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火了, 大江南北, 两岸三地, 海内海外的人们都在传阅和评论着《巨流河》,据说光是读后感就有2万多篇。《巨流河》是台湾著名教育家, 翻译家和文学家齐邦媛女士的一部记忆文学,其实它是一部个人传记和往事回忆录。齐邦媛先生以79岁高龄, 开始提笔撰写她几乎跨越一个世纪的不凡身世, 以散文平实,细腻和亲切的笔调,展示了一个知识女性所见证的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她虽娓娓道来, 实则静水深流,内蕴丰富,于深沉情思中裹挟着淡淡惆怅, 向人们展示了历史的多面性。
齐邦媛1924年出生在中国辽宁的一个山村, 巨流河就是浇灌作者家乡一片沃土的母亲河。她和她的父辈们对这片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是他们的根, 是他们永远的挂念。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是一位名人, 十几岁就留学日本,德国, 精通几国语言。 回国后,他毅然从军, 在张作霖的军队里辅佐郭松龄将军。后来他跟从郭松龄军变失败, 经历了逃亡和流离, 最后加入了国民党,在八年抗战中担负着领导东北地下抗日工作的重担, 并指挥和安排战争期间, 大学师生们的撤退和学校的重建。 国民党战败退居台湾后,齐世英因政见不同, 被蒋介石开除出党, 还遭到长期监视。作者对父亲的一生充满了敬佩, 父亲高远的志向,高洁的品行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世界观, 也是她一直以来想要著书,抒写战争中的国民党救国志士和知识分子不屈奋争历史的动力。
《巨流河》记叙了作者跟随母亲从辽宁逃至北平,由北平到南京, 后又随就读的南开中学, 武汉大学在抗战中搬迁, 最终为工作到台湾, 却由于国共内战, 被迫留居台湾,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和推广贡献了60年精力的一生。
此书吸引广大读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 它为广大读者, 特别是大陆读者展示了历史的多面性。 比如,多年来大陆对于张学良的描述是逼蒋抗日,顾全大局之人, 可是《巨流河》却告诉读者, 张学良没有他父亲的才干和尊严, 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放一枪就仓皇逃到关内, 将东北拱手让于了日本人, 对于抗战前期的失利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就是关于全球瞩目的“一二三自由日”事件。对此绝大多数的大陆读者都一无所知。上网搜索一通,才知道事情原由是这样的:“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大约有2万多的中国人民自愿军被俘,大陆方面一直要求联合国军无条件遣返战俘,可是这一提议遭到联合国军的拒绝。最后双方达成协议,战俘可自由选择去向, 后来大致有1万4千人选择前往台湾。选择回大陆的大都遭受政治审查,或被开除党籍团籍。前往台湾的战俘,于1950年1月23日在基隆抵台后,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被称为“韩战义士”。台湾政府将这一天设为:“ 一二三自由日”。其后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反共联盟大会”中通过,并呼吁全世界反共阵营一致响应。随着冷战的结束, 海峡两岸局势的稳定以及共产主义国家政权的逐一瓦解,此纪念日后来改为世界自由日。
其次, 很少有文学作品描写抗日战争中, 国民党仍然重视教育,以及一帮爱国知识分子为下一代的学习作出的奋斗。 那时虽形势艰险,学校颠簸搬迁,仍然弦歌不辍,“不论什么时候,户内户外,能容下数十人之处,就是教师上课的地方。学校永远带着足够的各科教科书、仪器和基本设备随行”。即使随时有可能要跑警报,可是战时的知识分子,以言传身教传递他们的希望和信心,“他们真正相信,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除了各科课程,他们还传授献身与爱,尤其是自尊与自信”。
《巨流河》的出版在海内外掀起了许多涟漪,出版界如此形容《巨流河》:“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记、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詩篇”。《巨流河》得到了海峡两岸读者的极大关注和肯定,不过齐邦媛女士在书中流露出的对于大陆时局的苛求, 引起不少大陆读者的异议。 作者一生希望秉承的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和事,但在《巨流河》中, 作者始终无法超越政治, 甚至在书的后半部,表现出较明显的政治倾向, 为其隐忍含蓄的笔触抹上了一笔偏激的苛刻, 也因此为整部书的恢宏精准带来了一丝狭隘和偏颇。
虽然如此, 瑕不掩瑜,《巨流河》是非常值得一读的一部身世记录。它丰富而复杂, 将故人,往事, 政治, 学术, 流离之痛, 家国之殇娓娓道来,既饱含深情又满怀惆怅地向众人述说着人生的激昂跌宕, 直至回归平静。。。
谢谢分享. 在台南的书店里看到它,但当时钱不够,没买成. 下下星期再去台南会记住买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