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实质上是欧元的危机

  亦文


欧在危机出现后,不论欧洲货币联盟,还是世界货币组织,甚至华尔街的一些金融机构都把向那些面临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的国家注入资金当作核心手段。现在的情形表明,前段的救助手段并没有取得成效。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通过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资金,使危机逐步得到化解的情形并没有在欧洲出现。希腊,西班牙的银行已多次发生挤兑。政府几乎失去控制政治和经济的功能,左翼社会主义势力借机抬头,强烈反对先前达成的种种借债协议,两国随时都有可能退出欧元区。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等国家,也危机四伏,整个欧元系统惶惶不可终日。可见,欧债危机不是一次偶发的事件,它蕴藏着某些不可逆转原因。

欧债危机是欧元体系内在冲突的必然产物

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但是,这种以美元与黄金挂钩的货币体系,逐步产生了难以克服的问题。随着战后欧洲各国经济的复苏,这些国家在与美国和其他以美元计价的国家的经济交往中所获得的盈余越来越大。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美国发生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时,促使这些欧洲国家将所美元获盈余去兑换黄金,最终导致美国的黄金储备无法应兑。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的金本位制。这一决定造成了那些拥有巨额美元盈余的欧洲国家,损失惨重。

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有着比美国更深的文化底蕴。即使1914年美国经济就已经超越英国,成了世界第一,二战后又成了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第一强权,但欧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曾经有过辉煌的法国,德国,英国,甚至希腊等许多国家的民众,从心里还是瞧不起,甚至有些鄙视美国这个后起的暴发大户的。直到今天,希腊人还很自豪地讥笑美国人,当年我们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已经高谈阔论哲学的深奥问题了,你们还像猴子一样,在树上荡秋千。

美国单方面摆脱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和欧洲传统上所形成的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刺激了欧洲各国结盟合作,组建自己的货币体系,摆脱美元支配的紧迫感。

欧元发行之初,受到欧盟所在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它解决了过去欧盟区经济交往需要相互换汇的麻烦。欧元经济体系,整合了零散的力量,以一个整体与美元抗衡,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在市场上成为美元的竞争对手。一度提高了欧元区一些小国或经济发展势态不好的国家的信用声誉,方便了这些国家在市场上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这也导致了市场对这些国家偿还能力的忽略,让它们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超出自己偿还能力的借贷。

欧元的出现,也给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商品计价和外贸结汇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早些年,伊朗,委内瑞拉和侯赛因时期的伊拉克等国家都曾提出过它们的石油出口要以欧元计价和结算。与美元有着割不断理还乱关系的中国的也明确表示外汇存底要包括欧元。几年前,由于中国手里的美元储备过高,贬值幅度过大,曾增加了欧元的比重,。资料表明,中国目前持有欧债约为8000亿欧元左右。欧元成了世界上许多国家外汇储备的一种,让欧元区也尝到了开动印钞机制造财富的甜头。

就在欧元受到许多国家的种种追捧和喝彩,欧元区沉浸在无比的喜悦之中,迎来它发行10周年之际,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揭开了欧元货币系统总体危机的序幕。

2009年10月新组成的以帕潘德里欧为总理的希腊政府突然宣布,上届政府留下的2009年财政赤字达12%,政府的主权债务达国民总产值的112%,远远超过欧洲货币联盟所规定的赤字限度3%和60%的债务总额限度。随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标准普尔和穆迪相继续把希腊主权信用评为垃圾的级别,导致希腊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据CNN的资料表明,2011年,希腊的主权债务超过国民总产值的160%。有的财金机构甚至估算希腊的实际债务在5700亿欧元左右。

几乎与此同时,爱尔兰也出现债务危机。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和金融风暴的冲击下,爱尔兰5大银行都濒临破产。政府不得不耗资500亿欧元,来挽救这些银行。从而导致2010度的财政赤字占国民总产值的32%,公共债务将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00%。欧盟不得不紧急借贷850亿欧元,帮助爱尔兰政府渡过难关。

除此之外、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也先后暴露出债务违约的可能。据欧洲统计局去年第三季度公布的数据,欧元区政府主权债务共约8.2兆欧元,合10.7兆美元。其中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债务达1.9万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0%,超过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三国债务的总和。占欧元区债务总额的25%左右。就连在欧洲债务危机中到处救火的德国和法国,其主权债务,也远远超出欧洲货币联盟规定的警戒线。

欧债危机,实质上是欧元的体制所产生的,是一种体制性的危机。当年,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更多的是当时政治家们对欧洲经济和政治整合的渴望和主观考量。事实上,这个同盟并不具备发行统一货币的条件,或者说,这个拼凑起来的经济体,缺乏支撑欧元健康运作的先天条件。它内在的难以克服的矛盾,注定了这场危机的不可避免。

