腾的名字。这位有着传奇般色彩的志愿军狙击英雄,在上甘岭防御作战中, 3个月内狙杀了214名美军,上演了狙击史上的红色神话。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片《狙击英雄》再次在军事爱好者中掀起了"张桃芳热潮"。近日,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张桃芳老人,零距离接触到这位神奇的狙击英雄。
著名冷枪手张桃芳
皮定均:张桃芳真有那么神?
1953年,朝鲜,志愿军24军靶场。
"啪!啪!啪……"几声清脆的枪响过后,报靶员挥舞小旗报告成绩:"10环!10环!10环……" 观看射击的部队沸腾了,欢呼声、掌声如雷响动。对一名训练有素的射手来说,在100米处打10环并不稀奇。然而,这些身经百战的志愿军官兵此时却异常兴奋。这是一场怎样的射击表演呢?顺着欢呼声望去,只见靶位前站着一名年轻的射手,面对战友们的欢呼,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个腼腆的小伙子是214团的新兵张桃芳。
此时,他的手中平端着一枝苏制莫辛-纳甘步枪,那几个10环张桃芳是端着枪打的,根本没有瞄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幕。检阅射击的团首长小声嘀咕:"这张桃芳,真他娘神了!"
志愿军某射击集训队驻地。
清晨,战士们围坐在一起吃早饭,张桃芳眯着眼睛,看着40米开外的几棵树发呆。树上,几只"白头鸟"正跳来跳去。射击队长凑过来:"张桃芳,有种你就把那鸟揍下来!"张桃芳一听,撇下饭碗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颗子弹,"哗啦"一声推弹上膛。战友们见状都围了过来,准备看热闹。有"好心"人劝:"别打了,那么小个东西打不着可丢人哦!"张桃芳没言语,举枪就打。"砰!"小鸟应声栽了下来。几天后,在射击集训队结业考核的靶场上,面对设定好的射击目标,张桃芳提不起一点兴趣,倒是几十米外飞来的几只"白头鸟"让他立刻来了精神。5声枪响过后,4只鸟儿成了战士们午餐时的美味。记者问"白头鸟"到底有多大,张桃芳哈哈一笑:"营养不良的麻雀而已。"
上甘岭,597.9高地。
担任狙击手的张桃芳在一个月内连续狙杀了71名敌军。他的冷枪战打出了名气,成了部队的"一宝"。214团政委更是对手下这员骁将喜爱有加,让他担当团里的射击教员。若不是曾亲眼目睹张桃芳毙敌,政委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个细眉细眼的小伙子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战绩。对团首长们来说,这杆"神枪"给个火箭炮连都不换。政委拍着张桃芳的肩膀说:"张桃芳,你的冷枪打得很好,美国鬼子对你是又恨又怕。不过,只有一个神枪手还不够,你要把团里射击队的射手们都培养成和你一样的神枪手!"张桃芳的回答很干脆:"这个,办不到!"政委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张桃芳解释道:"我会尽力把射击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同志们,培养出更多的神枪手来消灭敌人。但是,要想培养成和我一样的神枪手,办不到!""24军出了一个神枪手!"消息传到了军长皮定均的耳朵里。此时张桃芳的战绩已经让自己的军长都感到惊讶了。
"张桃芳真有这么神吗?"皮定均问。他拿出一双毛皮靴,吩咐参谋去597.9高地前沿看看这个张桃芳是不是真这么厉害:"要是真的,就把皮靴奖给他,要是假的,皮靴还拿回来!"
参谋拿着皮靴来到张桃芳所在的7号前沿阵地。张桃芳听明来意,提着枪上了狙击台。
不久,山谷中出现了一个拾柴火的美国兵。张桃芳说:"注意!我要射击了!"当时的射击条件并不好,敌人在树林中穿行,时而伏地,时而起身。挑这样一个目标给人看,着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参谋也暗自捏了一把汗,问张桃芳:"你行不行,打这个有没有把握?"
"打了你看!"言毕,一发曳光弹像流星一样刺破空气,径直在美军的胸膛上钻了个窟窿。紧接着,张桃芳又用两发子弹干脆利索地送另外两个家伙回了老家。参谋回复皮定均:"张桃芳这个神枪手,是真的!"
