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转基因” 惹的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到方舟子起诉崔永元,我真的觉得这两位打架打的不值,老方太“科普”,小崔太“实说”,二者都从自己的情感出发来看待一个本身就争议很大的题目:转基因。你们争论就争吧,就事论事,反正这事儿也没权威的科学结论,可俩人咋就咯噔一下转下三路了呢?转基因“转”成了拿诬告、诈骗说事儿,还相互问候对方父母。两个原本人们心目中的偶像就这样轰然倒下。

哎,打吧,咱站在城门观风景。

好在转基因是一个“事”,无伤大雅,而我们在看待一个人的时候,若把自己的感情色彩加在里面,往往就对此人爱屋及乌,或恨屋及乌,缺乏了公道。

这两天讨论老舍,我自然想到了郭沫若。我觉得,郭、舒二人的差别或许只在一个自杀了,一个没有,如果你脑袋里先是对郭有了厌恶的情感,那么郭沫若就是献媚的无耻的奴才;而如果你认为老舍是文革的受害者,先有了同情心,那么老舍就是文革残暴的见证人,值得怀念,值得同情。况且这么一来,批判文革又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其实,老舍的献媚和郭沫若比起来又差多少呢?被老舍陷害的无辜的人又有多少?!

老舍一跳,死了。当然没有文革老舍不会死。死了,也解脱了。但你有没有想到,郭沫若的两个儿子在文革中被害致死,这对于一个花甲老人是多么大的打击?郭沫若晚年整天用毛笔抄写儿子的日记,承受这样的痛,倒不如一死了之。痛不欲生,不过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郭沫若不也是文革的受害者吗?谁又感肯定郭沫若献媚就一定是心甘情愿做奴才呢?

知识分子里固然有老舍和郭沫若,也有陈寅恪与梁漱溟。他们的人格与秉性也是“基因”决定的吗?“基因”会转变吗?

作为旁观者,我们为什么一方面能理解老舍的言不由衷,“不撒谎活不下去”,为什么同时对郭沫若又横眉冷对呢?难道我们坚信自己就一定正确吗?特同意水宁网友的一句话,我们往往因为认定自己的正确而愚蠢。大概这也是我们的基因。

人的基因里都有自己的情感和偏见,这基因一旦用来看待历史和历史人物难免产生双重标准。当然,媒体对个人观点的形成影响也很大。这不,曼德拉一死,全世界的媒体都一致把他捧到“伟人”的高度,可不久我们就听到不同的声音……。

如果你的基因决定了你喜欢武侠,那金庸就是一位大侠。像我这等对武侠并不敢冒的人觉得大侠也是人,85岁的大侠也要当作协的名誉副主席,也要去杭州买别墅,去浙大领个乌纱帽,发表一通演说:“我们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同解放军一样,也是听党与政府的指挥,团结全国人民,保卫国家人民……”

金大侠的父亲是被解放军处决的呀,这杀父之仇就在大侠与各届最高领导人握手言欢时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大侠风范!

基因“转”了。基因也会往好的一面转。看到当年的宋要武站出来为文革打死校长道歉了,拍手!希望更多的“宋要武”站出来。可是又听到不同的声音:“宋彬彬的道歉是一场骗取眼泪和掌声的廉价表演”。

宋彬彬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人的思想是千变万化的,基因如此。

好在我们的社会进步了,如果现在再来一个什么“掀起抵制转基因的新高潮”、“彻底揭发老舍在文革中的丑行”、“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文人查良鏞”之类的群众运动,咱革命小将的基因就要蠢蠢欲动了。

脑子里总在想那句话:“中国封建贵族设专人饲养蟋蟀,并且以蟋蟀之间互相残忍的恶斗死咬,来解闷取乐。”

为啥就是蟋蟀呢?咋不养蚂蚱,不养蝈蝈呢?养蟋蟀取乐的贵族不在了,可蟋蟀还在。秋天的傍晚,还能听到一两声吱吱的磨牙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