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以前总以为梅核气就是神经官能症,常用谷维素和维生素B1等治療。也有用安定之類的鎮靜劑。但中醫對此病是有方有證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有“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之谓。梅核气病名首见于《仁斋直指方》:“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者是也……。”歷代創制了化痰,理氣,益氣利咽等方劑。
如今,發現有許多梅核气症狀者,竟是由胃食管反流引起。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和(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至LES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在胃食管反流的药物治疗上,現在大致有以下這麼几種。
1 H2受体拮抗剂(H2RA) 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2 促胃肠动力药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增加LES压力、改善食管蠕动功能、促进胃排空,从而达到减少胃内容物食管反流及减少其在食管的暴露时间。
3 质子泵抑制剂(PPI) 包括奥美拉唑、潘妥拉唑等。这类药物抑酸作用强,因此对本病的疗效优于H2RA或西沙必利,特别适用于症状重、有严重食管炎的患者。
其中,促胃肠动力学药和理气中药很相似。已经发现大多数理气中药确实具有促胃肠动力的作用。如此看来,中医对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梅核气症状治疗和现代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的促胃动力药治疗还真有点不谋而合。
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人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也是可以鉴借的。此外,即使有些貌似简单的病也需要不断的更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