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谈养生与治病(一)

药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心作灯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

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周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病者,以其最盛杀厉之气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译文与感想:

所谓日有阴阳圆缺,地有温凉寒热,一年四季气候不同,依次序变换。春天气候温和,夏天酷热,秋高气爽,微有凉意,到了冬天则冰封雪冻,寒气逼人。

冬天严寒来临,万物有灵者都深藏不出(有的甚至冬眠),聪明人也会周密考虑,以免被严寒所伤。如有甘冒天下之大不违者,就不免会被寒气所伤。温凉寒热,不同的四季气候,都可以致病,但是以酷寒最为严重。热为阳,阳主生;寒为阴,阴主杀。

被冬天寒气所伤,可以立即发病,表现为伤寒;如果不立即发病,则冬天寒气之毒可以存于机体,在春天或夏天发病。在春天发病者表现为温病,在夏天发病者,表现为暑证。暑证是温病发热的极端表现。所以辛勤操作的劳苦大众,春天和夏天出现温病和热症,是由冬天受寒所致,而不是因为受到春夏之时炎热气候的影响

那么如果是受到时令气候影响而致病,又有什么不同表现?春天气候温暖,病人反而感觉大寒;夏天大热,病者大凉;秋凉而病却发热,冬寒为病不冷而温。时令气候致病的另一特点是,无论一年之中何时,发病人多,且无论老幼,病症相似。

也许现在生活在城市,特别是现代化城市的人群,不一样能感受到寒冷的威胁之力。人类进化过程一直是与寒冷对抗的过程,钻木取火,穴居,去兽皮为衣等等。可以说,太阳之热是生命之源,而寒冷是人类这个恒温动物的大敌。

就以今天来说,人生之衣食居行有多少跟抵抗寒冷有关?

中医辨证,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理解准确含义。受寒而发热,受热也会不热,不可只看表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