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ft.amtb.tw/dv.php?sn=02-039-0039&lang=zh_CN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四十二面第一行,四十二面第一行,我们从第二句看起:
「智者大师诵《法华》,身心豁然,得入法华三昧,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后住天台山创天台宗,临终右胁西向,称念弥陀观音而寂。」这是简单的介绍天台智者大师,这是天台宗,也叫法华宗,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天台宗的圆满建立可以说是在大师手中完成的。传记里面有这么一段记载,他有一天诵《法华经》,读到「药王菩萨品」入定了,这个入定,这个定就是法华三昧。定中境界突破时间跟空间,他就见到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他参加了这一会,就是这堂课,参加了一堂课。听完之后出定,回来了,告诉大家释迦牟尼佛灵山一会还没散,还在讲。这是什么境界?这是《华严经》上十玄门的境界。十玄,十是代表圆满,玄是玄妙,不可思议。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的十门,一门入了,门门都入了,妙在什么?妙在同时同处。这是什么?这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六道凡夫心目当中有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这不是真的,这是假的。给你说真的,没有过去现在未来,再给你说,也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所有的一切境界相就在当下的一念,这是事实真相。佛在经上常讲,大乘经教常讲,可是我们听不懂,我们觉得这个境界不可思议,学佛也不敢否定这个话是假的,不敢说是假的,但是没有办法承认。这个境界,什么时候你才能见到真相?你能够把执著分别、起心动念放下,这个境界就现前。确实有不少人刹那之间不起心不动念,这境界就现前,念头才一动,境界就没有了,就不现前。不是幻觉,我们现在才叫幻觉,那是事实真相。由此可知,分别执著妄想把我们可害惨了,这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自作自受,我们不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宇宙之间有没有六道轮回?没有这个东西,也没有十法界依正庄严,《金刚经》上讲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真相。什么时候证得?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就证得。我们学佛要以这个为目标,学什么?这自己总得要知道。如果不证得,在经典里面我们读诵,以恭敬心来读诵,你也晓得有这些事情,可是不是自己证悟的,是从经教上面这些信息我们明白了,有这么回事情,不得受用,证得就得受用。智者大师的示现是证得了,亲证!宇宙之间,从性体上讲,空无所有;从起用上讲,真的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没法子说的。显示出性体它是真的,含藏著无量智慧,迷了就变成烦恼;无量的德能,迷了就变成造业,业习;无量的相好,迷了就变成六道轮回,它是一不是二,觉迷不同。觉悟的起用是实报庄严土,一真法界;迷了起作用,看你迷的深度,迷到底了,那个作用是阿鼻地狱,迷得最轻的,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浅深不一样。说十,是把它归类,大分为十,每一类里头都是无量无边。我们同样是人,迷的程度在一个层次。可是人有富贵、贫贱不一样,差别太大了,那是什么?也是迷的浅深不相同。平常不是说造业吗?没错,你不迷怎么会造业?迷的有浅深,所以造业不一样,迷得深的造恶业,迷得浅的造善业,不一样,迷悟不相同。所以佛教众生教什么?帮助他破迷开悟,这是佛陀教育,佛陀的教学,我们不能不知道。以后,智者大师建立天台宗。他老人家往生的时候,「临终右胁西向」,临终的时候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一样的。「称念弥陀观音而寂」,智者大师这四种念佛,他是用观想念佛,他不是持名,观想念佛,依《十六观经》,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天台宗以后的这些祖师大德,很多走的时候全是念佛往生。包括在近代,我们看到谛闲法师、倓虚法师、宝静法师,这些天台宗的,全都是念佛往生净土,由此可知净土宗的殊胜。
