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看到寺庙外面的“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总是不解,尤其对“南无”两个字,心里总想,难道阿弥陀佛只是在北方才有吗,为什么南边没有呢?因为当时是文革时代,所以有这些疑问也没有人给你解释的,否则那个人就是宣扬封资修了。一直到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和同事聊天,一位长我一辈者说,“南无“是译音,是大慈大悲的意思,读法也不一样,读作”na-mo“(普通话应该是纳摩的发音。)但是,长者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两个字如此发音,只知道去烧香拜佛的人都会这么念的。直到最近,家父从老年大学学习归来,和我们聊起这个话题,说,原来佛教传入中国时,有几个路径,其中一条是从广东那里传过来的,所以,南无是广东话。这么一说,渔夫多年的疑惑顿时解了。因为发音就是广东话。其实中国许多翻译的东西都是用广东话注音的,我还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的,但是,就从”麦当劳“三个字来看,以前大陆曾经翻译过”麦克唐纳“,后来,麦当劳自己统一过去了,如今没有几个人记得是”麦克唐纳“,不过,有的时候,在文学作品里或者新闻里,翻到人名的时候,还是会用”麦克唐纳“,对于不知道英文的,或者对中文翻译不甚了解的人,或许会以为这是两个名字呢。(我以前就是如此的。)我曾经以为可能是严复老先生定的规矩,用广东话来定音,但是一查,严复老前辈居然是福建人氏,还和渔夫的祖上老屋离的很近。所以,这个结论被否定了。不过,曾经听说孙中山在世时,为定国语的音调时,曾经考虑用广东话的,但是考虑到广东话主要还是在两广流行,其他地区知者寥寥,最后作罢了。不过,以此看来,广东话的影响力绝对是惊人的。或许49年以后,大陆封闭后,外文翻译基本就靠港台两地了,所以,经过三四十年,港台的翻译作为范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不过,就是很久以前的文章,许多也是广东话为主的,尤其是佛经一类的,所以,讲经的法师也要知道广东话才比较容易讲,否则会很勉强的。现在有人要消灭南音,所以引起反弹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如果南音再被消灭,可能大陆上没有几个人读得懂古一点的文章了。中文翻译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追根寻源,连英文名字的翻译也会用最原来的发音,一个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例子就是John,中文一定会翻成”约翰“,例如约翰施特劳斯。曾经看到一篇类似笑话的文章,说某领导接见外宾,那个美国人真好叫john,但是,中国领导不停的叫他约翰,那个美国人很无奈,解释说自己叫”强“,不是约翰,但是领导只懂中文,还是不停地用约翰来称呼这位美国人,那个外宾几乎崩溃了,写文章的人也很愤怒,说为什么一定要叫人约翰,而不是强,质疑中文翻译是不是离谱的无法理喻了。我当时真好学过德语,所以知道这个词在欧洲除了英文以外都发约翰这个音。而英语其实是借用这个词的,但是用英文的拼写习惯,就发成”强“了。如果美国人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不知道约翰的发音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就是美国人知道这个原音,大概还是不习惯被叫成约翰的。有一个美国”强生“(Johnson&Johnson)公司,大概就是不能忍受被叫成约翰逊公司,自己起名叫”强生“了,不过,那个运动员就没有招了,一定只能被叫成约翰逊了。所以,以后你看到英美人翻成约翰逊,就知道他的发音是”强生“。那些被约翰的人,最好也学习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免得崩溃了。最后,把从维基百科上抄来的正解放在最后免得误导读者: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