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政经概览及中瑞关系浅析

酷爱读书,对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有着浓厚兴趣,涉猎多个行业,随时随地汲取各类信息,交友广泛。本博主要为博主原创各相关话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2年圣诞节前,中国宝世达集团(Baoshida)正式收购瑞士金属公司(Swissmetal),成为继2009年中石化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后又一起中国并购瑞士企业的案例。

 

   在很多人看来,瑞士是一个和我们的生活并无太多交集的、带着些许神秘色彩的欧洲小国。提到这个国家,往往人们最先能想到的只有雪山风景、永久中立、瑞士银 行、瑞士钟表这几样东西。在此,我将结合部分具体数据,用尽量简单的语言为大家呈现出真实世界里瑞士政治、经济、社会的一些基本情况和中瑞关系几十年来的 发展。

    瑞士地处欧洲中部,人口约800万,官方语言为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国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两个半北京,是个标准的山地小国。然而 就是这么个小国,却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人均财富拥有量世界第一。瑞士信贷集团发表的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瑞士成年人人均财富为47万 美元,远高于以35万美元排名第二的澳大利亚。相比之下,美国为26万美元,中国只有人均2万美元,而号称世界最大民主国家、民主典范(“Shining example”,出自英国前首相Tony Blair)的印度则以人均4000美元的成绩在“金砖五国”中垫底。

    今日瑞士联邦的架构始于1848年瑞士联邦宪法的确立,而瑞士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至公元1291年8月的一份同盟条约。由此,每年的8月1日被确定为瑞士 的国庆日。在1815年奠定“后拿破仑时代”欧洲政治格局的维也纳和会上,作为法国、奥地利等国的缓冲,瑞士被确定为永久中立国。此后至今的近200年 间,尽管世界经历了无数战火的洗礼,身处欧洲中心的瑞士却如世外桃源般始终未被波及。而同时期,我们灾难深重的祖国,则在不久后被鸦片战争敲开了国门并自 此开始了影响几代人、长达100多年痛苦而又漫长的涅槃过程。

    很多人都好奇,弹丸小国瑞士何以在群雄逐鹿的欧洲确保200年不受入侵,而同样宣布过永久中立的卢森堡、比利时等国都曾先后沦为列强的玩物。不同时期的具 体因素很多,但要选最主要原因的话,首先便是它的多山。瑞士南北分别为占国土面积60%的阿尔卑斯山区和10%的Jura山区(著名的侏罗纪即得名于 此),中部的约30%则为瑞士高原。多山的地理条件直接铸就了历史上瑞士的几大主要特点:交通不便、资源贫瘠、小农经济、民风彪悍。这几大特点加上瑞士 “武装中立”的全民皆兵式动员体制,使得任何国家入侵瑞士的结果都必然是得不偿失。当然,200年来瑞士历届政府始终能在各路豪强间游刃有余,也对确保瑞 士的中立地位功不可没。然而,历史上每次欧洲或世界趋势走向大一统时,这种中立都显得越发艰难。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瑞士逐步由传统保守中 立向广泛参与国际活动的“积极中立”政策过度。2002年加入联合国,2008年底加入申根区(非欧盟),瑞士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与各国间 的交往也日渐频繁起来。

    瑞士由26个高度自治的州组成。作为“直接民主制”的代表性国家,瑞士政体有别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代议民主制,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均以民众公投的方式来 对重大议题做出决定。仅2012年瑞士就进行了4次全民公投(Referendum),对12项议题进行了投票。根据瑞士法律,除政府和议会提出的公投议 题外,任何瑞士公民征集到10万人的签名都有权就该议题发起全民公投。这一制度的积极之处自然是有的,即瑞士公民除了选举议会代表外,在任何重大问题上都 可能有机会直接用投票表达自己的的态度,充分体现了人人参与的“民主”精神,也极大限制了各利益集团在重大议题上对政府和议会进行游说的效果。但与此同 时,限制这一制度在现实世界中推广的不利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频繁的公投严重制约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对瑞士这样的小国还好,稍大些的国家则难以承 受。其次是全民公投的成本巨大,瑞士每年在公投上的花费少则数百万美元,多则上千万美元,几百万公民的瑞士尚且如此,人口上亿的大国更是无法想象。还有一 点就是全民公投事实上仍然是一种多数人对少数人堂而皇之的“专政”,体现在瑞士这一多民族、多语言国家,近年来造成了日趋严重的族群分化。在瑞士人口占少 数的法语区和意大利语区,由于重大议题的公投结果多次被德语区居民所绑架,很多人对政治的态度已日渐冷淡。

    如前所述,历史上的瑞士,曾是一个欧洲中部山区贫穷落后的农牧业小国。而一百多年来,瑞士凭借其永久中立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发达的银行业,吸引了大量的 资金和人才,并以此为基础,依托瑞士人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不断投入,逐步发展出了其横跨多个领域、以高科技、高质量为特点的“瑞士制 造”品牌。

    今天的瑞士,除盛名在外的金融、保险、钟表行业外,在机械制造、电子电力、仪器仪表、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也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不仅拥有诺华 (Novartis)、罗氏(Roche)、雀巢(Nestlé)、ABB等业内领军企业,同时还有大量掌握尖端生产工艺的中小型企业。

    瑞士早在1951年1月17日便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改革开放后瑞士开始在华投资,近几年两国贸易额逐年递增,2011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00亿美元。

    作为一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小国,多年来瑞士一直坚持走金融服务与高端制造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欧美各国经济全面不景气的影 响,瑞士经济也无可避免地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由此为契机,瑞士政府和公司迫切寻求扩大与世界经济新引擎—中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自2011年1月开始的 瑞中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至2012年12月已进行了七轮。

    受国家大小限制,瑞士整体经济规模在全球排名并不靠前,2012年仅以6000亿美元GDP排名第19,而同期中国则超过8万亿美元。但考虑到双方商品和 优势的高度互补性,双方的经贸合作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瑞士当前出口中国的商品以其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钟表、医药、机械、精密仪器、电子产品等为主。而瑞 士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则以机电、纺织品、原材料等中国常规出口项目为主。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瑞士已成为中国在欧洲仅次于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第四大技术引 进来源国。由于瑞士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不断保持的高投入和其在机械、化工、环保等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中瑞两国未来在商贸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空间显然非常广 阔。

    除关税问题外,现阶段两国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为农业和知识产权。家庭式小农场经营为主的瑞士农业长年享受着的高额政府补贴成为中国农产品打开瑞士市场无法逾越的一道障碍,而中国尚不成熟的知识产权环境则令科技立国的瑞士忧心忡忡。

    由于瑞士特殊的中立国地位,中瑞两国军方的来往一直不多,迄今为止,只在民防、军民两用物资及少量轻武器装备上有过一些合作。诚然,诸如航空航天、航海造 船等中国当今装备发展的重点领域并非瑞士长项,但考虑到瑞士在相关的材料科学、高能物理、精密制造等领域拥有的技术优势,同时其非欧盟成员国的特殊身份使 其可以自主选择性地规避部分欧盟对华高技术出口的限制,这些都使得双方未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潜力依然巨大。

    回望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欧美相继陷入长期衰退之中,中国以实体经济庞大的制造业为依托,吹响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号角。在人民币国际化的漫长征途中,拥有巨大黄金储备量和成熟金融系统的瑞士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短短数千字,要全面描述一个几百年历史的国家并非易事,再要细致分析和展望两个国家间方方面面的关系,更是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希望我对瑞士这一特殊国度 的介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大家更全面认识中国未来各种可能的发展方向做一点贡献。也衷心祝愿你我能早日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