再看下面一位,「永明大师於天台韶国师发明心要」,这句就是讲的永明大师他开悟的因缘。他的老师,现在讲指导的老师、传法的老师,帮助他、指导他大彻大悟,发明心要就是大彻大悟。他老人家原先也是修禅宗的,「法眼宗嫡孙」,这是六祖以后,六祖的学生分了五派,这一个大宗里分了五个小宗,法眼宗。「后专志净宗」,这我们知道了,他的身分暴露了,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在那个时代禅风很盛,大家都学禅,他也学禅,从禅宗里面大彻大悟之后,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修净土。大师为什么这么做?用意很深!知道禅宗里面许许多多人不是上上根器,禅是接上上根人的,他不是这个根器;换句话说,他这一生在禅宗里开不了悟,见不了性,顶多得禅定而已,那算不错的了。得禅定,他将来到哪里去?命终之后多半生四禅天、四空天,出不了六道轮回。佛菩萨慈悲,为这些人做示现,你劝他修净土他不相信,他说那是老太婆教,他瞧不起,参禅他又不具条件,不是那个上上根人。诸位要知道,贡高我慢的习气在,他放不下。所以佛菩萨做这样的示现给他们看,你学禅我也学禅,你还没开悟,我开悟了,我已经明心见性,回过头来专修净土,把他们带到净土来。做这样方便的示现,善巧方便把这些修禅的人带到净土,在净土里头没有不成就的,个个成就。禅里面得一点小成就,回过头来修净土宗,没有一个不往生的。果然在禅里面得禅定,有了功夫,能够把分别执著看淡,看得很淡,分别执著心不起作用了,没断,他的禅定的功夫能伏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在方便有余土。
由此可知,无论修哪个法门,诸位必须要知道,只是方法不一样,门径不相同,它的原理原则完全是一样,全是修禅定,就是全是教你放下。放下,自性本定就现前,三昧现前,甚深三昧里面那个境界就是佛境界。天台大师所入的法华三昧,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经,讲什么经?讲《法华经》。净宗的大德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甚至於事一心不乱还不到,功夫成片里的上辈上三品,都是念佛三昧。他见到佛,见到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还在讲经,讲什么经?讲《无量寿经》。这个境界就是说你的阿赖耶里有习气种子,这习气种子与哪一个相应,那个境界就现前。我们自己学哪一个法门、学哪一部经教,你在三昧里面一定遇到跟你相应的境界现前,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它相应。你没求,你有这个习气,这个习气就是冥感,佛菩萨显应,冥感显应,你见到这个境界了。
永明大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净宗的六祖。下面说他的功课,「日诵洪名十万声,兼行日课一百零八事」。真用功,我们做不到,一天十万声佛号,还要修行一百零八事,这些在大师传记里面你们都能看到。「蒙观音大士甘露灌口,妙慧涌现」,这就是感应,观音菩萨甘露灌口之后,智慧开了。「著《宗镜录》一百卷」,《宗镜录》古大德称它叫小藏经,就是《大藏经》的浓缩。《大藏经》分量太大,要读一遍不容易,《宗镜录》就是说《大藏经》的摘要、《大藏经》的精华。如果没有时间、没有能力去阅读全藏,读《宗镜录》就可以了。「及《心赋注》、《万善同归集》」,这都是大师非常著名的著作,这些书都收在《大藏经》里面,「蔚为法炬,光照万世」,这两句话对他老人家的赞叹一点都不过分。「七十二岁焚香别众,坐脱西归」,老人住世七十二年,七十二岁的时候往生的,坐化的。
「以上四德,咸为肉身大士,法门龙象。」这个地方略微举出这四位大德,马鸣、龙树,印度的高僧,智者、永明,中国的大德,全都是求生净土,都是念佛往生的,肉身菩萨。法门龙象是比喻,佛教里面常常用它。龙象都有定功,龙我们没见到,象见到了。你看大象,你细心去观察它,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它慢吞吞的,要学它。我这一生见到一个人,章嘉大师,确实无论是谈话、动作都很慢,说话也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没有我们这么快。这是修养,也是教学,教我们什么?我们现在步调都太快,要慢一点,说话速度太快,要慢几秒钟,给人感触到稳重。《论语》上说「君子不重则不威」,那个威是从德上讲的,威德,降伏一般众生的心浮气躁。所以他是教学,你跟他一接触,自然你也放缓慢。唯有在稳重当中,你才能够体会到佛法,心浮气躁没有办法学习,不是老师不教,你接受不了。愈是接近心性的这门学问,心地愈是要清净。所以佛经里面这些语言、文字,你靠文字的意思你决定不会懂得的,意思在哪里?意在言外。言语文字是个引导,意思不在这里头,意思在言外,所以你要能够体会到所谓弦外之音,你才能悟入。
