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最终涵义是,儒家文化把善作为终极的目标和追求,可能达不到,事实上也没有人真正达到,但至善必须高悬头顶,随时让人反省。所谓二十四孝,看似荒唐,其实是原始儒家道德主义经由新儒家弘扬后的必然结果。二十四孝的实质是以道德绝对主义代替了理性,因而它在前现代的中国不会被怀疑,但进入到理性和科学彰显的二十世纪,就立即受到批判。近代欧洲思想家奥康是这样定义善的: “善并不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也不是社会生活的必然表现,也不是宇宙的终极目标。善只是一个自由的人与外来的一种道德命令相遇时,人依据理性采取的行动”(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赵复三译,177页。)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家看来,善的前提是确认个体人的自由和理性,其过程是内在自由和外在道德相遇时的一种理性选择。以这种观点反观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就会发现,新儒家道德宣传者完全否认了道德的相对性,个体的意志自由及理性,而把绝对善以荒诞非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这种理性和随机性的观点也使“人性善”这一命题变得并无太大价值。在欧洲思想中再行上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早已讨论过道德与知识的关系,苏格拉底认为,知识是道德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道德是手段,快乐才是最高目标,最高的善就是快乐。
中国先秦时代关于人性善恶的论辩其实很难让人得出确切的结论,最终只能不了了之。但我们换一个角度看,说人性脆弱其实更为准确。难道有的人天生作恶吗?作恶的人大多还是因为脆弱。因为脆弱,人难以抵挡各种诱惑:金钱,美色,情欲,复仇的欲望;因为脆弱,人会恐惧,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出卖朋友,打击对手,或者为了保护家人而妥协,可是又会受到良心的拷问。小悦悦倒在地上无人施救,那些不救的人是天性邪恶吗?是后天变得邪恶吗?他们是害怕卷进无法预知的纠纷。亚当和夏娃的罪孽并不是因为内在的恶,不过是因为无法抗拒诱惑而已。新约圣经中,基督的弟子彼得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不认主,基督则坚持说他会在鸡鸣之前三次不认主,后来果然不出所料,但基督丝毫不以为意。假如以善恶二分法来判断这件事,又该做什么样的结论呢? 承认人性的脆弱,在这个基础上对人加以法律和制度的保护和善待,才会让人性中善的一面得到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