(1)货币的统一发行与欧洲各国分散的财政支出的冲突。欧洲货币联盟曾规定:加入欧元同盟的国家,前一年的通货膨胀率不能高于欧盟内物价最稳定的3个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的1.5%;长期利率不高于欧盟内物价最稳定3个国家的平均利率水平的2%;公共财政预算赤字每年不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公共负债不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0%。事实上,从一开始,这一规定就难以真正落实。欧洲货币联盟,并没有统一的主权,它无法从内部确认申请国所提供的资讯的准确性。现在所公布的资料表明,当年希腊加入时,提供的公共预算资料,就是通过高盛公司包装作假的产物,它的公共预算赤字远远高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各国分散的财政支出权力的存在,许多成员国,从来都没有把公共债务控制在欧洲货币联盟的规定之内。这个体系中的龙头老大,德国和法国也没能执行这一规定。货币统一之后,虽然货币的发行权集中到了货币联盟,各国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发行相应数量的货币,但这并不影响其下的各个主权国根据需要在市场上融资或借贷,不到其成员出现主权债务危机,无钱偿还债务,欧洲货币联盟很难对这些有问题的成员国的财政支出进行任何干预。即使现在德法两国主张修改欧盟条例,对各国的财政支出采取更严厉的监管和干预,但能否行得通还是未知数。即使条约获得通过,其内部拥有主权的成员依然可以找到各种办法,各行其是。除了把这些国家推出欧元区,让欧元一步步缩小或解散,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可行的办法。

(2)成员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与统一货币系统的冲突。欧元体系,实际上为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水平不足以支撑高福利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吃大锅饭的平台。欧洲货币联盟在推行统一货币之前,意识到了大致统一的财政支出与国民收入水平的比率是发行统一货币的重要条件,却忽略了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文化传统差异的存在,不可能成就大致统一的财政支出。南欧诸国的经济相对落后,几乎没有在现代社会中有竞争力的产业,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历史上所形成的传统产业,曾享有盛名,如服装,首饰和制鞋等。但现在除了几家靠品牌为生的企业还在风雨中艰难挣扎,其余早就被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扫荡殆尽。而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的情况甚至比意大利还差。况且,这些国家社会主义色彩比较浓厚,国有经济的比重比较大,社会福利过高,民众已惯于吃大锅饭,懒懒散散地过日子。这已成了这些国家民众的一种生活文化或者说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与希腊人谈生意,不迟到两三个钟头,那叫没有进入希腊的文化,可能会受到讥讽。名目繁多的各类假期,没完没了的派对,民众努力工作的意愿日趋低下。许多国家,甚至还对夏天出国度假的儿童和妇女提供补助。任何国有经济私有化,提高企业和个人竞争能力,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都会遭到民众激烈反对。私有中小企业在这些国家很难生存,公司一注册,就面临名目繁多的税收,员工和社会的福利保险支出。从而导致了这些国家的中小企业日趋没落。既没有有竞争能力的现代工业,又没有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南欧许多国家的失业率常年超过10%的困境,也就必然发生,难以改变。这些国家要维护国民的传统消费水平和社会福利,不可能保持与欧盟其他国家在物价,财政支出和国民收入水平保持大致统一的。一旦这些国家入不敷出,借贷超过国家的偿还能力,欧洲货币同盟不得不出面解救。这些救助措施看起来令人眼花缭乱,障人耳目,实际上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发行更多的货币,借更多的钱给这些国家来度过难关。这也意味着,这个货币同盟的成员,甚至世界各国都要为这些问题国家分担债务。从而变相鼓励和纵容了欧元区的国家竞相举债消费,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3)统一货币政策与各国的不同需求的冲突。统一货币要求各国绝对认可和服从统一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主要货币政策,如利率的升降,货币的发行数量都是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决定。但是,在这个统一货币体系下的各国,却是由一个个有着独立的主权国家组成的。它们面临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对货币政策有着不同的要求。这种统一的货币政策很难反映欧元区的每一国家的实际经济和政治情况,甚至与其中的某些国家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例如,希腊和西班牙等国,在国内经济增长停滞,国家偿还债务感受到困难的初期,如果能够根据本国的情况,早于欧洲货币联盟降息,提高货币的供应量,以区域性通货膨胀的方式,由全民承担损失,刺激增长,也许还不至于走到后来,既还不出钱,又无法从市场上顺利融资的死胡同。统一的货币政策面对各个主权国的不同需求,只可能产生两个效果,不是需求得不到满足,经济发展受阻;就是货币政策的不到真正的认可和贯彻。

欧元体系还有救吗?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发生问题,都会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据高盛公司评估,2012年,欧债危机可能使美国的经济增长降第一个百分点。欧洲是中国出口的第二大市场,欧洲经济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增长也将因此放缓。如果任由债务危机发展,对世界经济而言,将出现灾难性的打击。然而,有谁能够解救这场危机呢?