佛家常讲上上根人,什么是上上根人?烦恼轻的人上上根,心地清净平等的人是上上根。所以,你千万不能轻视这些老阿公阿婆,往往这些人是上上根人,他有缘一接触,他真的就契入进去。不管入的是浅是深,他真入进去了,所以他真得受用。他一句佛号契入进去,他决定得生,品位高下不论,决定生净土。为什么?死心塌地,他没有二念。念佛的时间不必很长,三年五载他就自在往生,他真的入进去。一般中下根人,修净土修了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问他往生有没有把握?没把握。为什么?没入进去。天天念佛,有口无心,不相应。每天也在念佛堂念个千声万声,不相应,临终的时候还怕死。这种人多!我们都看到。别的人看到了也不必放在心上,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我行不行?今天阿弥陀佛来接引我,我真的能生欢喜心吗?真的就想跟他走吗?真能把眼前身心世界、名利、亲情彻底放下吗?这都是在考验我们自己,我们到底是真干还是假干?真干就真能往生。这部经好!会集得好,注解得好,引用了一百九十三部经论,做注解的证明,又引这许多西方、东土(西方是讲古印度)高僧大德来做证明,稀有难逢。我们遇到了,缘具足了,问题是善根福德,善根是真信、能理解,福德是真干!真干的秘诀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没有放下不是真干,彻底放下了就是真干。一切外缘统统放下,让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叫真干,这种人也就是法门龙象。
「《要解》谓唯如是之人,始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近世学人焉得以世俗之见,而鄙视净土耶?」马鸣、龙树何等人物,智者、永明当年在世的时候帝王尊崇,拜为国师,智者是国师,永明延寿是国师,帝王自己称弟子。他们这些人,才真正能彻底承当净土法门,圆修圆证。近代的学人,学人不是指别的,学佛的同学们,世俗之见没放下,人云亦云,小看了净土,殊不知净土在佛法里是上上乘法。隋唐大德来做个比较,把《华严》、《法华》都比下去了。《华严》、《法华》到最后的归宿是归净土,《华严经》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大家知道,为什么对《华严》尊重而鄙视净土?哪有这种道理?《华严》里面有高等哲学,这里头没有吗?一样有,不在《华严》、《法华》之下。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这还是接著说,「又《要解》云: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於五浊恶世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一句太难了,谁说的?蕅益大师说的,所以印光大师赞叹,赞叹蕅益大师的《要解》,他讲得太好了,古人没讲过。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是怎样得到无上正等正觉?蕅益大师说,是念阿弥陀佛得到的。证据呢?证据就在《阿弥陀经》上。你看,那么多年讲《阿弥陀经》、念《阿弥陀经》没有发觉,被他老人家发觉了,真的,一点都不错!蕅益大师把我们点醒了。「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今天,佛,阿弥陀佛,把果觉全体传授给六道的浊恶众生,五浊恶世的众生。现在我们这个社会浊恶到了极处,浊是什么?染污。现在谈到染污,每个人都有很深刻的感触,最容易感触什么?环境的染污。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食物有严重染污,我们的饮水有严重染污,我们穿的衣服有一些化学品制作的,都有染污。中国人古时候,衣服是穿棉穿纱,这是自然的。现在科学发达了,要改变这些物种的基因,这一改就坏了,看到样子是好看,对人体很不利。所以现在这个衣食住行,让很多人得到奇奇怪怪的病痛。再扩大,大家晓得,地球被染污了,地球病了。这是境界上。回过头来,心里的染污比环境染污不知道重多少倍!染污的根源是在内,不在外。内染污了,外面什么?外面境界随心转,境随心转。心被染污,身自然染污,外面环境也染污,这是现代人事物病痛的真因。
