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 中国学生英语学的为什么这样难?
中国学生英语学的为什么这样难?
2012-06-19 09:10:17
英语是中国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可是 目前在全民学英语的氛围之下,不少人花了大功夫还是事倍功半。你只要注意那些刚来国外的那些小留学生们,虽然不少人都拿了四六级证书,但是他们还是开不了口的哑巴,聋子和睁眼瞎。
为什么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的之一就是考试这个指挥棒把学生引入了歧途。
让我们用 2012 年高考全国卷的几道试题来管窥一豹。
找出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字:
Co mpany
A. alo ne B. carro t C. mo ney D. kno ck
Opposi te
A. servi ce B. outsi de C. pi oneer D. poli ce
Soc iety
A. offic ial B. rec ent C. choc olate D. diffic ult
这样的试题,完全是“纸上谈兵”,英语发音是很难通过书面表达反映出来的,或者说,即使一个学生答对了上述试题,他还是无法开口说出正确的英语词汇,更别说完整的句子了。
因为,“对付”这样的试题有一套所谓的策略或“公式”,学生只要“记住”这些“规律”就能应付考试。
比如某培训机构就指导学生:“ 当 c 遇见 i 、 y 、 e 时都发 /s/ ,如 ci 、 cy 、 ce ”。但语言决不是这么死板的,“ society ”里的“ c ”和“ official ”里的“ c ”,发的就是不一样的音。至于“ i ”的长短音区别从实际交际的角度出发,并不重要而且常常是被忽略不计的。
把自己束缚在这样的“规律”里,好比我们教洋人学普通话,一开始就严格强调前鼻音、后鼻音,翘舌和不翘舌的区别,弄得人家战战兢兢不敢开口说话,这样还能学得好外语吗? 即使我们说母语,目前大概90%的中国人说普通话都有口音,上海人“黄”“王”不分,四川人“男”“蓝”不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交流啊!
再看 语法题:
He missed_____gold in the high jump, but will get_____second chance in the long jump.
A. the, the B. 不填, a C. the, a D. a, 不填
We_____to paint the whole house but finished only the front part that day.
A. set about B. set up C. set out D. set down
That evening, _____I will tell you more about later, I ended up working very lat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n
我不否认,这些题目都有一个“最佳答案”,但是表达一个概念并非只有一种方法,况且目前各种语言都越来越口语化,随意化,拘泥于“标准”答案,无疑会将学生引导到僵化机械的死记硬背的错误方式中。
以上的第一和第二题,都至少有两个可以被接受的答案。虽然定冠词的使用大多数时候很严格,但也有模糊的时候,在“ gold ”表示金牌的时候,“ the ”往往也被忽略了,所以“ missed gold ”常见于许多体育比赛的新闻报道中。国内也有英语辅导机构“揭秘”定冠词的使用是“置于乐器名词前”,如: Mary is in the music room, playing the violin. 没错,这里指的是 Mary 正在拉那把琴房里特定的那把小提琴,但我们也可以说, Mary plays violin. 意思是 Mary 能演奏小提琴这个乐器。当“ play violin ”泛指“乐器”的时候,就完全不必使用定冠词。所以,语言是不能用一个公式来套的,语义的不同决定了语法的变化。
第三题是一个缺乏上下文语境的孤立句子,开头的“ that evening ”又故意将学生引导到错误的“时间”这个概念上,从而选择错误答案“ D ”,这是典型的偏题或怪题。我敢保证,让一个母语是英语的人来做上述试题,一定会让他望题兴叹。
语言学习,必须从整体出发,尤其是外语的学习,更不同学习母语,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语言内部细小的“零部件”和这些零部件的功能或作用,只要我们能总体上掌握运用语言这个工具,何必在乎每一个零件是啥工作原理呢?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使用语言交际,而不是培养语言学家。
即便是语言大师,他们都往往会在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上犯错。我曾经在《 是三联书店的错还是钱钟书的误? 》一文中指出钱钟书的三小段英文中竟有 5 个错误!但我绝不敢否认钱钟书的英文呱呱叫。
海外有许多老华侨从没有在学校里学过英语,但能操一口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和洋人交谈,而一个国内学了好几年英文的大学毕业生结结巴巴连一个电话都不会打,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英语教育走入歧途了。
其实,我们也不必把罪责都推给高考这个指挥棒,问题是使用指挥棒的人没有懂得如何使用好指挥棒。高考命题成了这个模样,难道我们不该从命题入手将指挥棒用到正确引导教学上来吗?
