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能看到的书很少,没有选择余地,拿到本书就如饥似渴的读,认认真真的做笔记,一如沙漠上焦渴的行路者遇到了甘泉。
上高中时家长不让看课外书,有一次父母带弟弟回老家,一下子觉得解放了,一本书看了一个通宵,那种偷吃禁果没被逮着的神秘幸福不可言喻:《小城春秋》,别的情节都忘了,只记得两男一女爱得一塌糊涂又互相谦让。
一次下学的路上看到我的俄语老师拿本书,赶紧迎上去问是什么书?老师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还奇怪,什么人啊,炼钢铁的书她也看。等后来知道了内容已经传走了,后悔莫及。直到下乡时才看了那本书。“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可以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你知道的。)保尔。柯察金这段儿名言激励了整整一代人。
第一次读到的外国小说是:《八十天环游地球》,不敢在家读,晚上跑到大街上在路灯下读,直到人脚定了心里害怕才悄悄溜回家。向往主人公的机智、勇敢和执着,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环球旅行走一回。
中学时代看过的书印象较深的有:《牛虻》、《红岩》、《三家巷》等。
下乡时同学们之间传的书就多一些了,也很有时代色彩:《家》、《苦菜花》、《林海雪原》、《金光大道》《艳阳天》、《欧阳海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那《林海雪原》中的“万马军中一小丫,颜似露润月季花。。”能整段背诵,差点儿就爱上了少剑波。
当时看过的以为最好的一本书是被列宁一夏天读五遍、高度评价的俄国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被列宁称为“这才是教导人、鼓舞人的真正的文学。”为书中那超越爱情的两家人的友谊所折服,灵魂仿佛被净化,升华到一米八二。
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更多的接触到世界名著,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多好东西。看过的最喜欢的应该是:卢梭的《忏悔录》、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那婚外恋怎么都那么美好、纯洁并深刻?雨果的《悲惨世界》、巴尔扎克系列小说等读后,自以为对这个社会、这个人类看透了许多。
看过两遍的小说有几本。一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的《飘》,看第一遍很着迷(电影也看很多遍)。二十年后又看第二遍,虽说还是很喜欢,但觉跟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的作品比,其思想深度相差就不止半英尺。二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傅雷翻译的,读起来很顺。主人公从小就有反骨,反出德国,反出法国,终身流浪,成就了一代音乐天才。是我读过的思想深刻、艺术完美、翻译精湛的名著之一。还有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也很喜欢,10多年后又读一遍。
看过两遍以上还不断翻翻的就只有我们的名著《红楼梦》。看红楼充宝黛自命风流,想当年找不到亲爱的宝哥哥愣是不嫁。
出国后能读到的中文书很少了,网上看书眼睛很累。感觉没有好书读真的是浪费生命。十年前LG回国投俺所好给买了一部电子书,一次下载十本,又有书读了。每天临睡前,打亮台灯,身后放两个大枕头,一书在手,便到了人间天堂。
现在更方便,手机在手,想读什么随便下载。但山珍海味吃多了也不觉得新鲜了,反而常常上网找些地方小菜儿吃,浪费不少光阴。
花费同样时间与精力,读书还是读名著。
有朋友说我读书没有学以致用,独立思考少些,也许。读书不为稻粱谋,只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享受。“学而不思则罔”,所以读了半辈子书仍然活得懵懵懂懂,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