化解自然的灾难,我们讲自然灾害,你要知道这个灾害怎么来的,这就跟看病一样,医生治病一样。中国、外国,古今这些预言都说了很多灾害,这是什么?这就好像把病状说出来。说出来,很多人听了害怕,其实错误了,用不著怕。你一定要知道这病怎么生的,本来是个健康的人,为什么会长病?在佛法里面,病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生理的,你的饮食、你的生活方式有错误,带来的疾病。这一类的疾病,医生可以帮助你治疗,帮助你恢复正常,这第一类的。第二类的,是你的冤亲债主找到你了。他来干什么?欠命的要命,欠债的要还钱,他是来要钱要命的。这一类的病,医生治不好,它不属於生理的。那要怎么办法?调解。所以宗教里面有很多传教师帮这些信徒治病,大多数这一类的病,提出调解的条件,对方接受了,他就走了,你的病就好了。第三类叫业障病,是你自己造的罪业太多。这一类病很麻烦,为什么?医生治不好,它也不属於调解,是你自己造的业很重,很麻烦。你要找这些宗教来帮忙他帮不上,因为它不是调解,是你自己做的罪业太重,你该得这个报应。这还是有办法,真正忏悔,普贤菩萨教给我们「忏除业障」,真忏悔,真正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问题能化解。我们人身上这种病,你知道它是什么原因,你也有办法治。
地球现在生病了,说老实话,原因也不出这三大类。如果我们明了了,用这些原理原则来帮助化解灾难,能不能做到?能,答案是肯定的。所以灾难再多,我们老祖宗五千年来,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大灾难没有什么,小灾难也常常有,懂得处理,真能化解。化解最重要的方法,根本法是讲经教学。所以我们老祖宗,千万年前就提出来,「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的道理太深太深了,这个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是什么?它依据的理论是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你看在教学里头,《三字经》上把这个放在第一句,教学为先。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先说、先学,肯定人性本善。他为什么变得不善?不善不是本性,是习性。习性,学坏了,习性不善,本性是本善的,本善是真的,永恒不变的;习性,随著外面习惯他就染污了,所以接著才讲「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是什么意思?性是跟本善接应的、相应的,习性跟本善相违背,习性里头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贪瞋痴慢,习性;本性里头没有,本性里头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也没有贪瞋痴慢。
佛讲得好,众生迷失了本性,这些不善的习性那个根还是本性,本性变质了,迷了之后它就变质。佛家讲得清楚,本性里面有三宝,智慧、德能、相好,三宝,佛在《华严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无量寿经》上三宝,「大乘」就是智慧,是你的本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好,你看不是三宝吗?可是迷了之后,智慧就变成烦恼,德就变成造业,相好就变成轮回、变成三途,变质了,这就带来很多病痛,带来很多灾难。佛菩萨慈悲教导我们,把事实真相告诉我们,让我们回头。我们放下烦恼,烦恼三大类,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你把它放下,你就又回归到本善。回归到本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美满、事业顺利,社会祥和,风调雨顺,一切自然灾害统统没有了。归功在教育,你看看中国古时候,哪一家不重视教育?哪一个人不是把教育摆在第一?小孩从怀孕,父母就开始教他,胎教,教育摆在第一。活到老,学到老,一生都在受圣贤教育,不断向上提升,最后的大圆满是回归自性。回归自性在我们中国传统里面称为圣人,大圣,在佛法里面称为佛陀,名称不一样,境界完全相同,在宗教里面称神,神、圣、佛一个意思。你不教,他怎么会知道?
