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王沪宁那些事

学习历史,学习哲学,学习宗教,认清时事,感悟真理,与时俱进,定位人生,追求健康,净化心灵,高尚道德,养生长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说说王沪宁那些事
作者:高清
王沪宁无疑是当今中国一位备受国内外关注的政治人物,也无疑是当今中国一位最为神秘的政治人物。他在政界的来龙去脉,他的为人处事,他的婚姻家庭,他的兴趣爱好,凡此等等王沪宁都视为机密,深藏不露,因而人们无从知道。尽管如此,从一些公开媒体和内部渠道中,还是可以了解到王沪宁一鳞半爪故事。
王沪宁是三朝帝师
王沪宁原是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1988年至1989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作访问学者时,与同在美国留学的江泽民大公子江绵恒相识并成为知己,通过江绵恒攀上了江泽民这个高枝,从此在仕途上飞黄腾达。1995年,江泽民钦点时任复旦大学国政系主任(相当于正处级)的王沪宁进京,破格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组组长(正局级),3年后升任中研室副主任,4年后升任中研室主任和十六届中央委员。2007年十七大上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2012年十八大上跻身中共最高领导机构,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王沪宁到中央政研室后,主要为江泽民起草文稿。他没有辜负知遇者的信任,忠心耿耿、尽心尽力地为江泽民服务。作为江的理论化妆师,王沪宁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成为江的理论标识和政治纲领。江泽民退位后,王沪宁不遗余力主持编辑出版了《江泽民文集》一至三卷,为建立江的理论遗产和政治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胡锦涛上台后,王沪宁转而成为胡的文胆。胡锦涛无论到国内考察、国外出访,还是出席大小场合,王沪宁总不离其左右。王沪宁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作为胡的理论标识和政治纲领写入了中共《党章》。
十八大习近平掌握中共大权后,王沪宁又成为习的文胆。习近平视察各地、检阅三军、出访国外,王沪宁每每紧跟其后,并提出了中国梦作为习的纲领性政治口号。
客观地说,王沪宁是服务中共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首席理论家,这在中共历史上既是空前的,也肯定是绝后的。胡乔木这位当年中共第一支笔,也只是为毛泽东、邓小平两位领导核心服过务,而且为毛、邓服务的大笔杆子还有陈伯达、胡绳、田家英、李锐和邓力群、于光远等人。郑必坚是比他们晚一辈的党内大理论家和大笔杆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仅仅是为胡耀邦、赵紫阳两任总书记服过务,同样,当时为胡、赵服务的大秀才何止郑必坚一人。而王沪宁在中共党内则是一枝独秀,成为自胡乔木以来第二位职务到政治局委员的大秀才,而且又是三朝帝师,这显然是胡乔木、郑必坚等前辈同行难以企及的。
据此,有人曾当面夸赞王沪宁,王则谦虚地说:胡乔木、郑必坚他们那个年代政治运动多,党内生活不正常,他们是英雄难有长久用武之地。我有幸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加上出道时年轻,又有贵人相助,所以比他们能多干一些年头。按有关年龄规定,我还能干十几年,就把老本行继续干下去,争取为习总书记以后的领导人再做点服务工作。王沪宁这种当四朝帝师的政治追求实在令人敬佩。
王沪宁的三位政治对手
搞政治,必然会有竞争。特别是在当今中国,不少从政者为了尽快得到提拔重用,挖空心思、各显神通,有的甚至不择手段。王沪宁是天生搞政治的料,他不仅在政治学研究上是大师,在政治实践中更是出类拔萃的高手。他先后战胜了几位同样是政治高手的直接竞争对手。
王沪宁第一位直接政治对手,是中央政研室原主任、王沪宁曾经的上司滕文生。滕文生,湖南衡阳人,194010月出生,196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中共理论刊物《红旗》,当年曾是胡绳、关锋的得意弟子。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六大的24年里,滕文生参加了中共几乎所有重要文件文稿的起草,是中共有名的大秀才,综合素质和能力远在王沪宁之上。江泽民任中共总书记13年,滕文生一直是江的笔杆子和智囊,随同江泽民考察各地、出访国外、参加各种会议和活动,为树立江在国内外的形象效尽了犬马之劳,也颇得江的器重。1995年王沪宁到中央政研室后,滕是分管王所在政治组的副主任,两年后升任主任更是王的领导。据中央政研室了解当年情况的老人讲,滕文生虽然才华横溢,但只是一介书生,而且为人耿介,快人快语,对有备而来、城府很深的王沪宁不仅毫无戒备之心,而且实心实意地指导王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尽可能让王参加和承担重要任务,为王后来的成长进步提供了很好平台。刚到中央政研室一段时间,王沪宁对滕文生还是毕恭毕敬的。在滕的指点下王适应工作很快。羽翼丰满后,特别是被钦点提拔为中央政研室副主任以后,王沪宁便加快了取代滕文生的全盘计划和行动,并很快取得成功,在2002年十六大前当上了中央政研室主任。而不满62岁的滕文生则被贬为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从此被挤出了中共的中枢机构和中央重大问题研究、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圈子。滕文生后来谈到这些事情时无奈地说:刚开始真没把王沪宁看在眼里,后来了解了王的来头和诡异做法后,知道我们这些人迟早会被他搞掉。不过话说回来,王沪宁在官场那一套做法,我们这些人学不会,也不想学。
