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运用水、火、土的不同特性,在一万年以前产生了人类第一次试图改造自然的创造物——陶器。又经过数千年的历程,在亚洲大 陆的东部,中国人的祖先率先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孕育了一种新的物质,创造出温润、洁净、雅致的瓷器。中国瓷器凝结了历代工匠的智慧与心血,积聚了时代 与民族的精华,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工艺、文化史上的奇葩,成为外国语汇里中国的代名词。
神奇出泥尘
瓷器的诞生是个漫长的过程,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的高度发达为瓷器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陶器到 瓷器的飞跃需要实现三大突破:瓷土的应用、釉的发明和窑炉的改进。商代前期原始青瓷出现,春秋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东汉中晚期浙江地区烧造的青瓷,达到了 现代瓷器的各项标准,标志着瓷器创制过程的完成。
火中取宝
3000多年前的商代,出现了比陶器明显进步的原始瓷,河南郑州二 里岗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釉尊用瓷土做胎,烧成火候在1200℃以上,胎体坚致,表面施釉,已经具备瓷器的基本特征,是瓷器出现的先声(图1)。原始瓷是瓷器 发展的初级阶段。商代是原始瓷的肇始期,胎釉表现出较多原始性。西周以后原始瓷器迅速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江南地区的原始瓷器形制规整,胎体坚实,釉 层均匀,距真正的瓷器只有一步之遥。
两千年以前的东汉中晚期,瓷器在中国浙江东部的宁绍平原诞生。在浙江上虞小仙坛、大圆坪窑址出土了最早 的成熟青瓷标本。浙江奉化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出土的青釉绳索纹罐,胎质细腻、釉色青绿,成为中国瓷器出现的时代标志(图2)。与陶器相比,瓷 器更经得起高温的煅炼,质地更致密,更坚固。火造就了瓷器,原料和窑炉的温度直接决定了瓷器的成败。
成瓷技术
原料的选择与淘洗是制瓷的关键步骤。选取比较纯净的瓷土,经过粉碎、过筛和几次淘洗、沉淀,尽可能去除较粗的颗粒和杂质,再经过反复的踩踏、揉搓,制成纯净、具有延展可塑性的制胎坯料(图3)。
石灰釉则是将纯净的胎料稀释后加入一定量的助熔剂(通常是特定植物的灰烬)做成。施釉通常根据不同的器形、釉料及施釉效果采用不同的方法,有蘸釉、荡釉、浇釉、吹釉、刷釉等多种(图4)。
足够温度和保持适当气氛的窑炉是瓷器生产最关键的一步。窑炉的结构影响烧成的温度,决定了瓷器烧造的成败与质量的优劣。南方早期青瓷的创烧归功于龙窑的 发明。龙窑依山而建,利用山体坡度形成自然抽力,提高炉温、装烧量和热效率。浙江地区商代晚期出现原始龙窑,以后逐步成形并被广泛使用,是南方主要的窑炉 体系;北方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又称圆窑,扩大了燃烧室和烟囱,有利于控制温度;清初景德镇出现“形如覆瓮”的蛋壳窑,独特的结构便于控制气氛,使受热更 为充分和均匀,为官窑瓷器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窑炉结构的改进,装烧技术的突破,配合各类窑具,造就了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
制瓷技艺
制瓷技艺包括成型技术和装饰技术。成型工艺中回旋体器物通常采用拉坯技术,较高大的 器物则结合拉坯和节装技术成型。模制成型技术随着制瓷技术的成熟而得到提高,它可以制作复杂造型,使器形更加多样、美观。公元3-6世纪中国南北方先后采 用模制技术生产瓷器。瓷胎表面装饰主要利用工具在瓷胎上作物理上的加减,包括刻划花、印花、镶嵌、镂空、堆塑等。河北封氏墓地出土的北朝青釉莲花尊造型宏 伟,装饰丰富,运用了模制、堆贴、镶嵌、刻划等各种技法,表现了佛像、莲花等内容,精致美观,令人叹为观止(图5)。
千峰翠色·青瓷
胎釉中含有适量的氧化铁,经还原焰烧成,呈现淡青、翠青、粉青等各种优雅悦目的青色,通称为青瓷。作为最早的瓷器品种,青瓷的诞生是中国瓷器烧造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青瓷的雏形出现在商周,至东汉发展成熟。
