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为老被人剪羊毛,所以就用了金蝉脱壳和瞒天过海的伎俩,把日本制造进行了一个大的改进。
主要的一招,就是躲到了中国这个手上有大烧火棍的大个子的背后,其实就是将大部分日本制造的零配件,在中国组装,贴上一个中国制造的牌子。
另一招,就是将日本汽车的最后一道工序移到美国,毕竟这个是它的第一大市场,然后靠日本的零配件供应,将日本汽车变成了美国和加拿大制造。
虽然前一阵子奥巴马政府为了救援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把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系列放上了砧板,不过目的,也主要还是要虎口拔牙,将部分市场抢救出来,为三大汽车续命。因为你的手太重,就会导致丰田靡下的美国工人们失业了。
但是在这种安排下,还是有个弊病,就是你的供应链,还是可以被人攻击。本来原先的估计,就是一旦藏在了中国的背后,那么贸易顺差被美国国会拿出来说事的机会,就比较小了。那么美国人就不会那么猴巴巴地看做汇率市场的波动。这个时候,日元对美元,可以跌倒120,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不过2008年之后,美国出问题,采取的方法,就是一直逼迫日元升值。那就是美元对欧元跌,你日元要向欧元看齐,不能跟着走下来。而美元对欧元涨,那你日元必须跟着往上,保持和美元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零部件出口到美国,就会受到美国的零部件厂商的有力阻击。那么这样的话,搞到最后,那么就是日本的零部件和最后组装,都会跑掉了。
而日本在大地震之后带来的核辐射,给世界上不少国家一个完美的借口,来抵制日本的零部件进口。再加上电力紧张,交通不畅,然后日元冲着70去了,都会逼迫日本的零部件厂商们逃出苦海。
这个时候,中国,尤其是辽宁的中南部,是一个预计的最好去处。
但是这个有赖于人民币和美元的某种挂钩,不然的话,人民币汇率和日元一起狂奔,那么人家还不如跑美国呢。这也是美国国会逼迫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动因。
从这里看得出来,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其实和日本以前走的路子应该比较相似。那就是尽量充实“中国制造”成品的内涵量,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考虑放弃一部分外销商品的贴牌,从而保证中国对美国和欧洲贸易的顺差,不会继续扩大,而是出现递减趋势,这么来讲,虽然人家也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毕竟字面上的数字,不好糊弄了。
那么这样会不会引发失业问题?主要看你用于最后工序装配的那部分工人,可不可以转移到产品链的前端上去。而且还在于中国自己的产业可不可以把前端的肥肉自己给独家吃了。
当然产品软件和品牌到销售的环节,也可以主动出击。比如说最近几年中国商家在日本还是斩获了不少。但是这个方向,和制造业中的关键技术一样,平时是不容易搞到手的。在目前这样的经济危机之下,反而可以逼宫,装几车细软回来。
在考虑到换牌动作,我自己的认知,对待美国市场的最佳国家,应该是哥伦比亚。这个国家,因为和美国的合作,在禁毒方面,美国有赖于哥伦比亚,而且还想用它来制衡委内瑞拉。因此对中国在这里的贴牌行为,只能采取容忍状态。
而中国和委内瑞拉的关系不错,也保证了可以在两边都说上话,反而比美国更有能力调解大家都不和。但是这个行动,取决于美国和哥伦比亚贸易自由协定的通过,也要看中国对另一条巴拿马运河式样的南北通道,可不可以成型。
在欧洲方面,中国在希腊和爱尔兰的某些举动,都有混入欧元区,从而躲过欧元区经济的贸易保护。但一个更好的选择,其实是在沙特。
因为沙特是产油大国,经济比较单一,自身有经济多元化的意向。而沙特的地位特殊,导致全世界各大国,都不希望看到沙特出现动荡,这里会相对的比较安全。再加上,现在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的话,那么将来世界就不得安宁。
基于这些考虑,而且由于法国在利比亚的局势转好,不排除对中东采取特殊待遇,给Made In Middle East,中东制造,一个方便之门,为未来的地中海俱乐部提供铺垫。
而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动用经济因素来讨好中东人民。那么建立在牺牲中国制造,来换取中东制造的部分空间,从而稳定中东就业局势的努力,不是没有出现的可能。
那么中国可不可以做到未雨绸缪,抢先介入中东,尤其是沙特,当是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到目标之一。
毕竟,把桥头堡建到沙特,对中国的非洲投资安全、能源和原材料供应保障、还有新疆的反恐,都是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