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院(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继续写我的美院故事,尽管就已经写的部分,“各路人马”有不同的看法,行外的人喜欢读,来了解他们不知晓的美院;比较近的朋友怀疑这样写,是不是曝光了自己;当年的同学,会计较我写得是不是准确,会不会无意中影响了现实中的个人声望。毕竟,写文章永远是从个人的立场和观感出发的,而个人也永远是现实的一个角落而已,要曝光也不可能彻底,要准确也不可能尽然。只管自己写下去,一份个人的经历而已。

说到我在研究生时期的生活,当时觉得还是很平淡的,骑自行车来去上学,生活在经济生活的低端,但是自以为正在从事着极重要的课题研究。现在退远来看,意义越来越小,尤其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都和现实脱离,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将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对等、平行看待的结果。实际上,正如我上一篇所说的,中西艺术在中文名词上可能有一种感觉,是相互对等和参照发展的,实际上并不是。如果毕加索接受了某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访问,他很客气地说:我真希望自己是中国人,有机会去学习中国绘画。中国画家就欢欣鼓舞,回来不断添油加醋,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连毕加索都恨自己没有学习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

但是,中国人,尤其是文化圈的人,可能接触西方很不够,不知道实际上毕加索可能第二天又接受了一位来自非洲土著的艺术家,更加客气地说:我一直就最喜欢你们的艺术,你们的艺术是世界上真正的原生态艺术!第三天,他还跟一位来自拉美的艺术家讨论艺术,说自己学了很多很多......西方艺术家就是这样谦逊的,从来这样,对所有的艺术家都这样。我们系和工作室每个学期至少有两次访问艺术家的讲座,每一次都把客人捧为上宾,绝对不是来给人排座次的,有一次,来的是来自越南的画家,他说了很多越南的传统,他学习的水墨画技巧,以及当代的很多观念,我都为他喝彩 - 不要以为我会抛出中国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之类的言论来贬低他,因为我要遵守西方艺术家的一般礼仪。在这里“西方”不是一个地理名词,除了中国,都是“西方”,包括了欧洲的传统文化,美国的近代文明,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所有既有的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当然,也应该包括了中国艺术,或整个东方的文明。

所以,中国的文化,思想上往往在一个自己的世界里,希望自己象人口一般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强,才创造出了和“西方”并列和分治的格局。即使留学来和去的文化人,还是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中想问题的,才有了我当时所研究的这样的课题:”综合绘画“,实际上,绘画当然就是综合的,现代的艺术都是综合的,以致于我现在要翻译这个”综合绘画“都觉得不通,索性直说”绘画“就是了。但是,相较当时(或现在)其他的传统科系,这样的提法还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就是假设中国艺术的重要性,把自己的文化基因至少部分地植入到绘画中去,总比继续以苏联的传统去训练造型基本功要对头很多了。可惜的是,在经过了后来的一场风波和冲突以后,我离开了这个专业,我知道有很大的意气的促使,C教授急于要将我赶尽杀绝,至少是间接地,最后让我萌生了去意,离开了中国。后来他或学院的上层又不断地调入其他的根本不了解这个专业意图的人员进入这个专业,我知道即使观念和想法完全跟我们当初的背道而驰,他都不得不采纳,因为理想的学术研究的继续已经没有了稳定的基础,最后这个专业合并进入了新的所谓“现代艺术”的学院,而原来的人马在C教授退休以后也全部调离-这个专业就等于彻底地消亡了。本来希望以这样的专业为发端去改造整个艺术教育的系统,结果还是被吞噬了,你去看看现在的美院扩招,还在那里画石膏像和苏派块面,多少人屯居在美院的周围,在没有任何艺术灵魂和思想地折腾着那样的绘画技术,实在不相信我们的社会还需要大量地招收那样的画匠。

从一个方面上讲,这样的结局,也是一个大形势下的必然性缩影,在我上研究生的时候,这个社会已经开始商业化了,学校开始急切地搞起创收来,可能相比今天,还只是小打小闹,但是当时已经很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教学和研究。我和C教授的很多次冲突,也都是这样的背景下的不同的反应造成的。我写过一篇”鲁西法效应“的文章,记叙了最后的一次冲突,那次是因为我看到他为了”创收“的事,对待系里其他的年轻教师做得太过无情,而在我留校执教以前,也已经有若干次爆发了,每一次我都最后让步了,但下一次的风暴会来得更加地强烈。我有时候很犹豫要不要再去提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有人说:忘掉不愉快的事吧!可能是对的。因为退一步看看当时的大背景,甚至今天的中国,都可以觉察学术研究的浮躁和功利,我的一个同事,在研究的部门,说:中国设立的那样多的支持回国研究的基金,什么什么学者的项目,都吃得肚满肠肥的,却一个也拿不出他们在美国时候的成绩了。