以欧元区成员国来看,个个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就连一心想成为欧盟领袖的法国,其主权信用的等级也被标准普尔踢出了AAA的级别。目前,标普对欧元区维持3A+评级的只剩下德国以及芬兰、卢森堡、荷兰三个经济小国。今年初,国际信誉评估机构惠誉,又调降了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五国的信用等级。法国其所以被下调主权信用等级,不仅在于欧洲债务问题最严重的五个国家的国债,法国银行持有最多,而且在于它的经济日趋低迷。加上历史上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吃大锅饭和高福利政策,政府赤字预算居高不下。截止2011年10月法国预算赤字规模达993.7亿欧元,总债务约为2.26兆,占其GDP的85.4%。法国的信用等级被调降,极有可能导致它今后融资的困难和成本。法国经济的另一致命的弱点是国营经济的比重占GDP总量的55%以上,前苏联和中国曾用阶级斗争的方式都没有解决国有经济缺乏活力和动力的问题,在民主社会,国有企业几乎就是养老院。这次左派社会主义势力在选举中的胜利,注定了法国任何私有化的改革都不可能了。新上任的社会主义政府,与德国对化解欧债的截然不同的看法。德国主张缩小开销,法国则主张增加支出,促进发展。它的主权债务,不但不会减少,而却会越欠越多。如果政府开销增加了,经济却没促进起来,它也难以避免要步入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困境。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也负债累累。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德国公共债务总额约为2.9兆欧元,创历史新高,占其GDP的81。8%。预计今年德国政府的新增债务也将继续增长。时至今日,欧元区的各成员国,包括欧洲中央银行,面对海啸般的债务危机和全局性的经济不景气和一个个不听指挥的成员,靠自己的力量,已经拿不出多少行之有效的解救办法了。

也许有人说,欧元区的主权债务与国民总产值的比率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金融界不担心美国的偿还能力,却对欧洲如此看衰呢?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政府对金融界的贪婪缺乏有效管理所造成的,本质上来说,它不是一场体制层面上的危机,是通过改善管理,健全法规可以解决的。同时,在当今世界,美国的科技创新,驾驭市场和利用市场的能力,规模效益,以及最彻底的资本主义制度,是欧洲,以至全世界都望尘莫及的。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依然是全球经济前景最好的国家。

从经济制度的层面来看,它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完全没有国有或公有经济成分的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政党间的竞争,为优秀人才,优秀团体和团队上岗或轮换提供了保障;纯粹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保证了市场竞争的最大限度的公平和能量的充分发挥,使社会资源始终掌控在最有创新能力,最有经济效率的优秀人才,优秀团体和团队手中。

相对于欧洲诸国那种有着隆重社会主义色彩的资本主义和中国那种有着隆重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美国的充分自由竞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更具有推动创新,抑制内耗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微软,谷歌,英特,脸书等几乎所有引领世界,改变世界的龙头企业和创新人才都只能在美国产生的原因。这种制度也决定了美国与中国不同财富流向,美国的财富不是集中在国家手中,而是分散在各个私有企业或私营集团手中。政府的规模受到体制的制约,不能任意膨胀。

不可否认,自2006年以来的阶段性经济衰退,以及随后而来的金融危机,曾经重挫美国经济,也造成了美国今天的高失业率和高额债务,但这毕竟是阶段性的。这种经济力量的自我调整,重新洗牌和重组,正是它飞向更高的起点。更重要的是,它长久以来在市场竞争中所建立起的美元信誉,即使在今天也没有动摇,这也就保证了美国掌握了调控世界经济的超级能量,它是世界经济体系中实际上的中央银行。即使在今天,美国的股市,美国的债券,美元依然是各国储存,避险和投资的最爱。你可以因政治原因讨厌美国,但你绝不会与美元和与它相关的金融产品有仇,换言之,不会与自己的投资安全和投资回报有仇。

二战后,一个被战争拖累得精疲力竭的美国,曾经帮助欧洲,甚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走出了战争创伤,造就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梦幻般的经济起飞。即使今天的美国还没走出金融危机的重挫,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比二战后的情况还是好得太多。那么,美国能不能解救欧元危机呢?