在我看来,纠正英语高考命题的误区其实不难,只要取消考察孤立的“语法知识点”,防止以点盖面,将试题重点放在学生对听、说、读、写的实际应用上,中国的英语教学就能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指挥棒还是那个指挥棒,需要改变的是指挥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考试只考听力理解、阅读、写作和情景对话。目前,听力测试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已经日趋完善,阅读,就是让学生阅读大段的原版文献,只考你是否理解文章段落的主要意思,而不拘泥某个字和词的用法,写作,随着今后运用电脑技术让机器评分更客观公正,写作的测试一定能不依赖人工阅卷而在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非外语专业学生,会话可以不考。
只要考试不再把语言割裂成零碎的“知识点”,我们的教学就可以从宏观的大视野上着手让学生多听,多读,多写,多说,语言不就是这样学会的吗?
学习语言没有捷径,唯一的技巧是——多听多说,杂读勤写。
退隐老妖 发表评论于
2012-06-22 05:01:40
回复湘西山民的评论:
这个show你说的好像不对吧?至于吞音,这个恐怕不是在企图流利的指导思想下的结果,大部分还是出于某些特定省份,尤其是传统上学习英式英语的地区,比方说广东。如果你去过英国比较久,应该有体会。很有些英国人,或者英殖民地的母语为英语的人,说话是吞音的。这个充其量是方言问题。
退隐老妖 发表评论于
2012-06-22 04:54:57
我觉得此文有见地,但偏颇。
我个人不是英语专业,但是我说和写的英语,基本上母语是英语的人不会想到我是中国人或者亚洲人,因为我没有亚洲口音和一些亚洲人典型的语法错误。一般人如果听电话的话说我是欧洲人。我成长在中国英语教学力量还比较缺乏的年代,主要是靠自学的,以我个人学习的经历看:
1。语法为什么不重要?大多数中国人讲的英语不入流,问题就在这里,即便是母语是英语的人,讲话有语病听起来就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何况我们!但是中国语法教育的愚蠢,在于把语法分析单列出来,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先有语言后有语法,所以语法是对语言结构的一种概括,而不是对语言运用的指导,因此语法的教学必须放在具体的语言语句中才能实现。我记得中学时候的英语课,我无法听懂,因为那些语法名词我完全不知所云。但是叫我去做语法题,我是全班最好的,基本不会有错误。你能说是题目出的不对吗?不是的,是教学的方法出了问题,或者说,是老师对于语言的理解有问题。有趣的是,凡是这样的老师,他/她本人的英语水平都是不高的;另外,对于具体语言点是需要叫真的,不对就是不对,错误的语言就不要说,即便对方能明白你的意思(对方那是在迁就你)。这个我就不同意现在流行的说法。你如果放纵自己胡说,那你一辈子就都是胡说的水平。而错误的语言经过重复就很难纠正了。
2。背书有错吗?想想过去私塾时代,秀才不都是从背开始的吗?熟读才能下笔,才能开口!本人从来不记词汇,不看语法书,但是凡英语课本必背。这么学习成不了GRE高手,但是实用是很不错的,比方说写个论文谈个判之类,起码不至于丢人。
3。国际音标没有用吗?不要误导好不好!美国人不知道国际音标也能说英语,和中国人学拼音之前就会说中国话,不是一回事吗?但是你外国人怎样准确掌握读音呢?咳,照这篇文章的态度,这也太没追求了,你说外语,如果能说的原汁原味,为什么不呢?
