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时代(一八二九-一八三七)
一八三〇年,第一位美国新教传教士到达中国
一八三五年,第一间美国医疗所在广州创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19世纪初英国第一位传教士莫里森来到中国后,成千上万的西方“新教”男女教士开始生活和工作在中国。美国早期的政府事务机构“美国外事委员会”,派遣两位传教士,牧师埃利加•布里奇曼(Elijah Bridgman ,国内译作裨治文)和大卫•阿比尔( David Abeel)前往中国。
他们于1830年2月到达广州,居住和工作在“广州体制”严格管理下的广州十三行地区(当时清政府规定:外国人必须居住在这个区域内,所有外国人,包括美国商人和传教士,都被禁止在十三行区域外活动,或者做生意及学习中文。如果被发现传播基督教,会面临被处死的刑罚。)。布里奇曼是第一位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美国人,1832年,他创建了一家印刷社来印制基督教普及刊物,并出版《中国知识库》读物,他主编该刊物一直到1847年。他后来还用中文写了一本美国历史。布里奇曼还作为林则徐的译员亲身参加了“虎门销烟”。
布里奇曼在广州附近黄埔的一间教堂开始传教,1839年至1841年,他去到澳门,在那里他为学习中文的外国人准备读本帮助他们学习中文。1840年,布里奇曼和其他人合作将圣经翻译成中文。1847年翻译完成后,巧缘地被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使用。布里奇曼和妻子晚年在上海和北京致力翻译及教会工作,他和妻子还创办了上海第一所女校裨文女塾(1850年,在老西门外,后来的裨文女中)。他们去世后都安葬于上海。
1834年,彼得•帕克(Peter Parker )医生作为美国早期第一位医疗传教士到达广州。由于他的卓越的医疗技术,帕克成为到达中国的第一位专职医疗传教士。因为广州十三行不允许外国人学习中文,他先去新加坡学习了一段时间中文,然后于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广州。他先在外国人驻地开了一间药房,开始为中国病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病。后来他的药房扩展而成一家眼科医院-博济医院,这家医院发展变成了今天著名的广州眼科医院。帕克将西方医疗技术带到了中国,他被誉为“用柳叶刀(即手术刀)传福音”。
1840年,英国和中国的关系因为鸦片而进入了紧张的敌对状态,帕克的医院也被迫关闭,他返回了美国。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他又从美国回到广州,重开了这家医院,病人还像以前成群结队。帕克并担任中国医疗传教士协会主席。
1844年,帕克作为库兴(亦称顾盛,美国公使)的翻译参加了美国与清朝间的《望厦条约》谈判,接下来的一年,他担任美国新驻华大使的秘书和翻译,同时还经营着医院。1855年,帕克因为健康原因回到美国。
埃利加•布里奇曼和彼得•帕克都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人。布里奇曼1801年出生,1861年去逝并安葬于上海,帕克1804年出生,1887年逝于首都华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