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布市走亲戚,看到桌子上有本小书,封面上是原中国女篮队长邱晨的照片,以为是邱晨出书了,打开一看,是其母李宗耀写的回忆录《我的篮球梦》(2006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记得1999年到阿市开会,借住在邱晨家里,曾遇到邱妈妈,那时她刚六十出头,印象中是个开朗健谈的阿姨。她一生与篮球结缘,入过国家集训队,以后长期从事教练工作,现在写出了近十万字的回忆录,真不简单!她在序言中称自己“连文学爱好者都不够资格”,只求“真实”,其实她的文字很丰满入情,相当有文采,而且这样的家庭故事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尽管邱妈妈不到十六岁即参加解放军,爱国且爱党,球艺精湛,虽然已被选入国家女篮集训队,但终不能政审过关,继续发展,最后只得黯然离去,到省里当教练。但她是个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人,这个与真正的”国手“失之交臂的巨大遗憾三十年后终于让她和丈夫精心培养的女儿邱晨的成就弥补了!
1988年,在堪培拉初识邱晨,她是个纯真、正直、热情、开朗的女孩子,让人喜欢。年龄不大已经很成名,巾帼国手,还是队长,已官拜副团级,又曾是军中最年轻的“十三大”代表。她能抛弃这些,出来从头开始打拼,也很让人佩服。
那时为了帮助她,我们一帮“粉丝”朋友经常带她去找工,她说会打毛衣,我们开车跑了好远,还真找了个打毛衣的活儿,结果没黑没白地打了快一个礼拜,自己打、朋友也帮着打,最后雇主说质量不过关,辛劳竟打了水漂。以后就再也不敢去找这个活儿了。她也曾到学校的食堂打工,一米八二的大个儿,漫步于餐桌间收拾碗筷,神态自如,一个西人朋友曾跟我说:这姑娘真漂亮、引人。我也曾思索她为什么能这样放得下身段来吃苦。看邱母的回忆,知道邱晨自小也历经过磨难,父母不在身旁,还在乡下生活了好几年。刚出来时仅有小学的基础和初级的英语,她后来竟在澳州大学里拿下了本科和硕士学位,确实不容易!邱晨也是幸运的,出来后不久,会英语的男朋友就过来和她一起打拼,父母和弟弟以后又来团聚,现在宝贝女儿都上大学了。
说来,邱晨如果当年不出国,或者早些回去,应该能比现在“混得更好”,以她的基础,仕途和商途都应该是较畅通的。中国的发展曲折难料,人的本性难移也好移。很难想象她如果沿着“十三大”的路走下去会是个什么样,但人还是能保持住真性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