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能做英国首相吗?

专栏作者,工作狂,心理学者和大学老师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其实我写了不少关于鲍里斯的,应该是很喜欢这样的性格吧。

伦敦自有直选市长以来,前后两任市长都是话题人物。前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早已被撒切尔夫人称为“麻烦制造者”,2000年竞选伦敦市长的时候,因政见与主流不相容,被布莱尔开除工党党籍,然而利文斯通竟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胜选,顺便赢得了又一位首相赠予的“头衔”—布莱尔叫他“伦敦的灾难”。自2008年起接任市长的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也是一个敢说敢做、个性鲜明的家伙。

鲍里斯最初给中国人留下印象,无疑是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他金发凌乱,西服发皱,挥舞着展不开的奥运会会旗,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伦敦市长。就像国人误以为贝克汉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英国的绅士形象,似乎鲍里斯就代表了英国民主制度下政客的亲民与友善。

这个看法有道理,却也忽视了鲍里斯本人在英国政治中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表面上是亲民和友善,背后其实是精英才有的某种不拘小节的特权。比如,他也许是英国唯一使用自己的名(而不是姓)来公开称呼自己的英国公众人物。按照英语的习惯,一般在社会上有声望、有地位的人,特别是政治人物,是采用自己的姓出现在公共媒体中的,如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公开称述都是“卡梅伦”,肯·利文斯通就自称为“利文斯通”。按此习惯,鲍里斯·约翰逊应自称“约翰逊”,但是世人所知道的只有鲍里斯。关于这个称呼问题,鲍里斯曾经遭到批评,可仍然没有人用“约翰逊”来称呼这位市长。

鲍里斯的机智、博学和不顾政治正确的劲头,向来是英国人津津乐道的趣事。2006年,他批评保守党党魁选举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弑君和食人狂欢”,这个评价触怒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要求他去亲自看看。鲍里斯却说,自己担心巴布亚新几内亚当局会因为他的言论不给签证,但是对于食人现象,他坚持己见,说根据自己看过的资料,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战争中,食人行为肯定发生过。

对于英国本土,他的嘴巴也毫不客气。他在《每日电讯报》有一个专栏,以刁钻、机智和讽刺的风格吸引了大量读者。该专栏给鲍里斯一年25万英镑的额外收入,这是英国普通工人年收入的10倍。鲍里斯在接受BBC采访时,居然说这些钱是“chicken feed”(小钱),而且自己写专栏笔头很快,并不耽误当市长。此言一出,在英国社会上遭到强烈批评。对此鲍里斯我行我素,还调侃自己已经安排了一个“全球道歉之旅”。这样的作风,对他两次参选伦敦市长都有所影响。当年第一次参选时,他的竞选顾问特地要求他不要接受纸媒采访,多接受广播电台采访,因为后者一般会问相对简单的问题。

在政坛上,鲍里斯的出格,部分来自于他的智慧,还有一部分来自于他的社会背景—他是典型的英国上流社会子弟,父母都有上流社会的背景。鲍里斯的谱系,可以追溯到土耳其和英国的王室。这些背景使得鲍里斯的言行成为政治中的逸闻趣事,为公众所默认。

此次他连任伦敦市长,对于公众和鲍里斯来说,并不算什么意外(尽管赢的不多)。之前的民调显示,鲍里斯一直领先于利文斯通。这次选举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还在于选举本身以及对英国未来政治的影响。



两党之争重回起点

伦敦是英国极少数实行市长直选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市长,按惯例是在市议会议员选举的基础上产生,这是英国民主制度比较独特的一面。每年5月的地方议会选举,按选区选出地方议会议员,根据议员所在党派,来计算哪个党是本地议会的多数党,而这个多数党的领袖,往往就被任命为该市的市长,作为本地的象征,但是并没有什么实权。

2000年伦敦采用了市长直选制度,由全伦敦的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的市长。这里的“伦敦”是一个“大伦敦”的概念。在英国有个City of London的概念,也就是今天伦敦金融城所在地,那是伦敦的起点,类似北京的二环以内。随着伦敦的发展,今天的伦敦就成了“大伦敦”。如今伦敦的地方选举,包括直选市长和选举“大伦敦”市议会议员两部分。而在后一个选举中,一共要选出25名“大伦敦”议会议员。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选举中,保守党的鲍里斯在市长选举中击败了工党候选人利文斯通(他后来重新入党),但是在市议会选举中,保守党去了多数党位置,被工党超越,可谓喜忧参半。
即使如此,对于保守党领袖、首相卡梅伦来说,已经足够了。在卡梅伦的政治生涯中,他至少要感谢鲍里斯两次:2008年伦敦市长选举中,鲍里斯击败利文斯通,大振保守党士气,当时卡梅伦刚刚出任保守党党魁。在两年后的大选中,保守党高歌猛进,卡梅伦终结了新工党执政13年的纪录,把保守党重新带回了唐宁街10号,也让自己成为英国当代最年轻的首相;第二次要感谢的,就是这次地方选举。

