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中国系列2:勇敢面对新的经济模式——雨果•迪克逊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雨果•迪克逊:勇敢面对新的经济模式——中国系列2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2011年05月11日



-----建立在廉价出口和大举投资基础上的旧的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

 


 












中国政府明白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建立在廉价出口和大举投资基础上的旧的经济模式已难以为继。


幸运的是,中国政府官员并未裹足不前。他们在最近的五年计划(2011-2015)中力图提振内需,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并表示要提高 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目前此比例仅为43%,几乎只有美国的一半。该计划还倡导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减少依赖碳排放的增长方式,同时推动保障 房建设,满足穷人的住房需求。


这些计划在理论上都不错,且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不过,要想完全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就必须向既得利益开刀,放宽对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管制。这一切做起来并不容易。


以高科技产业为例。中国迄今为止的做法让外国企业很难在中国销售汽车等产品,除非他们与当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企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技术 转让。为进入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大部分欣喜若狂的外资企业签署了“浮士德契约”(出卖某些权利以换取市场的准入)。但如今,看到美国商会发布的中 国环境商业环境调查之后,他们正变得愈发警觉。


当然,中国鼓励科技发明,而且确实有很大数目的资金被划拨到研发项目中。在未来五年,研发资金占GDP的比重将由1.8%上升到2.2%。不过目前还不明确当前的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是否有利于鼓励创新。


教育就是一个例子。中国的学校经常因为让学生们死记硬背,不鼓励独立思考而饱受批评。即便中国公司拥有技术,在输出产品时自身也可能遭遇壁垒。例如,华为在与美国电信运营商签单时屡受挫败,原因是美国担心供应商来自中国可能会危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安全性。


同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差。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起步状态的企业家倾向于抄袭他人的发明,而不是自主研发。不仅仅是制造业,整个服务业都如此,尤其在媒体和软件行业。有人开玩笑说,“C2C”就是“Copy to China”的缩写,意思是复制到中国。


同样,如果真要大力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那或许需要进一步放宽管制。也就意味着放开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领域,主要是媒体和金融服务领域。此举可能令当局不爽。


政府立志要把上海打造成国际金融中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看似是个不可实现的梦想,除非允许外资银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目前只占全部资产的1.8%),并且解除资本限制、让汇率自由上浮以及制定适当法规。这其中任何一项都很难实施。


消费难题


中国的储蓄率高得离谱,09年占到GDP的54%,而美国仅为10%。部分原因是日本侵华、国共长期内战、1950年代末饥荒以及1966-76文革留下的后遗症。


虽然这些记忆正被逐渐淡忘,但老龄人口在医疗费和养老金上出现了新的担忧,而政府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计划生育政策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因为中国人不可能指望一大群孩子为他们养老。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大量储蓄还是必要的。


要让新经济模式发挥效用,政府必需降低储蓄、刺激消费。也就是说,要让人们的荷包鼓起来,再鼓励他们把钱花掉。要达成这一目标可以采取四种主要方式,但每种方式都有问题。


首先,提高工资,增加可支配收入。问题是工资上浮已经在侵蚀中国的竞争力。政府担心如果不能创造出城镇化进程每年所需的数百万就业岗位,将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让人民币升值。此举会压低通胀,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力。但同时也会削弱竞争力。


第三,实行更有利于消费者的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降低大量储蓄的必要性。作为五年计划的一部分,政府的确有意改进养老和医疗保险计划。而且短期 内,政府的财力也足以支撑。中国的外汇储备相当于GDP的50%,抵销占GDP17%的公共债务绰绰有余。但是财政状况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强健。地方政府 过度投资欠下了巨额债务。向老龄人口做出慷慨许诺的问题还在于,成本会逐年攀升。


最后,改进储蓄政策。目前,储蓄率被人为压低,以至于廉价资金可以通过国有银行进入到国有企业。同时,银行可以保证获得不菲利差。即便在上次加息之后,一年期最高存款利率也仅为3.25%,意味着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利率为负2%。


实际上,这种体系就是变相税收。开放利率有利于民众,也可鼓励消费,但将冲击两大强势既得利益群体:一是国有企业,他们将不得不为资本支付更多利息;二是银行,其利益空间将受到挤压。


领导阶层是否有肚量采取上述所有措施尚待质疑。结果就是,消费和服务增长步伐将赶不上外贸和投资的撤离步伐。这就给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带来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在体制内人员侵吞经济发展成果、自由言论受限的政治体系内,该如何保持稳定?


雨果•迪克逊是Breakingviews的编辑。雨果于1999年创建了Breakingviews,然后于2009年卖给了路透。 在创建Breakingviews之前,雨果在《金融时报》工作了13年。他的新闻生涯起源于《经济学人》。雨果曾是牛津大学贝列尔学院和伊顿公学的学 者。他还是The Penguin Guide to Finance和Finance Just in Time的作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