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子应邀到朋友家吃饭,与朋友同住的婆婆让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朋友的婆婆虽然年事已高,满头白发,但仍把自己打点得高贵整洁,而且脸上始终带着一抹微笑。她与媳妇之间的互动,可用「相敬如宾」四个字来形容。
媳妇端茶水来 婆婆连忙说: 「真是谢谢妳麻烦妳了」。在餐桌上,婆婆对媳妇的手艺赞美连连,做媳妇的帮婆婆夹菜,婆婆更是不断地道谢。女子见状,不由得羡慕好友,有这么一位有礼貌,高雅的婆婆,更羡慕她们婆媳之间的互动。
用餐完毕 女子客气地对朋友说: 「真是谢谢妳,招待我这么一顿好菜」。婆婆听了也对媳妇说: 「我也要谢谢妳做饭给我吃」。然而,婆婆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人听得一头雾水。婆婆说: 「我又不认识妳,妳还对我这么好,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妳」。
事后,女子忍不住问朋友,为什么她的婆婆说出这样奇怪的话。朋友这才说: 「其实……我婆婆得了老人痴呆症已经好多年都不认识我了」。女子听了不免一愣,但也只能安慰她说: 「不过妳们之间的关係依然很好这样就够了啊」。「其实婆婆生病前,我们的关系剑拔弩张,无论我做什么,她都嫌东嫌西,处处看我不顺眼,直到她生病以后忘了我是谁,我们的关系才逐渐改善……」。朋友叹了口气继续说: 「这其中的差异在于:她生病前把我当「家人」,她生病后 把我当「陌生人」啊」
这则让人感叹的故事,反映出许多人待人接物时的通病 ------对于「外人」总是谦恭有礼,甚至百般忍让,但对于「家人」的态度却完全相反。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总觉得家人是「自己人」,而我们在「自己人」面前,总会不知不觉展现苛刻的一面。
我有一个朋友跟老公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想要离婚,导火线竟然只是,她先生总是忘记关阳台的灯。「这么一点儿小事,有这么严重吗?妳帮他关掉不就成了」我说… 但她斩钉截铁地说: 「不行!他一定要养成关灯的习惯,否则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电费」「不然妳在阳台装个自动感应器,这么一来,有人到阳台灯会自动开,人走了灯会自动关,不是很方便吗」我继续替她出主意,但朋友又让我碰了一鼻子灰: 「不行 这样岂不是太便宜他了」这样的心态,真让人哭笑不得。这么容易解决的事情,她不但不愿意解决,还认为不能「让步」, 否则就「输了」。但夫妻相处又不是在比赛,谁进谁退,谁输谁赢,又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其实也是需要培养的。何不从现在开始,对家人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赞美,少一点吹毛求疵,多一点包容…… 你会发现生活中的许多婆媳问题,夫妻问题,亲子问题,竟也在瞬间消失了呢!
~心灵小语~
对待「外人」时,我们总是谦和 有礼 包容……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相同的态度,对待身边最亲近的「家人」呢?换个方式,我们会更容易得到家人的亲近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