中国重视教育,在教育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境界。佛教一传到中国来,中国人接触到是无比的欢喜,为什么?它把我们的境界又提升了一层。你看中国的典籍就晓得,中国典籍上,中国人讲求的是简要详明、提纲挈领,都讲出来了。而佛教到中国来,每一条纲领讲得详详细细,丰富了中国传统的学术。中国人喜欢简单,印度人不厌其烦,一定把它讲透,让大家全明白。中国过去古人讲的,确实得要上根人才行,中下根人只好跟著做,教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好在人都老实、都听话,不必要知道那么多。可是在印度不一样,印度佛陀真慈悲,对於中下根人都不厌其烦,详细解说,难得,实在是难得。所以这两千年来,佛家的教学跟中国传统完全融成一片,儒释道是一家、一体,分不开了,形象上有儒释道,事实上没有,它成为一体了。佛法,我们一定要认识,社会大众有误会那是理所当然的,我们学佛的人也不认识佛法,那就大错特错,对不起释迦牟尼佛。我为什么说这些话?告诉大家,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它如果是宗教,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帝王不会喜欢它,它很不容易在中国生根。它是教育,什么教育?孝悌的教育,跟中国人完全一样。中国文化是孝文化,从孝衍生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个科目就是解释孝的。什么叫孝?五伦是孝、五常是孝、四维是孝、八德是孝。在我们中国传统儒家的典籍,四书五经、十三经,乃至於演变成以后《四库全书》,哪一部书、哪一篇文章脱离这个宗旨?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於文艺的表演、说唱的艺术也没有离开。所以你说得详细一点,中国文化是什么文化?伦理的文化、五常的文化、四维的文化、八德的文化。
佛法跟中国这个基础完全相同,你看我们净宗,修学的宗旨依照《观无量寿佛经》的「净业三福」,文字不多,最高的指导原则。它一共三条,第一条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佛教教育从哪里建立的?从孝道,孝亲尊师,跟中国千万年老祖宗圣贤人的观念完全相同,「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第一条。所以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学《弟子规》?用《弟子规》来落实我们孝亲尊师,你做到了,净业三福第一条你就做到了。「慈心不杀」,我们用道家的《太上感应篇》,末后一句是佛家的《十善业道》,三个根!如果不从这个地方扎根,后面全做不到。你看它第二,从这提升,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提升,「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换句话说,三皈五戒是建立在孝亲尊师的基础上。人不孝父母、不尊重老师,什么都完了,在中国古社会,他不能立足、不能做人,你在社会上谁都瞧不起你,这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怎么可以疏忽?所以第二条是小乘,第三条是大乘,有了第二条才能够再往上一层,到第三层。第三层,「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是度化众生,教化众生。前面十句是身行,末后一句是言教,你自己统统做到了,你才能教人。这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决定不能离开佛法。
所以儒释道三家,严格的讲,三家都不是宗教,三家都是教学,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三家对宗教都尊重、都礼敬、都赞叹,没有排斥的,在佛经里面看不到排斥宗教的。而释迦牟尼佛学生当中,不同国籍的人很多,不同族群的人很多,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也很多,这在经典里面都有记载。你看《地藏经》上婆罗门女,那是婆罗门教的,佛没有叫她放弃婆罗门教,没有这个说法,而佛还尊敬婆罗门教的神。所以佛法在世间,对於任何学派、宗教都没有破坏的,而且是建设的,都是礼敬赞叹,劝导一切信教的人要尊敬他们的教主,要认真听教主的教诲去学习,这是佛菩萨。没有说你这个教不好,要信我的,佛没这个说法。佛是教育,佛是教你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佛是教你回归自性,开智慧。在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我们可以说这么一句话,它在任何国家会丰富那个国家的文化,它在任何宗教里面也会丰富它宗教的内涵,这肯定的。无论在哪一个境缘当中,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是佛法。