唉!看了这篇文,颇有英语不好的人为自己找借口,把责任都退到教育的感觉。中国的英语教育是有很大问题,但,主要不是这些。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
1。负责设计考核制度的人,不懂英语,或者英语不好;
2。负责教学的人,不懂英语,或者英语不好;
3。目前针对大学中学的考试,对于口语和写作的标准定得太低,分数比重也不够。题目太容易,都集中于阅读。其实阅读根本可以不必考。能说能写,就说明问题了。如果英语考试只考口语和写作两项,没有多少年,中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能和欧洲学生的看齐了,而所花的功夫不会比现在多。
退隐老妖 发表评论于
2012-06-22 04:20:32
回复xyy的评论:
关于这几个语法题,同意你说的。
xyy 发表评论于
2012-06-21 16:32:12
樓主的說法基本正確,語言是學來用的,不是學來考試的。但對三道語法題的看法,不敢苟同。三道題都只能有一個正確答案,並不模棱兩可。能不能達意跟正確不正確是兩回事。不少中國人自己搞不清“的地得”的區別,不能就推論說“的地得”的不正確使用雖非“最佳”,卻也正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這種基本的東西不堅持,至少會造成混亂。
xyy 发表评论于
2012-06-21 16:07:08
不太科學地說,其實英文對中國人而言是最容易學的外語。中國人學英文的成功率大大高於美國人學中文的成功率。
湘西山民 发表评论于
2012-06-21 13:18:56
很好的讨论.借大圣的宝地,谈一谈在美国的华人说英语的常见问题.
(1)语速/吞音: 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认为快就是流利.中文是单音节字.于是常有博士硕士说英文把多音节词压缩成单音节.于是就有了fri ri (fried rice).
(2)语调: 两个名词组成的复合词,或者一些多音节词,常有国人把重音放在第二个词或最后一个音节.如: tax pAYer, Brooks BrOthers, FayetteVIlle.
(3) 连读: CNN 读成 C恩恩, 其实是 C恩嫩. DNA, RNA 也读不好.
(4) 拼音的影响: show 读成"售". 其实更接近"秀".
(5) Macy's 读成 Macy. McDonald's 读成 McDonald. 甚至把 Sears 读成 Sear!
聊聊看 发表评论于
2012-06-21 12:54:52
语言学习因人而异,各人不尽相同,就像有人擅长体育,有人擅长文艺,学习语言的方法也不同。
冻爷 发表评论于
2012-06-21 07:58:21
回楼下潇潇同学:he, she 的混淆,正好说明了语法教学的无用而非有用。he, she 混淆的人,都是清楚这个语法点的,但使用中却无法避免错误,原因正是he she 的用法是通过语法知识学来的,而不是从听力和使用等语言的真正输入机制,来在大脑中建立神经网络类形成语言思维。结果脑子里只有语法知识,再明白语法也无法形成语言能力。
不雨潇潇 发表评论于
2012-06-20 07:08:36
我个人倒是觉得,中国人学习英语时,语法是很重要的一项,因为中文的语言结构和基础(象形文字,表意文字),和英语(拼音文字,表音)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语法基础,单纯的把词汇连接是无法理解的。尤其是中文中没有时态和语态的概念,完全使用助词和副词表时态语态,所以如果不把时态和语态学好,英语的习惯难以养成。正如,即使在国外生活多年还是在口语中经常出现 he, she 混用,难道还不说明问题么?