对决美军狙击高手
张桃芳用没有瞄准镜的莫辛-纳甘步枪几乎是一枪一命地消灭着敌人,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注定要在中国军队的狙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也根本没想到,世界上不少王牌狙击手和他相比都将黯然失色。张桃芳的想法很简单:跟着毛主席,打美国鬼子!
一天清晨,张桃芳像往常一样在1号狙击台上观察美军阵地。突然,一串子弹"嗖嗖"地射来,他的大衣和棉衣上顿时穿了7个洞。幸运的是,子弹只是"穿衣而过",并未伤人。突如其来的冷枪把张桃芳惊出了一身冷汗。狙击手的直觉让他意识到:这次遇见对手了!他刚要抬头看看子弹射来的方向,"咔咔咔……"又一串子弹射来,溅起的泥土洒在张桃芳的帽子上。他放弃了再次观察的打算,顺着交通沟撤回了坑道,那个幽灵般的美军狙击手决非等闲之辈,消灭这样的顶尖高手,张桃芳需要等待有利的战机。虽然被"幽灵"盯上,但张桃芳打心眼儿里就不害怕。他要和美军狙击手较量一下,看看到底谁是好汉。然而,"幽灵"似乎猜到了他的意图,再也没出现。"也许是换防了吧。"张桃芳感到有些失望。
又是一个清晨,他提着枪向4号狙击台走去。4号狙击台是一个5米多宽的射击阵地,与阵地间有一段狭窄的坑道相连,狙击台对面是美军的青石山阵地。突然,张桃芳听见头顶上"嚓"的一声,感觉有颗子弹呼啸着飞了过去。他知道,这种声音说明子弹是贴着头皮飞过的。好险!危急时刻,张桃芳奋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钻进连接狙击台的坑道。敌人的子弹尾随而至,激起的烟土封住了整个坑道口。张桃芳算好时机,突然从坑道中跃出,向狙击台扑去。"嗒嗒嗒……"20多发子弹追着张桃芳扫了过来。他身体一歪,佯装中弹倒进了狙击台。
美军狙击手停止了射击,隐蔽在掩体后面的张桃芳清楚,对手肯定正在观察战果,不能赫然出击。他爬到了狙击台的另一侧,悄悄地探出头,顺着子弹来袭的方向仔细搜索对手的位置。突然,青石山阵地上的两块巨石吸引了张桃芳。很快,他那鹰一样敏锐的眼睛就找到了隐蔽在石缝间的敌军狙击枪,那是一挺装备了瞄准镜专门用来狙击的M2重机枪。就在张桃芳发现对手的同时,"幽灵"也从瞄准镜中看到了他,M2机枪瞬间喷出一道火舌。张桃芳就势一滚,躲回了掩体。"幽灵"发现这个中国狙击手显然要比他想像的难对付得多,便用火力封锁了狙击台两端张桃芳可能出枪的位置。张桃芳也领教了对手的本领。他知道,和美军狙击手决战的时刻到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必须一枪将对手击毙,"幽灵"不会给他打第二枪的机会。
"你该回去休息了!"张桃芳抓住美军机枪射击的间隙,突然起身出枪,在令人难以置信的时间内一气呵成完成了据枪、瞄准,随即果断扣动扳机。"幽灵"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内,发现了张桃芳,迅速瞄准击发。就这样,中美两名顶尖狙击高手在刹那间完成了交锋。张桃芳射出的子弹击碎了"幽灵"的脑袋,而那串12.7毫米的机枪弹则擦着张桃芳的头顶射入泥土。
孙悟空式的英雄
在潍坊军休所的会议室中,记者见到了已过古稀之龄的张桃芳老人。老英雄身量不高,满头银发,精神矍铄。
在上甘岭战场上,张桃芳曾多次在800米-1000米的距离上毙伤敌人,因此老人的眼睛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张桃芳眼睛不大,总是顽皮地眯成一条缝。在挑选目标教记者学习测距时,老人的眼睛显示出超人的"功力",看清10米处墙壁上的小钉子毫不费力。老人笑言自己得益于这双远视眼。有意思的是,其他老人只有在读书看报时才戴的老花镜,张桃芳却在走路时也戴。
老人性格开朗,甚至有些顽皮,说到开心处还调皮地吐起了舌头。张桃芳机敏的思维和惊人的记忆力着实令人佩服。在老人栩栩如生的讲述中,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那一幕幕仿佛活生生地出现在记者眼前。
