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4)
|
明眼看名商
黄玮玲出身巨富世家,监管股票市值超过11亿元的酒店集团。她非常喜爱富有挑战的工作。
她开创事业已有四分之一世纪之久,为何一直独爱酒店业?
她又是如何把大华银行集团的酒店、餐饮和Spa消闲业三合一,另辟新天地呢?
身为大华银行集团主席黄祖耀长女的黄玮玲,凭借对工作的热忱与创意,在酒店业走过25年岁月。
但她的事业发展并非单轨进行,她把拼搏的焦点扩大到餐饮业和休闲保健业,打造出多轨并行的事业版图,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黄玮玲上世纪70年代自南大毕业,后来从伦敦深造回国后曾为新组织的家庭和刚出世的女儿忙碌了一阵子。她出身巨富世家,大可在家相夫教子,当个富家太太。不过很显然,她并不甘于过着平凡的生活。
黄玮玲加入文雅酒店(宾乐雅酒店 PARKROYAL Hotels的前身)。为了兼顾家庭,同时为了自我调整和适应工作,她不领薪水和交通津贴,在酒店兼职一年。第二年,她决定全力以赴。
她认为,全职工作对公司和个人都较公平,对公司也能作出较大的贡献。
|
记得1997年她在受访时曾说:“走出厨房踏进职场,从争取家人的谅解到最后他们支持我的工作,这个过程是我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虽然我的出身对我的事业会有所帮忙,可是这有时也是一种‘无形的阻力’。因为我的父亲对子女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求我有所表现,这样对外界才能有个清楚的交代。”
黄祖耀育有三子两女。他认为一个家庭所有成员全集中在一家公司工作,并不是健康的事。他一向鼓励儿女朝不同方向发展,可在大华银行集团的不同领域施展拳脚。
除了大儿子黄一宗在银行业发展外,次子黄一超主管证券业,三子黄一林掌管上市公司虎豹国际,另一个女儿也在家族公司任职。至于黄玮玲,她为何选择酒店业呢?
黄玮玲说,她不喜欢像金融业那类朝九晚五的工作,她希望从事富有挑战、竞争,以及步伐紧凑、能和许多人接触的行业。她透露当初在酒店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广告和市场促销,这个部门是整个酒店的核心,需要花费较大的心思和努力。
她说:“我喜欢从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竞争中争取好成绩,以从中获得肯定和成就感。已婚女性有了责任更重的工作,才不会和时代脱节,不会与社会产生隔阂。”
新加坡酒店业的服务员工多数以女性为主,酒店业也出现了出色的女领导,诸如蔡琼莹(莱佛士酒店前总经理)和林美均(贵都酒店总经理),不过有机会当上总经理级的女强人毕竟不多。1991年,黄玮玲升任为助理总经理,两年后出任总经理,然后进入董事会。她是如何排除众人的偏见,在男人世界中顶起半边天呢?她的回答很简单:靠着无比的信心和加倍的努力。
黄玮玲认为女性天生有敏感嗅觉,尤其适合管理酒店。她总觉得自己有一种特别的“直觉”,能凭直觉了解问题所在,因此解决问题时往往事半功倍。
酒店业是个劳工密集的服务业,人事管理尤其重要,而黄玮玲又是如何带领集团的员工往前冲呢?
她说:“有人或许以为我是‘大小姐’,从事服务业可能并不太适合,其实这些担忧是多余的。小时候家人就不断向我们灌输生活勤俭、为人真诚的重要性,家教对我在做人处世方面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很了解下属,容易同他们沟通,上下交流没有障碍。”
带领老板 关怀社会
事业有成、喜获孙子后,黄玮玲近年来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领导推广关爱计划(Project We Care)便是一例。
这项计划由本地私人企业与人民协会联手合作,由黄玮玲率领总裁委员会,希望鼓励更多私人企业的总裁和老板挺身带领他们的员工,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出一分力。
在这方面,人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为私人企业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他们更容易了解能为不幸者提供哪些帮助。
黄玮玲表示,过去只是出钱做善事,现在不但出钱,也出力。她说,社会虽然进步了,但仍有不幸的一群,他们不缺乏基本的生活物质,却最缺乏社会对他们的关怀,而这些是难以用金钱来补足的。推动关爱计划,能让我们通过行动表达对他们的关怀。
黄玮玲已有两个小外孙,她每周最期待的是星期天,因为星期天是黄家四代欢聚一堂的日子。
她说:“我们的家庭凝聚力很强,无需等到特别的日子,我们每周都会见面,我偶尔也会为家人泡一壶自己爱喝又对身体有益的中国茶。”
事业、家庭及公益三头忙的黄玮玲平常早睡早起,每周也抽空举重来锻炼身体。
她表示,举重能使肌肉更结实,可预防骨质脆化,这样人到五六十岁时,身上的肌肉不致于变得松弛。周末她喜欢练舞唱歌,也开始在老师指导下弹电子琴。
她说:“近几年才培养的嗜好是为晚年做好准备,若有一天当我的脚不灵活时,我可以用手慢慢弹钢琴,万一我的手脚全动不了,我还可以唱歌自娱,当然我还有一批同窗好友,大家一起牵手慢慢变老。”
酒店业龙头老大
除了经营餐饮业和休闲保健业,黄玮玲也是泛太平洋酒店集团(Pan Pacific Hotels Group)资产管理部门的行政董事。