问题不是在教育的重点在哪,而是教育的方法问题。正是因为将语法割裂了来看,才造成的问题。实际是教育时应该在语境和运用中学习,而不是单纯的背诵。应该让学生多说,多写,多练。而不是多背诵。不应该只注重语法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语法的运用能力。
背诵造成课文中的句子很顺,可是却不会自我表达。所以造成了哑巴英语。而正是语法的运用能力不足造成了中式英语。而因为英语不是母语,所以语法方面一定会与母语存在矛盾,而词汇方面因为是全新的反而更容易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感觉到,中国人说英语词汇是一方面原因,但是真正造成理解上的阻碍正是语法。英语口语不好的多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而不是一个完整句子。而生活中外国人觉得英语好的人,并不是词汇量大的人,而是那些断句清楚,口语中没有语法错误的人。
沉鱼 发表评论于
2012-06-20 00:28:36
回复autumnsun的评论:
我是学法语语言教学的。作者说的完全正确。不过呢,这种方式确实曾经是语言教学的传统方式,只不过现在各国基本都已几经摒弃或者改革了,只有中国,毫无进步。现在的语言教学法,都旨在150小时内让学生掌握日常交流表达。听起来很夸张对吧?150个小时,出门基本的交流没问题。其实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我们读书的时候,正在试验一种新的自然教学法,就是像孩子一样学外语。比较慢一点,但效果很不错,大多数成人可能得先跨过一个心理障碍。当时此法还未推广,只是在我们学生中亲自以身试法,用这种方法跟一个老师学一门完全不会的外语。开头很难,不习惯,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学的东西,虽然都好多年过去了,平时生活也不会用到,但是一碰到讲这种语言的人,会的那些东西就很自然的从脑子冒出来了。也不晓得每个词具体什么意思,就晓得如果想要说什么的话,该怎么说。就跟小孩子一样。
autumnsun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22:32:50
其实英语学习的问题不限于中国,很多亚洲学生有同样的问题。一个是亚洲语言的结构和英语不同,二是在学校的外语教学中都过于着重语法等“零部件”,而把活的语言割裂了开来。记得77年进大学,大部分同学的英语从26个字母学起。系里找了个美国留学回国的老教授给希望提速的同学开小灶。老教授不用教科书,就是拿NY Times上的原版文章给我们读和翻译。我有次向他请教某几句话是什么从句结构,老教授反问我:你要知道它们是什么从句干什么?你只要知道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英语可以这么学!从此reading comprehension飞快进步。当然这样学,听和说还是不行的。至于词汇吗,读原版小说比死背词汇表更有效--从实用而不是考试角度来讲。本人不是英语专业的,一己心得,让专家们见笑了!
zyxlady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9:19:45
偶觉得列出的些个题还是可以的。 中国英语教育问题不在这里。
1) 中国英语教育词汇量不够
2) 教材里面中国人自己写的英语文章太多, 应该完全选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
3) 语境比较差。 这个和第二点有关系。 学英语不光要学习英语的表达,更要学习英语的思维,否则出来的就是中式英语。
不雨潇潇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5:28:06
That evening, _____I will tell you more about later, I ended up working very late.
A. that B. which C. what D. when
题没错么?will 怎么也要用would 吧? 即使选 which.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3:02:17
是的, 过于零碎...完全没有整体...对学生来说,英语就是"题目."在下也是英语专业出身...
那海龟挺冤的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1:45:06
说真的。我觉得钱钟书的英文,我读过他的几封信,和一篇论文,其实挺差的。钱钟书的中文写作有自己的文风。文字个性非常强,可以随意推倒,重建,拉扯,变形,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但如果把这样的写作方式运用到英文里,就是一个灾难。英语是简单清顺里有华美稳健。钱钟书那种掉书袋似的英文写作(而且是蹩脚的掉书袋),只能骗追求词汇量,偏词,怪词,slang的国人,不是好英语.
Quarx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0:29:33
Good point! Can anyone transfer it to china?
鸟鸣莺莺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10:26:37
楼主说得非常有理。在下也是英语专业出身,对文中提到的中国英文考试题目之荒谬,很有同感,但愿有一天中国主管英文教育的官员能醒悟过来,那样的话,中国的莘莘学子就有福了。
mlpts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09:29:26
很有道理。
中国人学的所谓国际音标。
美国人根本不知道。
更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