这么好的一个东西,今天在社会上造成这么多的误会,这个责任不是佛的,佛没有责任,古来祖师大德也没责任,这个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不争气。我们这一代,真的像佛在这个经上所讲的,「先人不善(无知),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我们从小没有接触到佛法,没有人教导我们,没有人给我们说明。我这一生要是没有遇到方东美先生,这一生都不会知道。我跟他老人家学哲学,他把佛教介绍给我,告诉我,「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这样子入佛门的。在没有认识方先生以前,我在学校读书的时代,念初中,我进过教堂,我读过《圣经》,我有很多伊斯兰教的同学,我们关系非常好。那个时候他们的经典流通量太少,在学校时间并不长,两年的时间。我没有看到《古兰经》,我看到他们回教里面出版的一些短篇的这些资料,我看得很欢喜。所以我对於伊斯兰跟《新旧约》很向往。我没有信教,是因为我感觉得我了解得不够,等我完全了解、完全明白了,我再去参加洗礼。以后碰到佛法,世间还有这么好的东西,遇到不容易!遇到之后学习也非常艰难,学得很辛苦,但是学得非常欢喜。这里真的要感谢佛菩萨、感谢祖师大德、感谢现前的老师,为什么?他们把果觉全体这样的经典传授给我们浊恶众生。
「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这话真的。我们靠信心、靠敬心,对他尊敬,信里面没有敬,得不到利益,你得有敬爱、敬重,你才会得利益。为什么?你能够锲而不舍。我们在教学里面五十九年,一天没有离开,为什么?欢喜,法喜充满。真的烦恼轻、智慧长,什么疑难杂症,自己的也好、家庭的也好、团体的也好、社会的也好,现在乃至於全世界,我们都能看出前因后果,我们懂得一套解决的方法,你说这多么欢喜。自己在这个世间一尘不染,没有自私自利、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贪瞋痴慢。佛给我们定的标准,「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年年往上提升,里面的喜悦无法形容,对一切众生自然生起怜悯心,不是责备。想帮助他们还得有缘,他肯接受才行,他不肯接受那就帮倒忙了,能接受的,全心全力帮助他;不能接受,独善其身,遇到,能接受,则兼善天下。所以这个法门,讲到究竟处那必须成佛。成佛是什么?必须要把起心动念放下,你才能究竟。这个我们做不到,我们晓得这个事情重要,不起心动念还没有办法,它太微细了。所以佛在经上讲得好,什么时候你才能看到起心动念?八地,不要说圆教,别教八地那都不得了。《华严》是圆教,别教八地他证的那个境界等於《华严经》上讲的八住菩萨,十住里面八住菩萨,这才能够见到阿赖耶。那个定功深,心地清净,这种微细的波动他能感受到,也就是真正感受到阿赖耶的出现,你看到了。所以佛教是科学,佛教不是迷信,为什么?每个境界都叫你亲证,听佛说的不算,那是释迦牟尼佛的,不是你的境界,你明白了得不到受用。必须要依照佛所讲的我们去证得,你才得受用,这是科学精神。所以,不是九法界自力所能信解,自学不能成功,就这么一句话说,一定要跟老师,说穿了就这么一句话。自学是不能成功的,一定跟老师,这个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是阿弥陀佛。要尊敬这些学长,学长是诸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弥勒,这都是我们应该尊敬的学长。
「由上可见,念佛法门实是无上深妙之法,唯有上根方能直下承当也。」这就是前面所讲的专接上根,就这个意思,为什么?上根,他一听就明白,不但明白,他真干。给诸位说,我能把执著放下一些,执著不像从前那么严重,放下了,也是上根!他要不放下,严重的执著,对他就产生障碍,他不能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是上根,你想想对不对?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其实不是他证得的,你到极乐世界,你的待遇、你的规格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谁给你的?阿弥陀佛给你的。阿惟越致菩萨,我们讲到最低阶的,《华严经》里面讲的初住菩萨。这个不可思议,这真的是诸佛所行境界,菩萨都不敢想,所以称之为难信之法。你能信就是上根,你就能直下承当,我什么都放下,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我就这一部经、就这一句名号,我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净土,亲近弥陀。世间一般根性就不能跟他相比,你再聪明、再有智慧,你去研究一切经教,说得天花乱坠,最后怎么?你不能往生,你还搞六道轮回,你怎么能跟他相比!
