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变迁(38):逛街与购物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记得上小学之前,因为住郊区,一家人经常到市区大街上去看热闹,看那些人山人海(当时的城市人口不过10万左右),还有古城墙和西洋建筑。荆州古城墙是明朝重建的,解放战争时期被打得千疮百孔,改革开放后才花钱维修(还是陈慕华――中国人民银行第一位女行长给的钱);而中山路上那一条街的西洋建筑,都是日本占领时的外国租界区(荆州当时是对外通商口岸)。现在看也是很经典的建筑,当然已经成为重点保护单位了。文革期间,大街上小店铺也很多(不像有些电影里面描写的冷清清的样子),还有照相馆、电影院和公园等。每周看一次电影,那是很豪华的消费,一般时候都是看工厂放映的免费露天电影;照相馆,也只是每个季节去一次,一年就几次。中山公园里面有一个儿童乐园,我每次上街都要去,有跷跷板、滑滑梯,好像就这些。回家的路上,一定要买水果和点心(糖果或饼干),而且还要父亲背我回家,不想走路(那时候没有公交车)。如果不背,我就赖在地上不走,看谁怕谁。

 

70年代,也就是我小学阶段,上街购物也还是大人们的事情。因为胆小,不敢和别人说话,我最多只是买酱油醋,给钱、拿货、回家;如果要买早点或其它的东西,要多说几句话的,都是姐姐去买。星期天,有时候也会与父母一起上街,那就是买布料之类的东西,然后拿到裁缝铺去做衣服;或者买鞋子、帽子,要试试大小。记得当时整个城市里大型的国营商店只有4家:中心百货商店(最大)、红旗百货商店(最老)、北京路百货商店(最新)、北京路纺织品商店。那时候的国营商店,里面都是马蹄形的,左中右三面柜台,柜台后面是货架;好一点的商店,也有玻璃的柜台(一般就是木制的柜台),商品看的清楚。营业员在柜台后面,与顾客面对面,顾客不能随意挑选商品。买了就回家,基本上没有什么退货换货。

 

中学以后,我自己一个人也是基本上不上街,手里也没有零花钱。作业本和文具,都是姐姐一起买;夏天也很少吃冰棒喝汽水;买早点都是在上学的路边顺便买(每天1毛钱);去理发店,是父亲带我去过一次,以后就每次去那个地方,找同一个理发师傅。上学就是从家里走到学校,放学就从学校走到家里。后来有了公交车,也就3站路,5分钱,但也还是走路,除非下雨下雪。有一次下晚自习回家乘车,还是找同学借的钱。学校组织春游、运动会或看电影等,要去比较远的地方,最后也是随同老师一起先回学校,再回家。那时候,老家有多少街道,自己也不清楚(尤其是老城区有“无数”的小巷子),总觉得很大,不敢上街,担心回不了家。

 

在广州上大学期间,我大二时才开始一个人上街(我很胆小)。不过,后来慢慢地胆子就大了,每次一个人来往广州和武汉,也不怕与别人交往了。到大学毕业时,基本上就走遍了广州(依靠公交车),包括附近的芳村。那时候才发现广州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那种城市繁华、商店拥挤、商品丰富,给人的感觉就是比武汉还要大的大都市(当然,现在也是)。在广州,第一次看见有几层楼的商店;也是在广州,第一次乘坐滚动式的电梯;也是在广州,第一次买东西,与别人讨价还价;还是在广州,第一次买西装领带,让同学们羡慕(好像在当时的校园也算是很前卫的)。而且回老家时,还经常给亲戚朋友买礼品。看来,这上大学还是可以锻炼人的。

 

参加工作后,老家的城市向北面新修了3条大型的市内大道(原来只有2条),开始修建居民住宅,整个城市一下子扩大了2倍,而且纵向的街道也都修建成了柏油马路,公交车也多了,商店就更不用说了(新开业的大型商店就有沙市商场、津澳中心、工艺美术中心、月亮楼等等好几家)。市中心的便河(即汴河)广场(我在《童年故事》中讲了很多),在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中期),还是一个公交车站的终点站,停放几十辆公交车。后来改成了“小商品市场”,全国各地的小商品(主要是衣服、鞋帽、学生用具、生活塑料制品、床上用品、小家电等等)都在这里集散,在全国也是很有名的。“个体户”和“倒爷”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那时候开始,人们学会了讨价还价,尤其是“砍价”,而“个体户”也学会了“标价”。