今年的地方选举,刚好是保守党主导的联合政府进入执政中期,各项政策处在啃硬骨头的阶段,不幸的是英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保守党处在声望的谷底,基本上消耗掉了之前建立起来的信用,正如工党党魁米利班德最近批评的:“保守党已经用光了所有的借口。”在这种关口,鲍里斯顺利连任,无疑又一次振奋了保守党的士气,把伦敦奥运会锁定在保守党的成绩单上。

如果把眼光投到本次伦敦选举之外,在严酷的政治角斗场上,保守党和工党再次回到了平等的起点,保守党甚至处于劣势。保守党的紧缩政策、削减福利和控制移民的做法,得到了英国民众默认,过一段时间苦日子,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英国人很清楚这点,支持这个信念的关键,就是看到经济复苏。而现在保守党主导的联合政府,并没有带来令人满意的迹象。

对于工党,在英国政治规则下,他们是反对党,当执政党不够强势,反对党占优势是正常现象,而且民众支持反对党,也是两党对抗的政治中一个必然的选择。此次地方选举中,工党大幅度地收复失去的地方议会席位,可以视为民众用选票来惩罚和警告执政的保守党。

如果仔细分析选举结果,可以看出,保守党应该还有一线生机。首先,本次地方选举投票率为最近十年来最低,仅有32%;其次,在本次地方选举中,工党和保守党各自得票率依然保持了原来的水准。如果以地方选举为大选参考,应该说两党的基本盘还在。

至于鲍里斯,除了此次为保守党挽回些颜面,还会对保守党中长期政治有何影响?

两种性格,两种命运

卡梅伦将来会感谢鲍里斯第三次吗?或者说,在伦敦奥运会结束之后,鲍里斯会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影响甚至介入保守党的党内政治吗?

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对比卡梅伦和鲍里斯两人,他们在各自生活和政治生涯中,有过交叉和竞争。鲍里斯比卡梅伦年长两岁,他们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鲍里斯是牛津辩论会的主席,卡梅伦一度与校园政治保持距离。在上流社会子弟的Bullingdon俱乐部,鲍里斯以大哥的身份在牛津校内胡闹的时候,卡梅伦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弟。

2009年,英国Channel 4推出一部充满讽刺意味的纪录片《当鲍里斯遇到戴维》(When Boris Met Dave),对两人当时的心理有过形象的刻画。在片中,牛津本科生卡梅伦学习用功,与人为善,而鲍里斯是“带头大哥”。到了片尾,两人在洗衣房相遇,鲍里斯依然以满不在乎的语气,询问卡梅伦毕业后有何打算,卡梅伦不露声色地说,自己要去保守党的总部。鲍里斯突然流露出讪讪的表情,片子戛然而止。

此后两人的生活失去了交集,但都活跃在英国社会精英集中的政治、咨询、媒体行业中。鲍里斯在媒体中的发展充满戏剧性,卡梅伦的道路则稳健踏实,从咨询转入政治,最终两人共同的舞台就是保守党。卡梅伦凭借自己的城府与老到的交际能力,一步步迈向党魁的位置。而以前的大哥鲍里斯,让人记住的是他富于才华与狂放不羁的个性,距离领袖的位置却越来越远。

出任影子内阁阁员,在英国政治中,算是走向前台的关键,这样的职位卡梅伦和鲍里斯都做过。不同的是,2004年鲍里斯因为绯闻,被自己的“老板”、保守党时任党魁霍华德解雇。2006年,鲍里斯再次被曝绯闻,不过这一次他没有被迫辞职,此时“老板”正是当年的小弟卡梅伦。当时的卡梅伦,已经迈向了自己政治职业生涯的一个关键高峰,而鲍里斯还在肆意挥霍自己的政治魅力和才华。在保守党内,鲍里斯扮演了“人气王”的角色,能够吸纳大量年轻选民的选票,与之对应,他担当的一般是选举造势的工作,缺乏实质性的建立人脉和政策分析的历练。

这是鲍里斯转型成为领袖的致命伤,也许这能够解释他难以在西敏寺议会中取得成功,而只能选择河对岸的伦敦市政厅。伦敦,这个被评价为“应该与纽约联邦的城市”,其政治与传统的英国政治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参选伦敦市长可谓鲍里斯正确的选择,如果竞选保守党党魁,他可能在第一轮就被淘汰。反观2007年他在党内争取伦敦市长候选人提名的时候,拿到了75%的支持票。

在经济危机来临几年之后,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日益失去了戏剧性。人们希望的是稳定和温饱,看起来四平八稳的政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欧洲的政坛(比如法国新总统奥朗德)。鲍里斯再次当选伦敦市长,为英国政治剧场保留了观赏性,笔者甚至认为,本届奥运会很可能就是一场“鲍里斯的奥运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