注:这里的“西方”的艺术,已经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整体,我们还在叫“西方”,并不是真的可以把地理上或政治上的“西方国家”从中间分割出来;而无论是拉美的里维拉,或者非洲的艺术精品,还有日本的加山又造,都在这个“西方”的艺术市场上。
chinomango 发表评论于
是否艺术家都有毛病才正常?一方面出类拔萃,悠的方面自然要差些,不然天之骄子,天嫉其才其颜,提早收回?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Fieps的评论:
谢谢!的确,太四平八稳就没法写文章了,变成人民日报社论了。谢谢你一直支持我。
Fieps 发表评论于
刺激就达到效果了,能让人一直跟读就是成就,恭喜了。艺术家感性的东西多,而感性的东西因人而异,很难分享给大家,更难说清楚,其实也无需说清楚,一切尽在不言中吧。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你的看法中肯,成熟,是有过实际经历的心得,从你的文章中也学到了一些东西。感谢。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Fieps的评论:
哈哈,看来我的文章真的很刺激,谁让我是艺术家呢,当然站在艺术家的立场说事情的。
Fieps 发表评论于
回复汉至,我觉得,个人的学识深浅不同,理解程度更是参差不齐,对事物的看法也可以不同,而且,每个人因为站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也毕竟是某个侧面而已,不是全面,这很正常。但是,如果把个人的看法提到唯我独尊的高度,以点概面地对整体事物下结论,就不已经不是在求知,澄清和讨论的层次了。这可能是你迷惑不解,不知如何讨论下去的原因吧?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碧薇的评论:
同意,但是我说的是另外的问题,不要又集中在了对人上就好。
碧薇 发表评论于
在中国玩现代绘画能卓然成一家,都是东西贯通的,像赵无极,林风眠。而且这种贯通不仅仅是技巧上的。这就是文化的绵绵生力。
至于挟洋自重,井底之蛙而已。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达哥的评论:
我觉得她对文化的理解没有根基,她可能有一定的阅读,但是不知道绘画在文明中的意义,我的确说得强调了一些,就是针对她的无视的。可以说,近代中国的美育运动是失败的,没有能够以美育来代替儒教或其他的历史传统的影响力,导致了当代文化的庸俗倾向。
达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汉至的评论:
哈哈,在我看来两位实际上是有很多认同点的,只不过玩了一次历史和现实(近,现代)的穿越,只因立足点不同。我的理解是汉至认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已经可怜地只剩下绘画艺术还具有现实的国际性意义(并没有否认中华文明在历史上的意义);碧薇强调的是中国的文化在历史上的意义,而绘画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主角(实际上也承认绘画艺术在当代文化的巨大意义,“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主流,占据话语权,不过是近100年的事”)。
我的看法是如果研究历史只是仅仅停留在研究过去和历史意义上,就不会有现实意义,文艺复兴也好,现代西方文化艺术(文明)的迅速发展也好,都是因为在历史中找到了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才有的。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碧薇的评论:
算了,你的观念是那样的,总能找到片言只语,除了查字典,眼光很重要,你的小图说明了这点。
碧薇 发表评论于
"我还是认定文明中坚,尤其对中国人而言,就是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
韩老师不愧是艺术家,站在云端看文明啊。
牛津词典有对civilization 的解释:http://oald8.oxfordlearnersdictionaries.com/dictionary/civilization

传统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文明这个说法,用的是文这个概念。文明这个词是19世纪末从日本进口的。文和野相对。
至于艺术,特别是书画,是否中国文明中坚,看看中国文人重视的三不朽就知道了:立德,立功,立言。
立言就是写文章,包括写诗哈。写文章多重要,曹丕《典论·论文》説“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刘勰《文心雕龙》説:“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玄吧?可中国人就是这么对待文学的。当然文学这个体系里有高低之分。诗歌最高,小说是小道,最低。
书画其实还远没有写诗来得重要。要不中国文人画总喜欢题两句诗,卖弄自己是"civilized" 的呢 :)

“因为中国对于世界的科技贡献是少之又少,”
这个~~~有Joseph Leedham 李约瑟的巨著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中国科技史》,恐怕就是西方大学里的教授们也会对你的看法不敢苟同吧:)

打字太累了。不写了。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碧薇的评论:哈哈,我还是认定文明中坚,尤其对中国人而言,就是艺术,尤其是书画艺术,因为中国对于世界的科技贡献是少之又少,不要说做假货、卖毒食有什么文明可言:)
我们说话不需要高调,也不必要虚无,中国的绘画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在国际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可以算得文明的成就了,除了这些,真的鲜有其他的了。
至于画作,这里不是专业的地方,我一直就贴一些习作而已,没有必要在大众面前搞无谓的争论,锅子就这点大,炒个骆驼可能吗?
碧薇 发表评论于
哈哈,书画坛是我最爱逛的坛子,如果对绘画艺术不屑~~~
不过,把绘画拔高到文明的地位~~~
绘画----艺术----文化----文明,一个圈比一个圈大。
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主流,占据话语权,不过是近100年的事。

“艺术界的包容性先行在西方政治的前面。”
包容性是值得称道的。不过政治经济地位决定艺术的话语权。中国在东亚做老大的时候有Sinocentrism, 欧洲在世界做大后有Eurocentrism.