以业主的身份监管集团酒店业务,她虽然不再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不过仍会以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提供意见和看法。
她说,集团是以酒店业为主轴,餐饮业和休闲保健业为副,三个业务相辅相成,各有挑战,各有不同的问题,也各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今日,经过25年的稳健发展和不断扩展的泛太平洋酒店集团,堪称为新加坡酒店业的龙头老大,股票总市值超过11亿元。2010财年集团营收达3亿2424万元,净利报5520万元。
截至去年底,集团旗下的泛太平洋酒店及宾乐雅酒店在12个国家/地区拥有13家酒店及服务公寓,客房数目约4200间,管理的酒店另有15家,客房计4430间。单是在新加坡,太平洋酒店集团拥有的酒店和服务公寓共六间,客房最多(534间)的是吉真那路的宾乐雅酒店,目前的估值达2亿1000万元;至于位于大坡芳林公园附近的新酒店预计今年开业,到时集团的酒店客房将增添363间。
打响豆花饭庄品牌
在酒店的发展日趋稳健后,黄玮玲15年前开始把部分焦点转移到与时尚生活有关的业务。1996年她开设了四川豆花饭庄。
16年前,她的父亲黄祖耀到北京公干时,曾在四川豆花饭庄用餐,他灵敏的商业头脑立刻察觉到川菜在新加坡发展的潜能,并把这个品牌引进来,交给黄玮玲管理。
四川豆花饭庄的第一家老店开设在诺维娜广场,过后搬迁到美芝路的宾乐雅酒店。在酒店外开设的第一家分店则是在大华银行第一大厦,至今已有10年;而吉隆坡和东京分店也陆续开张。
四川豆花饭庄的经营方式有别于酒店里的餐馆。黄玮玲指出,四川豆花饭庄是个独立品牌,管理作风和理念较像私人企业,因为不能单单依赖酒店顾客的支持,而必须更努力更有创意地进行促销,才能和其他餐馆竞争。对她来说,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另辟天府茶艺馆
黄玮玲的餐饮业还有两个品牌,一个是天府茶艺馆,另一个是Club 5。
几年前,美芝路的四川豆花饭庄大翻新后,饭庄的入口处另辟为天府茶艺馆,除了地道的四川菜,客人也可到茶艺馆品茗,用点小吃和甜品。
黄玮玲表示,食物与茶是分不开的,有好菜就要有好茶,因此天府茶艺馆就和四川豆花设在一处。她认为好东西是要推介的,有如新加坡人爱喝咖啡,只要积极推介、推动喝茶的风气,有朝一日人们也会像喝好咖啡那样地爱上喝茶。她也兴奋地透露:“我们在物色茶山,计划自己种茶、采茶,确保客人喝的是好茶。”
Club 5是社交舞界摇篮
至于营业25年、历经风雨后仍屹立的Club 5则是黄玮玲入主酒店业的第一个品牌。她说:“1986年经济低迷,大家都愁眉不展。我当时刚加入酒店业,觉得应该开一家酒廊让人们在下班后能够忘忧解愁,一边听怀旧歌曲,一边跳舞。由于下班时间是5点以后,我们便把酒廊取名为Club 5。”
Club 5一开张便吸引了许多“舞林”高手,舞池虽小,但音乐齐全、环境温馨。黄玮玲笑称,本地很多舞蹈学校的老师都曾是酒廊常客,因此,Club 5可以说是新加坡社交舞蹈界的摇篮。除了专业舞者,酒廊也吸引了一大群对舞蹈有浓厚兴趣的顾客结伴前来,整晚泡在舞池中。
引进Spa第一人
由于当时水疗中心的概念还相当新,监管当局把水疗中心和一般的按摩院列为同类,黄玮玲常笑称她还是按摩院执照的持有人。开设四川豆花饭庄的第二年,St. Gregory Spa(圣葛俪理疗)水疗中心也开始营业。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高级酒店刚出现健身中心的设备。90年代把Spa引进新加坡,黄玮玲是第一人。她指出,餐馆和Spa是酒店较小的业务,虽然赚不了大钱,不过却是高级酒店不可或缺的配套,可为酒店的服务增值。
由于当时水疗中心的概念还相当新,监管当局把水疗中心和一般的按摩院列为同一类,黄玮玲经常笑称她还是按摩院执照的持有人。
其实黄玮玲大可让酒店的其他主管代为申请按摩院执照,不过她认为如以她的身份和地位亲自坐镇,更可了解申请过程,也可确保水疗中心的业务能更顺利展开。
她说:“当时Spa是个崭新的生意,起步相当艰难,要推广必须费时费力,对于不甚熟悉的事务,我们在错误中学习。水疗中心在筹备与初期营运时,难免遇上行政和人事问题,我经常得亲自和人力局及警察部门沟通。”
Spa的概念当然和一般的按摩院不同。基本上,Spa是一种高级的休闲保健中心,让客人在没有压力、心情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完整的护理。集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及印度的传统疗法,结合欧亚先进科技的St.Gregory Spa,已先后在新加坡(四间)、马来西亚吉隆坡及槟城、越南胡志明市、中国苏州和厦门、日本东京开设分店。
黄玮玲表示,现代女性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强,不管是家庭主妇或职业妇女,对美和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买化妆品,她们也爱到环境幽雅的Spa享受美容按摩,消除疲劳,保持活力。而我们的专业按摩师都经过严格训练,他们以能在St.Gregory Spa工作为荣,我们的品牌和信誉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