「又本经菩萨往生品曰:十方世界诸佛名号,及菩萨众当往生者,但说其名,穷劫不尽。」十方诸佛名号,这名号是什么?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十方世界诸佛名号。为什么?大乘经里面佛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我们没觉悟的人,没证得圆觉的人,有分别、有妄想;证得圆觉的人知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一尊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名号。「菩萨众当往生者」,这些诸菩萨念佛求往生净土的,「但说其名,穷劫不尽」,说不尽。这是说持名念佛往生的。说这个话的意思没别的,让我们明白事实真相,我们如何才能成就。在这个地方成就难,障缘太多。第一个障缘,寿命有限,太短了。我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这么短的时间我们没有法子完成,这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其他的障碍就不谈了,太多太多。到极乐世界,所有障碍都没有了。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无量寿,寿命无量,有的是时间。释迦牟尼佛在《观经》上给我们讲,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在西方极乐世界修学,修到自己真正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真的是阿惟越致菩萨,不是阿弥陀佛加持的,是你自己功夫真正到阿惟越致,要多长的时间?佛说十二劫。十二劫,在我们这里说是很长,在西方极乐世界很短,为什么?他们的寿命是无量劫。无量劫的寿命,十二劫算什么?换句话说,很短的时间,就证得。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跟阿弥陀佛学?这里面我们必须要知道。如果是华藏世界的初住菩萨,在华藏世界,他要把四十一品无明习气断掉、断尽,需要多少时间?三个阿僧只劫。你看,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一品烦恼没有断,在西方极乐世界十二劫就能达到他们那个地位。於是我们就明白了,在华藏世界修行,断习气时间长、慢,到极乐世界去快。所以文殊、普贤要把这些人统统带到极乐世界去,道理在此地。毗卢遮那佛没有阻拦,反而欢喜,这说明什么?没有嫉妒心。极乐世界修行的环境好,到那里去是应该的,早去早成就,成就之后,像诸佛如来一样普度众生。
「又受菩提记品曰:由於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也是举个例子说。这些菩萨们没有听到净土法门,不知道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随顺自己学习的法门,时间要很长,障难太多,有时候禁不起考验就退转了,或者是选其他法门,这种情形非常之多。大乘八个宗里面,有人选修,有人都想学,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我们听到他们发的愿心,我们也赞成,也不会反对。他们对佛陀的一句话疏忽了,没听懂,那是什么话?佛说「一部经通一切经通」,这句话没听懂,所以他还要学很多,样样都想学。如果真听懂了,一部经通,一切都通了,我就学一部就好了。你们想想这个人是不是上上根人?现在我们明白,真是上上根人。他就在一部经上下功夫,肯定得三昧,得了三昧之后肯定会开悟。
那我们要问,你们同学选哪部经?一生学一部经,我相信很多人学《无量寿经》。我得到这个本子,那个时候是李老师给我的,是他老人家自己的注解,他用毛笔写的。好像他讲那个经的时候应该是在大概六十八、九岁的样子,不到七十岁,应该六十八岁的时候,六十八岁讲的这个经。我看到他那个眉注非常欢喜,他把段落都勾出来了,很清楚,欢喜心就生了,想学、想讲。其实,我第一次讲这个经在美国,就是用李老师的本子,黄老这个注解没看到,那时候还不认识。所以前面好像二、三次都是用的李老师的本子。也是在美国,跟黄念祖老居士联系上,非常难得,他把这个注解送给我。他到美国就带一套,那一套是油印印的。油印我们知道,我们过去做过这些工作,那个蜡纸顶多用个一百二、三十份,就不能再印,后面字就没有法子看了。所以我相信他那个本子,大概也只有一百多本,数量很少。我看了之后,我就让同修们跟他联系,向他老人家请教,他有没有版权?有版权那就不说了,要没有版权,我说我拿到台湾翻印。他听了之后很欢喜,没有版权。所以我第一版就给他印一万册,精装本一万册。他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要我给他题封面,题字,我也都照办了。所以以后我讲了很多遍的时候,就参考他的注解。我记得我讲过十遍。我那个时候也想发心,《华严经》停了,讲一半不讲了,这是中本《华严》,非常契机。所以讲这部经,听众特别多,无论是在国内、国外,都比讲其他经听众多。从这个地方能感触到,缘,它能深深契合世尊末法还有九千年的缘分。