王沪宁另一位直接政治对手,是十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原主任,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令计划出生于195610月,山西平陆人,早年当过知青,曾在县、市、省党政机关工作过,后被选进共青团中央,一直干到局长。1996年到中央办公厅任中办调研室副主任、主任,1999年后先后任中办副主任、常务副主任、主任,十七大上与王沪宁同时进入中央书记处。令计划头脑活、点子多,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水平俱佳,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到中办工作后,主要为当时主管中央党务工作的政治局常委胡锦涛服务,深得胡的信任和赏识。2002年十六大后到十八大,王沪宁主要是同令计划一起共同为胡锦涛做事,令是胡的大内总管,王是胡的御用秀才,两人成双成对伴随胡锦涛左右,形影不离,被国人戏称为哼哈二将。为了取得胡锦涛的信任,王沪宁把令计划作为头号政治对手,采取种种手段进行打压。但令计划毕竟不是等闲之辈,更不像滕文生那样书生气十足,他对王沪宁的一切阴谋和阳谋洞若观火,应对自如,使王在政治势头上始终没能占据上风。知情人士透露,在十八大前全国正部级干部民主推荐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人选时,令计划的推荐票很高、很靠前,而王沪宁的推荐票倒数第一,政治前景暗淡。这些都是王沪宁不能接受的,于是他联络政治上的盟友不择手段来对付令计划。不久,发生了令计划儿子车祸事件。王沪宁抓住这件事做足了文章,最后终于把令计划拱倒。对于令计划儿子出车祸一事,外界说法很多,其中还有说是政治对手设的局。至今,他的儿子仍躺在太平间里冷冻着,令计划不让火化。
王沪宁如今的直接政治对手,是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栗战书是河北平山人,19508月出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和习近平都在河北石家庄地区工作,习是正定县委书记,栗是无极县委书记。栗战书出道很早,阅历丰富,35岁即出任石家庄地区行署专员,后当过河北团省委书记、承德地区行署专员。1993年出任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1998年到陕西工作,先后任省委常委、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组织部长、西安市委书记。2003年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长。2010年任贵州省委书记,十八大前调任中央办公厅常务副主任、主任。十八大上,栗战书成为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双科状元,是中办历史上职务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主任(栗以前中办主任职务最高的是曾庆红、王刚,均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备受国内外瞩目。相比之下,王沪宁虽进了政治局,却被摘掉了原有书记处书记的帽子,仍然只挂个中央政研室主任的头衔,是含金量最轻的政治局委员。要提高政治含金量,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成为习近平信得过的首辅大臣,首先必须尽可能弱化栗战书在中央工作中的作用和分量,尽快提高自己在习心目中的地位。这对于王沪宁来说是轻车熟路,他有和令计划较量的经验,有长期在中南海工作的实践。而栗战书初到中央工作,情况不明,门道不熟,同王沪宁相比显然没有优势。据红墙内传出的消息,十八大以后这一年,王沪宁不仅在新的中共政治人事格局中站稳了脚跟,巩固了地位,与栗战书形成了新的稳固二人转,而且在效力于习近平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治势头开始压过栗战书。特别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中央政研室,由王沪宁兼任改革办主任,王的政治分量陡增。人们分析,栗战书虽然和习近平是几十年故交,王沪宁像拱倒令计划那样把栗战书拱倒,是迟早的事。
王沪宁的三名得力干将
了解王沪宁的人说,王生性多疑,气度狭小,又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因此无论在复旦大学还是中央政研室,几乎没有朋友,更没有知心朋友。但到北京后,由于王的特殊背景和政治上迅速崛起,有些趋炎附势之人不断向他靠拢,逐渐形成对王沪宁的人身依附。王沪宁是要干大事的人,也需要帮手,需要有自己的小圈子。据说进王沪宁小圈子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是对王绝对忠诚,其次是多少得有点本事。按照这样的条件,经过反复考验,王沪宁在北京形成了一个人数不多,基本成员相对稳定的小圈子,其中的核心成员和得力干将是施芝鸿、张来明、方江山。