张桃芳,1931年出生,江苏兴化人,郑板桥的同乡。他的童年正赶上日军侵华。那时,附近的日军隔三差五就要来村里杀人放火,但勇敢朴实的农民并没有被吓倒。鬼子每次要来村里祸害时,他们就杀鸡,将鸡血泼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令张桃芳不解的是,平日里看似凶神恶煞的鬼子见到鸡血便顿时没了气焰,作恶取乐的兴致大减。张桃芳悟出了一个道理:看起来凶残的敌人其实非常胆怯。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桃芳当上了儿童团团长,手下有五六百个儿童团员。1947年还乡团反攻,将抓住的儿童团副团长毒打致死,又四处通缉张桃芳。当时,张桃芳就在旁边的田里悠然自得地给人放牛。16岁的张桃芳心里充满了对敌人的不屑:"就凭你们还想抓住我?"1953年,张桃芳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4军进入上甘岭阵地,与志愿军15军换防。初上阵地的第一夜,班长派张桃芳去站岗。15军的哨兵领着张桃芳来到哨位,介绍完情况便随部队换防了。张桃芳在掩体中警惕地守卫了一夜。次日天明,他突然发现,自己倚靠的掩体竟然是用美国兵的尸体垒起来的!此时,朝鲜的严寒已经把这些尸体冻得像砖头一样坚硬。张桃芳吓了一跳,但回过神来就敲着"墙"笑道:"这也算你们为正义事业做点贡献吧。"张桃芳的性格与神话中天不怕、地不怕,敢把天兵天将打下马的齐天大圣颇有几分相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桃芳才成为传奇人物,不断在战场上创造着奇迹。
一天,张桃芳和几名志愿军狙击手在前沿阵地观察敌情。突然,敌人的一发机枪子弹打来,正好射在一名战士的脑门上,脑壳一下被掀开,白花花的脑浆顿时露了出来。在场的另几名战士都以为同伴牺牲了,但张桃芳一个箭步上前,把战友被掀开的脑壳一盖,抬下去送医疗队抢救。几个月后,那名脑袋上开了"天窗"的战士重新回到了狙击美军的第一线。张桃芳在前沿阵地打了3个月的狙击,歼敌214人,自己却毫发未损。
张桃芳常调侃美国兵:"别信上帝了,你们的上帝尽保佑我了。"此虽戏言,但冥冥之中仿佛真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保护着他:一次,敌人的子弹击穿了他的棉大衣、棉衣、绒衣,把里面的白衬衫都打黄了,但他一点皮也没破。还有一回,美军的冷炮削掉了张桃芳的半个棉帽子,可他连根头发丝都没掉。另一次经历更为惊险。当时,张桃芳从前线下来,准备回国参加英模大会。在24军后勤部换车时,正好遇到敌机空袭,张桃芳和17名男女军官只好躲在一个掩蔽部里。时间一长,掩蔽部里的人大多被震得不知所措,纷纷跑出去逃命。结果,跑出去的人中除1人重伤外全部阵亡。张桃芳一直躲在掩蔽部里,外面的碎石被爆炸的气浪冲了进来,像子弹一样四处横飞。张桃芳对着天大叫:"这回是真完了,没法再回去收拾鬼子了!"没想到,这回他又一次躲过了劫难,而且仍然是一点皮都没蹭破。
打了这么多年仗,就没受过一点伤?记者看着张桃芳老人右脸颊上的一处伤疤产生了疑问。老人哈哈大笑:"这个还真是受的伤!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童年时和小伙伴打仗留下的纪念。"真没想到,眼前这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英雄,仅有的一处伤疤居然来自儿时的游戏。其实,这也在情理之中。像张桃芳这样将狙击技术发挥到极致的狙击手,如果在战场上与敌人相遇,对手将永远没有获胜的机会。因为,他是最优秀的--神枪张桃芳!(新华网专稿/曲新佩 张玉清 金昊)
张桃芳简历:
张桃芳,江苏兴化人,1931年出生。1946年担任儿童团团长。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阻击战中,张桃芳担任狙击手,毙敌214人,被志愿军总部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特等功、二级英雄和朝鲜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调入空军,进入徐州第5航空预备学校和济南空军第5航校1团学习。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高密第1训练基地担任歼击机飞行员,飞行退役后进入潍坊空军某师担任政治教导员。1980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