当前,不是美国要不要施援手的问题,而是这种因体制本身造就的危机有没有可救性。解救欧债危机,不是简单的资金注入,或者说,是短期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种不可化解的内在冲突引起的危机,是一个长期的煎熬过程,是一个没完没了的无底洞,即使美国出头,也也无法填满这个深渊。而要改变这种病态,只有从源头着手,而源头的改变,又恰恰是欧元瓦解的开始。

同时,任何形式的经济同盟,特别是以统一货币货币为纽带的经济同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垄断性的一面,是对自由竞争的一种妨碍和反动。保护这种同盟,是与美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与美国的基本价值观相悖的,也不利于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长远利益。所以,当欧洲的债务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救不了,也不想救。欧巴马政府曾明确表态,欧元区的危机美国无意插手,必须自己寻找解决办法。

欧元区也曾求助于中国。在欧元区债务的大漏洞还没完全暴露出来之时,中国政府也曾答应过希腊等国,要尽力予以帮助,但直到今天,也还没打定主意到底要如何尽力。

不可否认,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总量逐渐登上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外汇存底也跃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经济是一种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内需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现在面对处在调整期的美国市场和不景气的欧洲市场,中国自身也面临,或即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许多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如今几乎都面临着靠国家投资的项目为生。近年来,中国的GDP中,投资比重超过50%,撇开投资部分和通货膨胀等因素,实质经济增长不到1%。以铁道工程的企业为例,近年来,因高铁出现设计问题和铁道部查处了刘志军的贪污案,国家在强大的舆论的压力下,减缓了高铁建设的投入,许多企业都面临断炊的困境。好在过去不少国有企业曾无偿占有大片土地。现在靠出售或变相出售这些土地还能支撑一个时期。此外沿海的许多民营出口产业,也因外需减少,人工和原材料上涨,逐渐失去竞争能力,利润低下,入不敷出。近年来温州地区大量民营企业,放弃制造业,转行从事高风险的高利贷业务,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就要开辟内需,帮助企业转型,社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投入。就目前所披露的整个欧元区的问题,就是把中国的外汇存底全填进去,也无法解决问题。就中国的地位而言,它不会不想帮助欧元挺下去。一方面,可以减少因欧洲市场萎缩,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欧元与与美国抗衡,在经济和政治上对是中国有利的。问题是,现在中国没有,将来也不可能有,把欧债危机一肩扛起,把欧元区这些问题国家养起来的能力。

在今年召开的沃达斯会议上,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透露说:2012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将有2300亿欧元(约合3042亿美元) 的银行债到期。由于欧洲央行采取了救助措施,向市场注入2200亿欧元(约合2910亿美元),化解了第一季度可能出现的危机。然而,据高盛预计,2012年欧元区有1万亿欧元政府债券陆续到期,许多国家债务到期高峰已经临近。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都面临违约的可能。

针对国际社会对今年欧元区将要到期的1万亿政府债券的担心,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奥利•雷恩曾告诉大家不要惊慌: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放贷能力还有2500亿欧元左右,而新成立的ESM(欧洲金融机制)的资金基础有7000亿欧元,到今年7月投入使用后,会产生5000亿欧元的放贷能力。加上欧元区国家向IMF注资的1500亿欧元,可用于欧元区,到时欧元区救助资金的规模将接近1万亿欧元左右。

就算欧元区采取这种拆东墙补西壁的方式度过了2012年,那么,2013年,2014年到期的政府主权债务又如何去处置呢?

欧元区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主权债务,有的已超过其GDP的总额,有的接近其GDP的总额,这些国家在市场上融资,十年期的债券接近利率7%,几乎所有欧元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或接近负数,失业率高达两位数。以这些国家现有的经济增长幅度,支出和消费习惯来看,不仅无法支付到期的债务,甚至还赶不上再度融资所要付出的利息。

当前,欧洲货币联盟千方百计地向有债务危机的国家注资或求助各国,以高利率为回报,向这些国家融资,或许可以减缓和拖延欧元危机的爆发。希腊大选后,如果它留在欧元区,它将继续搅乱欧元体系;如果它退出欧元体系,将引发欧元体系的震荡。然而,希腊的经济总量不大,也许欧元体系还能够承受它所产生的震荡,但是,这绝对是欧元体系走向分崩离析的显示,是一种破坏能量的积累。一旦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法国出现类似于希腊的情况,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听到那一声来自欧元系统的轰然倒地的巨响。这一结果,也许将发生在明年,也许在后年,也许会更久一点,但要摆脱这一天的到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由欧元系统与生俱来的宿命。

当连锁性的违约风暴来临,无论哪个国家,无论以何种方式,无论是通过世界银行体系,还是通过欧洲货币联盟的救助基金所注入的资金,能不能收回,能收回多少,谁也无法预料。或许将上演的一出国际版的黄世仁哀求杨白劳行行好的大戏。然而,这一天,却是欧元区各国经济重塑前的必要荡涤,也将是世界经济真正摆脱欧债危机的威胁,迎来光明之前的不得不经历的涅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