这是第十一次,为什么讲这个?看到灾难太多,讲经教学能救灾难!《华严经》太长太大,是好,我们要收近效,马上就要收到效,所以就选《华严经》的精华。《无量寿经》是《华严经》的精华,内容跟《华严》没有两样。所以,古大德称这个本子叫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这三部经里面所说的东西是一桩事情,究竟诸法实相。从修因上讲,清净平等觉,果德上讲,大乘无量寿庄严,修因证果。所以这个经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这次我们选讲老居士的注解,我也是报答他老人家知遇之恩。他年岁比我大,他学习的缘比我好,他亲近夏莲公。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学教是跟梅光羲老居士学的,他是梅老的学生。梅老跟夏莲居居士是同参好友,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学佛之后在一起,也都是做官的,做官时候也在一起,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所以,他的会集本成功之后,梅老给他写了一篇很长的序文,那篇序文非常有价值,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从李老师那里知道夏莲居老居士,他也曾经提到过黄念祖居士,所以我们没见面之前,名字就很熟悉。这是走同一条路的,真正的善知识,同参道友。我们跟夏老居士就有这么一个缘分。念公和我一见面,一见如故,无量的欢喜,因为那个时候讲这个会集本的人就两个人,在海外我讲,在国内他讲,就没有第三个了,我们遇到之后感慨万千。对这个法门,对於这部经典(这个会集本)真的认识,衷心的赞叹,能信、能解、依教奉行。所以,这个话我们相信,由於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心,退了菩提心。
「又《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菩萨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这也是给我们很大的鼓励。菩萨,这是大菩萨,不是小菩萨,大菩萨是别教初地以上,圆教初住以上,他才了知,真正明了,知道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唯是只有。心量是什么?我们学了《还源观》就明白,《还源观》上显一体、起二用、示三遍,示三遍最后一句话说「含容空有」,你本来的心量是这样的。在佛门里有两句话大家常常听到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两句话就是含容空有。含是包含,包含虚空;容是包容,包容一切万物、包容万法,这是本来就是的,中国人常讲量大福大。你本来的心量是包容遍法界虚空界的,一法不漏,你的心量是这么大,这叫佛,佛是自己,你本来是这样的。所以得随顺忍,他能够恒顺一切众生,你作善他随顺你,你造恶也随顺你,这个真了不起。为什么?在他的见解里没有善恶。为什么?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哪来的善恶?不但善恶没有,染净都没有,他的心是清净的、平等的,从来没有起心动念。佛眼看众生是这么一个境界。「或入初地」,这些菩萨,菩萨得随顺忍,菩萨证得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极乐净佛土中」,他们晓得这个世间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赶快到那里去,到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很有意思。引用这些话都是佛经上说的,目的在哪里?鼓励我们,这一次的缘不容易遇到,遇到可不要轻易放过,轻易放过就可惜了,得来太不容易。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敬请常念阿弥陀佛!
特别将转贴的功德回向给末学家的狗狗,三恶道中苦难的众生和十法界一切无祀孤魂及有缘分的众生,时值末法,去佛遥远,愿地藏菩萨和诸护法善神护持你们,前来论坛学习老法师宣讲的大经解,愿你们得佛光注照,借弥陀名号彰显自性光明,早脱苦海,投归弥陀净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