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灯火阑珊处

把鲜活的日子,装进文字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早晨起来,天空飘着轻雪,就想起了妈妈常说的一句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便暗喜,这是年景好的兆头啊!

昨天有中文课,准备的时候,看快到‘元宵节’了,就决定讲它的内容,其中还加了两首小诗。一是清朝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想这符曾一定是北方人了,要不咋不吃汤圆,吃元宵呢~~~

早晨煮汤圆的时候,又想起了妈妈蒸元宵的情景了。那时,妈妈通常会在前一天,把玉米叶用水泡软,十五的清晨,会把水烧开,再把玉米叶铺到帘子上,然后,将元宵一个个地摆好,盖上锅盖蒸。当时,觉得那些玲珑晶莹的圆丸子,好吃极了。。。

另外一首是元好问的《京都元夕》: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读这首时,我就想:元大人不知是没回首,还是咋的,反正好像没有辛大人那么幸运哈,但他用那么热闹的节日气氛,把自己的那份孤寂,衬托的也很落寞了。。。

其实,我们常常会即使‘不寻’,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也会在,但未必是别人,有时,也许就是另一个的自己。。。
加两张去年拍的、即像大饼,又像灯笼的月亮的片~~~








实际上,以前,十五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所以,有很多的诗词都是与情有关的,因为,在南方元宵节,也是春天开始之日。。。



再加一首《彩云飞》,祝福朋友们:元宵节开心快乐!!!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