施芝鸿,江苏阜宁人,19517月出生。曾任上海市委政研室处长,上海浦东新区管委会研究室主任,浦东新区党校常务副校长。2000年,施芝鸿上调中央办公厅,先后任中办调研室一组负责人、组长,中办调研室副主任。2002年十六大后到20073月,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文字秘书,20073月到20132月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施芝鸿长期从事文字工作,1991年春曾与周瑞金、凌河用皇甫平笔名发表系列评论,宣传邓小平内部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到北京后,先是担任曾庆红的大笔杆子,十七大后又成为习近平的大笔杆子和首席智囊,为巩固习的王储地位发挥了独特作用。因为施芝鸿来自上海,有曾、习背景,有理论和文字能力,而且对王沪宁顶礼膜拜,因此施到北京后王沪宁引以为嫡系骨干,在曾庆红离开领导岗位后,直接把施收编到自己麾下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凡是自己牵头组织起草的中共重要文件都点名让施参加。施对王也是知恩图报,诚心诚意、全力以赴地完成王交待的各种任务。有人把施芝鸿形象地比喻为王沪宁工作上的拐杖,说离开这支拐杖王沪宁就寸步难行。这种说法可能有些夸张,但施芝鸿是王沪宁工作上的得力干将则是确定无疑的。
张来明,江苏金湖人,出生于19648月。19809月至1987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19877月至19915月在外交学院任教。19915月至20133月在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张来明初到政研室一段时间,紧跟江泽民总书记的大红人、时任政研室副主任的滕文生,也一度取得滕的赏识。后因张经常在滕面前说政研室一些干部的坏话,拨弄是非,遭到为人正派的滕文生批评和冷落。1995年王沪宁到中央政研室后,张了解到王的政治背景便死心塌地投靠了王沪宁,并逐渐得到王的赏识和器重,以火箭速度把张来明从副处级干部提拔到副部级领导岗位。张来明善于投机钻营,人称政治小爬虫。十七大之后,薄熙来在重庆唱红打黑,政治行情上涨,于是张来明决定在政治上赌一把,利用和薄谷开来的北京大学同学关系搭上薄熙来,竭尽全力为薄的政治需要服务。他利用参与中央重要文件文稿起草和随王沪宁参加总书记国内外重要活动的便利,向薄熙来泄露中央高层的政治动态和政治信息。薄每次到北京开会、办事,张来明都会同薄见面。最近几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张来明还经常利用周末秘密飞往重庆向薄传送重要信息。薄熙来曾开玩笑地对身边一些人说:来明是我在北京的卧底,有他在中南海,我什么都知道。薄熙来出事后,张来明惊恐万状、寝食不安,以致得了严重抑郁症,将近半年没有上班。王沪宁早先把张来明钦定为后备干部,也准备把张提拔为政研室副主任。但了解到张来明与薄熙来夫妻的关系内幕后,担心在政研室提拔张来明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只好把张交流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了个副主任。
方江山,浙江淳安人,196510月出生,1988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光明日报》工作。1996年调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先后任党建研究局处长、国际研究局处长、副局长,文化研究局局长。方江山脑子灵光,到政研室后看到时任政治组组长王沪宁政治潜力大,就转而开始研究政治学以接近王,被王视为小兄弟。王沪宁升任副主任后,刻意把方江山弄到自己分管的国际局工作,稍后还安排方到地方挂职锻炼,以丰富方的资历。2007年,王沪宁举贤不避亲,把不熟悉文化工作的方江山提拔为文化研究局局长,内定为政研室副主任的后备干部。十八大后,王沪宁又让方江山兼任政研室副秘书长。据王沪宁圈子里的人透露,王沪宁今年内打算把方江山提拔起来。
王沪宁的三次有趣婚姻
一次有趣的婚姻是同学恋。妻子是复旦大学教授周棋,北京人,195511月生,19802月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809月至19837月在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45月至今在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工作。王沪宁在复旦大学读书时,认识了同系的周琪,毕业时双双留校任教。恋爱期间,王沪宁只会和周琪躲在屋子里看书、做笔记、写论文,即使在准备结婚时,王沪宁仍然埋头书堆,对一切事情不闻不问。王沪宁和周琪都是事业型人,两人的婚姻成于事业也败于事业,各自为了学术事业而没要孩子。上世纪90年代初,两人秘密协议离婚,结束了这段说不上该怎样评价的婚姻。
另一次有趣的婚姻是师生恋。妻子是王沪宁在复旦大学的学生,小他12岁的湖南女孩肖佳灵。肖佳灵,19674月出生,现为复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专业完成本科、硕士、博士教育,19975月获法学博士学位。肖是王沪宁的学生。王离婚后,肖是众多心仪王的女生之一。为嫁给王,原本毕业分配回湖南的肖佳灵,特别考研究生回到复旦大学国政系,近水楼台,终于赢得王的欢心。他们于1998年极其秘密地结了婚。那些年,王沪宁专注于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不顾一切,两人一人上海一人北京聚少离多,夫妻不像夫妻,家不像家,彼此感情逐渐淡漠。后来,王沪宁和肖佳灵也以秘密协议的方式分道扬镳。
再次有趣的婚姻是隔代恋。妻子是小他30岁的青岛籍女孩×××(为保护个人隐私故隐去其姓名)。×××原来是中央警卫局服务处的服务员,身材高挑,皮肤白皙,长相出众,性格温柔,嫁给王沪宁后,王金屋藏娇,让妻子在家作全职太太,以免引起人们议论。
王沪宁的谐闻趣事还有不少,我们下一次再接着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