不说了,韩老师貌似最近火气比较大 :)
还是多上点画作吧。面对好作品,这些争论都是nonsense.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Fieps的评论:
可以说绘画界接触到西方的精神世界比较多些,看你上面那位,对绘画的意义显然很不屑,非要用“小小小”来说她,好像我提到了文明就错了一样。其实我回应她的贴连“文明”两个字都没有提,为什么这样奇怪呢?她所说的文明的冲突,恰恰是因为”西方世界“的文明太过国际化,才有这样的理论来突出一种潜在的东西,来引起关注,而实际上正因为她所说的绘画的”小“的地位,还远远没有卷入那样的冲突,更无须用暴力政治来解决。我们有的学生就搞伊斯兰文化的图案和语言符号,都得到教授们的支持,还得奖--艺术界的包容性先行在西方政治的前面。
碧薇 发表评论于
文明这个词太大了哈。西方现代艺术吧。
绘画艺术只是文明的小小小部分。

再说,美国人还念念不忘 clash of civilizations 呢:)
Fieps 发表评论于
对”综合绘画“的兴起和消亡有些感慨,艺术学院里一些课题,一些曾几何时的繁荣景象,就是这样很有历史局限性,此一时彼一时。所谓人一走,茶就凉?
其实,比较其它专业,艺术院校还算是接触"西方"机会比较多的地方。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xwenxuecityy的评论:
那就不去说他了,时代不一样,那个时候是有特殊的历史原因的。
xwenxuecityy 发表评论于
注意到,你读研时,那在位的院长好象只有中专文凭。一个艺术院校,由中专生领军,能给学生带来几多造化?
达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汉至的评论:
嗯,个性不同,具体事情也不一样。我那导师是我研究生的师兄,年纪轻轻就成了名校校长级人物,当时发生几件影响比较大的事,他压力很大,动不动就当众朝我发无名火。我是他研究生里的大哥,我当时还抱着“舍我其谁”,让他发泄吧。只是没想到对我自己造成这么大的心理阴影。不谈我的这些了,还是继续跟读你的大作。:)))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达哥的评论:
虽然我深受其害,但是还是比较相信命运,没有变成恶梦过。加上我的性格,从来不会太憋屈自己,有话就讲出来,一次又一次爆发,比突然的崩溃要好很多。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达哥的评论:
是的,我们说“西方艺术”的时候,其实指的就是国际艺术,我们不可能把真正的“西方”从中间区分出来。如果看得整体,它也包含了中国现代艺术。
达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汉至的评论:
呵呵,还是你厉害,解脱的早。我在现实中也是觉得早就释怀,可实际上在我潜意识里存在了近十年,所以老在梦中出现“心魔”,也所以我称之为“心魔”。
达哥 发表评论于
回复汉至的评论:
这一段我在阅读时也有疑惑,经你这么一解释,意思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一切之外的艺术”,包括中国现代的艺术。不知是否理解正确。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碧薇的评论:
对,其实“西方”的艺术,已经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整体,我们还在叫“西方”,并不是真的只有西方国家在其中;拉美的里维拉,或者非洲的艺术精品,或者日本的加山又造,都在“西方”的艺术市场上。
碧薇 发表评论于
"在这里“西方”不是一个地理名词,除了中国,都是“西方”,包括了欧洲的传统文化,美国的近代文明,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所有既有的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当然,也应该包括了中国艺术,或整个东方的文明。"

啊???~~~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达哥的评论:
原来也有同病人啊!我的“心魔”在我痛苦的现实环境中已经被驱散了,会回头比较客观地看当时的事,发现社会的背景,人性的必然,也是真实的人生体验,或者锻炼了。
达哥 发表评论于
我曾经也有过你类似的经历,就是和导师间的冲突(实际上基本是他对我的打击),这就慢慢成了我的“心魔”,近十年时间,每当生活和工作中有压力时,我晚上一定梦到来自以前导师的压力。现在一切平静。
幸运的是,来到美国生活和你事业上的成功以及时光的流逝,可以自然而然地帮你释怀,也许你也差不多可以忘怀一切不快,去除“心魔”了。那时,你的心境又到一个新的境界,或许对你的写作甚至绘画创作都有好处。
可惜我不会写更不会画。:)))
汉至 发表评论于
回复mizi的评论:
你说得对,写得不好,一点感想而已。很多的事情,既然到了今天,都算是必然的了。
笔头不一定更勤,平时因为时间太零碎而写文章多些,现在有大块的可以做事情的时间,就要看怎么用了。
mizi 发表评论于
写得有点零星。琐碎,看得出你好像就是随性而写,但是倒也反而更真实。

“现在退远来看,意义越来越小”-- 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有没有想过对那位C教授,你也可以“退远”一点看,也许你的感觉会有些不同:)实际上,很多年后回头看时,会发现一些当年在我们人生路上的“负”的人或事,也许某种意义上是成全我们今天人生的契机。我不信神,但是我感恩自己生命中经历过的所有的事,遇到过的所有的人。

卸了“官”职,学校也放假了,是不是笔头也该勤快些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