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一直在对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市场化(national security privatization)问题进行研究,以前人们提到这个问题往往想到的是以"黑水公司"为代表的硬外包,而忽视了以大数据为核心的软外包才是主流。美国国家安全部门的软外包已经是一个总额高达56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2013年的联邦预算中削减了军费但是增加了国家安全部门的费用,这说明美国正在逐渐把把力量投射(power projection)的重心从传统军力(硬投射)转向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网络战力(软投射)。
“棱镜门”主角斯诺登的出现使得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巨大的软外包产业呈现在镁光灯下,许多人开始质疑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是否符合美国利益。但残酷的现实是,在全球去杠杆化,对政府财政预算极其敏感的当下,只有市场化才能为国家安全部门提供弹性十足的雇员队伍,私营机构中灵活机敏的应对机制,强大的技术开发和应用能力,以及包纳万象的技能组合。国家安全部门要摆脱预算和议会政治的掣肘,以充分的弹性应对日新月异的挑战,除市场化外别无他途。比如如果国家安全部门要增加联邦特工的种类和数目,增加硬件软件的研发都必须预先通过国会和参议院复杂的议会政治程序,这将导致国家安全部门不能及时的以适当的人员配置和技术实力应对刻不容缓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挑战,而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则提供了摆脱这种困境的解决方案。所以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不会就此打住,而将继续深入下去。在目前全球化和大数据引发的高速变化的世界里,只有市场化才能给国家安全部门提供快速反应和适应的弹性机制。
而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的绝对主角便是以“棱镜”为代表的大数据。很多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事物观察家甚至认为目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可以和冷战时代的原子弹技术媲美。而在这轮大数据驱动的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的趋势中,值得注意的是联邦政府是如何通过像以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情报先进研究计划局(IARPA)和In-Q-Tel为代表的机构去引导私营部门实现重大技术创新,去培育巩固壮大具全球统治地位的高新产业,这些产业又如何提升美国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革命宏观经济和就业市场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联邦政府数十年坚持“以技术领先为核心”去捍卫国家安全的原则,而这原则的维系靠的是私营的高新产业群,而不是国家机器。现代国家安全的挑战已经复杂到了美国已经无法使用单方面的实力(比如传统军力)来维持全球领先地位,美国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境整合多重技术,因此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一个多样化的充满活力的私营高新产业群,因为目前的这些挑战已经超越了单凭联邦政府一己之力面对的范畴。
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也是联邦政府实现“小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大政府”“小政府“之争也是美国茶党的核心议题。民主的政府不一定是好的政府,也不一定是廉洁的政府,因为如果一个政府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越大,这个政府就越容易造成资源错配,以及寻租的腐败现象。可惜的是,像美国这样的“国家机器市场化”从来没有成为中国的执政思路,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家安全核心主要体现在国家机器对国民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和控制上,缺乏对人民主体意识和利益的体现及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这就造成了历史上中国“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和“越维稳越不稳”的悲剧。而“国家机器市场化”的美国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把维稳外包成一个巨大的产业,并维护了国家安全,维护了美国高新产业对全球的绝对领导力,创造了无数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提升了美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当下是中国执政党的一个关键转择点,各方挑战空间绝后,内忧外患层出不穷,这个时候必须出奇制胜,而这个奇招很有可能就是“国家机器市场化”,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再也不需要重演社会结构暴力断层的悲剧。
【正文】
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以为“棱镜门”
蹊跷的是,作为一个私企员工,
根据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事物观察家肖洛克(Tim Shorrock)的数据,
(如上图所示,目前全美拥有最高机密安全级别的个人总共为140
(如上图所示,自911时间以来,以博思艾伦为代表的国家安全部
虽然联邦政府雇用私营外包商的历史源远流长,
九一一调查委员会在报告中指出,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全球去杠杆化,
这轮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的技术核心,便是以“棱镜”
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大数据项目中,
需要指出的是,该中心也是由私营外包商(DPR Construction,Balfour Beatty US,Big D Construction)承建的。很明显,
对比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市场化的趋势,
围绕“大政府-小政府”议题展开的美国茶党运动,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价值高达近千亿美元的,
作者:公民经济学家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