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文革的时代精神是“凡事唯恐不走极端”,适用面也挺广的。因为,牵强附会地、许多事情都能与政治扯上关系。但是竟有与政治毫无关系,却弄得更极端的,比如中学男女生之间的界线,时称“男女界线”。
经查,“男女界线”由来已久,进入文革更上层楼。不仅是刻意保持距离:不讲话、不共事、不合作,连互相看一眼也是忌讳;若是有所交往,则同学一定会起哄、会耻笑。男生女生,非但相互不屑、甚至视若仇敌。“孩子们的世界”向来有一些无法为大人道、没来由、没道理的行为规范。像是一种“场效应”,无须宣布、传播,到了某个年龄,孩子们自然心领神会、遵行不悖。中学生的“男女界线”即属于此。
小学时,男女生还是有所交谈、一同嬉戏的,有些活动不在一起,多半出于男女同学的兴趣和体能之别。女生略微早熟,间或划出界线,并未形成鸿沟。没有人提醒,也不知道中学有什么“心理磁场”,一进校,男女同学就冷若冰霜、视而不见了。如此同学关系耽误“伟大领袖毛主席复课闹革命的战略部署”啊。那所中学文革前是男校,我们是文革中的第一批学生,老师没有遇到过“男女界线”。就借用社会上流行的“一帮一、一对红”的形式,规定每对必须一男一女,期望打破莫名其妙的“男女界线”。结果,男生女生不约而同自发抵制,纷纷走避云云。-
那是在学校。回到家里,院里的男孩女孩还在一起玩耍。不料:转年,一个女孩到了中学生年纪,上学第一天回来就不再理我们;再过一年,又一个上中学的,又多了一个不理我们的女孩子。老师、家长对此完全无可奈何,嗔怪:“小小年纪思想挺封建!”
哪里是什么封建。这些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孩子,根本就没听说过“男女大防,授受不亲”。其实就是青春期的本能,想要掩饰内心的某种躁动,不敢面对某种强烈的好奇?心知与时代主流格格不入,以为那些躁动、好奇是坏事、是耻辱,不应该、不正经。和成年人不择手段攫取财富和名誉地位时,往往不敢对自己承认内心的贪婪,属于同一种心态吧?表现也很相似:高调作出种种拒绝、排斥、乔装、遮掩的姿态。细算起来,面对神秘与诱惑,小孩儿比大人容易熬。小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任何事情都能吸引他们,懵懵懂懂就混过去了。不像成年人,常常是“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氛围使然,无交往、不了解,以致男生普遍轻视女生。那时候,校内校外常常因各种由头开大会、上街游行,今天是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明天是声援哪一国的世界革命。一开大会,前后左右就是其他班级、年级;游行沿途则看到许多学校的队伍。于是我们一再发现:别的班女生比我们班的好看;别的年级的女生比我们年级的好看;别的学校的女生比我们学校的好看。
当然,思想超前、行为越轨的孩子也是有的。一次,学校组织“学工”,把我们分散到工厂的车间班组。一散开,“江湖规距”就松驰了,男女生接触的机会则大为增加,而男女工人不但没有界线且要打情骂俏的,周围气氛大变。于是,一个外班男生就给同班女生写起了情书。不曾想,女孩儿很“封建”,把情书交给了老师,使该男进了学校的“流氓学习班”。让今天的人更加匪夷所思的是,那个女生从此竟成了孤家寡人:不正经才招人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