 

1994年,“荆”“沙”城市合并,又扩大了一倍,市区人口增加到了30万,而且商店越建越大(当时新开业的就有中商、武商等等),逛街就更花时间了,一天只能逛56个商店。结婚以后,要逛街就得乘车,但等车时间很长,后来才买了摩托车,就方便很多了。那时候的商店,很多都已经是开架迎接顾客了,顾客与服务员不是一对一,顾客可以进入商店货架里面,自己挑选商品。90年代中期,市内开始出现出租车,不过,只是到了90年代末期,打的才开始变得普遍。因为城市小,买私家车的人少,大家都愿意打的,起步价才15(现在是3块),而开私家车,汽油贵啊。90年代中期,便河广场改成了一个公园,“小商品市场”转移到胜利街、十里铺、江渎宫等处,而公园里面绿树成荫,是老人和孩子的天地。1999年,便河广场建成了“沙隆达广场”,而且一直延伸到长江边,是当时湖北省数一数二的大广场;2006年,沙隆达广场建成了便河彩色音乐喷泉;广场四周,就是高楼林立、商店密集了。

 

90年代末期,商品房开始了。那时候,装修房屋都是自己去购买建材,城市里面大型的建材市场就有2个,里面的商店有好几百家。那时候,自己装修房屋,那个真是累啊,不过,自己倒是把建筑专业的基础知识,全部自学了一遍,从螺钉的种类、开关的种类,到吊灯的种类、木材的种类,从防水层处理到(大理石)地板砖的放射性,从油漆的工艺到瓷粉工艺等等。不仅要学会看材料的瑕疵,而且还要学会砍价。现在装修房屋都承包了,简单啦。

 

21世纪后,城区中心两条主要街道,全部都是商店紧邻商店(非商业单位全部被迁移),估计有上千家,商品种类就基本上包含全部生活用品;名品店、精品店、专卖店很多,单单“金店”就有10多家;除了原来的百货商店改建的超市之外,新建的大型超市包括家乐福、沃尔马、好邻居、中商(2家)、武商(3家)、大润发、富迪等等。其中,著名的商业城――洪城商港,聚集上千家个体店铺,类似的商业城还有好几家。这样一来,城市人口肯定增加了好几倍(2009年达到80万以上),出租车就多了,过马路都困难,城市很多地方没有红绿灯的,行人和车辆谁先谁就过。

 

不过,像家乐福、津澳这样的食品超市,虽然也是开架迎接顾客,但里面的“看货员”(也叫导购员)实在太多,有的是向你推荐买什么商品比较好(实际上是厂家的推销员),而大多数都是用眼睛“盯”着每一个顾客,但还是有人顺手牵羊,防不胜防,商家每年损失很大。其它城市也一样。

 

在加拿大,就不是这样了,摄像头特多,无论是华人超市,还是西人超市。如果讲购物环境,还是西人超市好,干净卫生,没有噪音,也没有异味,停车场也大;也没有人向你推销什么商品,购物完全靠自己选择,不懂英文麻烦就大了。购物方式与国内没有什么不同,付款方式基本一样,不过有些西人超市,是自己刷卡付费,没有收银员。这个估计只有在西人超市才会看到。华人超市很复杂了,中英文商品都有,而且还有亚洲、中东等地的商品;韩文和日文还可以马马虎虎猜一下,而泰国文字、越南文字、阿拉伯文字等等都有,有的东西就只能先买一个试试,看不懂啊。华人超市里,偷东西的也有,几个月前,一个店家抓住一个小偷,反而被警察抓了,说是非法拘禁,现在还在打官司。可见,在中国合法的,在加拿大就不一定合法。不过,总的来讲,在加拿大购物很自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