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壮志昭日月,笔端雄起百万兵!
---清华与中国第一枚火箭
Wisewind
回首历史征程,从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积贫积弱百年!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还是主要靠“轻武器加人海战术加不怕死精神”把美国及其16个仆从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三八线以南。
但是世界军事科技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二战末期美国以原子弹核平广岛,长崎的战例证明:手中没有原子弹和将原子弹投送到敌方领土的运载工具,中国还将永远受人欺侮!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甫一成立,就把研发“两弹(原子弹,导弹)一星(卫星)”确立为国防建设的首要目标。
在“两弹一星”的研发过程中,清华和清华学人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后来在1999年国家表彰的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元勋中,就有十四位曾在清华学习和工作过!
本文简要说明的是清华在中国第一枚火箭的研发以及中国导弹卫星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957年初,清华创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控制研究班,成为我国培养第一批高级航空航天人才的摇篮之一。后来这些毕业同学就成为研发中国运载火箭动力装置和火箭卫星遥控装置的首批科技人才。
当时以聂荣臻元帅为主任,旅美归国的钱学森先生为副主任的国防科工委,特别强调发展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精密机械和仪器仪表等新兴技术,这些领域的需求,也反映在当时清华大学的学科设置上。
当时,西方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苏联也只同意接受极少数的中国火箭技术留学生。在这样的背景和形势下,由中科院和高教部联合发起,委托清华大学开办工程力学和自动控制两个研究班,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培养人才。
全国各高校,中科院各研究所和部委各科研所,闻讯后纷纷要求名额,招生额度大大供不应求。因此不得不扩大招生规模,与在职科技人员的进修结合起来办。除了招收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外,还招收高校教师和各科研单位研究人员,这些在职人员学习结束后,有的被挑选进入航空航天科研系统,其余则返回原单位工作。
当时给学员授课的专家教授,除了清华的钱伟长,杜庆华等人外,还有来自力学研究所和北大的学者,多是曾经留学英美的,但是没有苏联专家。那时中共中央已经确定了“土洋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有意让这些中国自己培养的人才自力更生,闯出一条自己的路子。这部分科研力量后来的工作就是在“没有外国专家,没有外国图纸,没有外国设备”的“三无”条件下进行的。和仿苏系统基本上走的是两条路,到最后才殊途同归。
清华工程力学研究班和自动控制研究班总共举办了三届,后来几个重点大学都办起了工程力学系。各校该系的业务骨干,大都出自清华研究班。而清华本身的工程力学数学系和自动控制系在后来的数十年间更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火箭卫星等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
清华两个研究班许多学员后来进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为中科院空间科研的第一批人才,在钱学森领导下,设计出中国第一枚大型火箭的动力装置。还有数十位学员来到上海,成立了上海火箭设计研究院,后来清华和别的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使这家火箭卫星研制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为上海的航天基地。
清华两个研究班数十位学员来到上海火箭设计研究院后都成为中国第一枚火箭各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及研究室主任一类的科技骨干。从这里飞出的中国的第一枚火箭,从人才到设备,材料,图纸,实验室等,全部都是“中国产”。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火箭在东海海滨一举发射成功!担任中国第一枚火箭主任工程师兼发射总指挥的,是清华1959届工程力学研究班毕业的潘先觉学长。参加这一研发工作的清华校友有陶乃堃,范本尧,宋宗保,朱之墀,陈纪鸿,朱毅麟,刘延柱,吕德鸣等学长。
从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到现在,50年过去了,中国的导弹已经发展到带核弹头甚至热核弹头(氢弹),可以打击美国全境目标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发射方式也由最初的固定发射井发展到今天的陆基机动,舰载,潜射,空射,甚至不久将可能实现的“天基(轨道飞行器)”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初步建立并在加速完善之中。
当初我们的科研人员以计算器加绘图仪设计出的火箭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足以毁灭敌人政经中心和工业城市的恐怖杀器,中国的战略核武器和敌对国家的核武器达成的“确保相互毁灭”的恐怖平衡,就是对中国核心战略利益的最大保护!
“中国二炮”,它在和平时期的威慑作用和战争时期的实际威力,绝对抵得上百万甚至数百万雄兵!
图. 清华 二校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