六朝青瓷的雅致迎合了士大夫的意趣,颇有时代气息。晚唐五代秘色瓷代表了青瓷的巅峰,“九秋风露越窑开,赢得千峰翠色来”,成为咏叹青瓷的绝唱。宋代厚 釉技术的发明为青瓷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汝窑的“雨过天晴”、官窑的“粉青”、龙泉窑的“梅子青”,青瓷之美让人陶醉。碧玉般沉静素雅、清丽莹润的青瓷在中 国陶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一度独揽瓷坛风光。
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首屈一指的青瓷窑系,分 布于浙江东北部杭州湾南岸的绍兴、上虞、余姚、慈溪至宁波、鄞县一带广大地区。越窑始于东汉,盛于唐、五代 ,衰于宋,烧制时间长,生产规模大,影响深远。越窑瓷器胎质细腻,釉汁纯净,成形、装饰技法繁多,品种丰富,纹饰简朴大方。晚唐五代的秘色瓷更是越窑青瓷 的巅峰之作,“捩翠融青”的釉色引得无数的遐想和神往。经科学研究得知,越窑上林湖秘色瓷与同时代越窑青釉瓷在胎、釉原料化学组成上基本相同,但其胎质比 越窑青瓷均匀细致;釉层厚薄均匀、釉面光泽滋润,少见剥釉开片;成形也更加规整细致。秘色瓷还采用釉浆密封的瓷质匣钵等独特的装烧工艺,瓷质匣钵和釉封技 术显然提高了匣钵的密封性,更好地控制烧成气氛,避免了烧成后期的二次氧化,使秘色瓷的釉色更加青翠、纯正。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越窑秘色瓷八棱 瓶造型简洁挺拔,釉色青绿、莹润,釉面青翠、透亮,如薄冰上的青云、秋水上的碧波,美不胜收(图6)。
耀州窑
耀州窑是北方最著名的名窑之一,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一带。创烧于唐代,鼎盛 于宋金时代,以生产独特的刻花和印花青瓷著称。耀州窑瓷器釉色以橄榄青和黄绿色为主,莹透朴拙。宋代以煤为燃料,大大提高烧成温度,使得釉色更为晶莹润 泽。耀州窑刻花刀法犀利洒脱,线条活泼流畅,题材广泛,清新鲜活,透露出率性、生动的民间意趣。青釉提梁倒流壶构造巧妙,壶盖不能开启,灌水时要将壶倒 置,从底部灌入,壶内有漏柱和水相隔,使壶放正后滴水不漏。壶盖作荷叶状,提梁为一凤凰,流口雕刻成正在哺乳的子母狮,腹部刻缠枝牡丹花,下腹近底处饰一 周仰莲瓣纹。刻工精细,纹饰生动活泼(图7)。北宋晚期耀州窑的印花青瓷技法独特,纹饰丰富,刻划细腻,布局严整,讲求对称,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产品 种类繁多,构造精妙,体现了工匠的高度智慧和创造力。
汝窑
汝窑为宋瓷之首,烧造时间短,传世稀 少,在南宋时已是“近尤难得”,历来被奉为无上珍品。传世汝窑器以盘碟为多,还有碗、洗、瓶、尊等器形,小巧精致。汝窑的胎色为香灰色,迎光照看略带粉 色。釉汁莹润,釉色淡雅,呈色稳定,如“雨过天青”,釉面有“蟹爪”纹。器物通体施釉,裹足支烧,底部一般有3-5个支钉痕细小如芝麻状。汝窑青瓷的釉色 比当时北方青釉瓷淡雅、滋润,主要是因为釉层中包含了由极小晶体、气泡、未熔物以及晶间分相等组成的细小微粒,它们对入射光线造成散射而造成釉层乳浊呈现 半失透状,这是汝窑青釉形成玉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汝窑三足奁,仿汉代铜奁造型,口沿、底边各有两道凸弦纹,中部有三道凸弦纹。釉色为典型的天青色,釉面 有细小开片。里外满釉,底部有五个支烧痕(图7)。
官窑
官窑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又称汴京官窑,文献记载少,窑址不明。南宋时,在浙江临安设立官窑, 前有修内司,后有郊坛下,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南宋官窑吸收了北方汴京官窑、汝窑和南方龙泉窑的特点,器形既有古朴肃穆的仿古陈设瓷,又有轻巧灵便的日用 器。胎色赭黑,釉色以粉青、灰青为主,厚釉薄胎,“紫口铁足”,创造出“璞玉”的效果。釉质粉青如玉是南宋官窑的典型特征,这来自于南宋官窑创烧的厚釉技 术。当时在釉料中增加了钾、钠的含量,创烧出在高温中粘度比钙釉大的石灰碱釉,减少了烧成中流釉现象。同时采用多次施釉工艺,使釉层明显增厚,晶莹失透, 形成特有的玉质感。另外由于胎、釉膨胀系数差异,釉面呈现出各种裂纹,疏密深浅不一,在青玉般的釉面上形成独特的自然纹饰。官窑弦纹瓶,釉色粉青,晶莹滋 润。颈部有两道凸弦纹,腹部以平行的三道凸弦纹为装饰。釉面开片自然,造型端庄稳重(图9)。
哥窑
哥窑是宋代五 大名窑之一,其时代为南宋至元代,窑址尚未发现,通常不见出土,且传世罕见。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藏传世品看,主要造型有瓶、炉、洗、盘、碗等,釉层较 厚,釉面莹润失透,以开片装饰著称。最典型的是“金丝铁线”,它是因为釉和胎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在釉面形成深浅不一、疏密有致的裂纹,经人工染色而成。哥窑 胎土含铁量较高, “紫口铁足”的特点与南宋官窑颇为相似。五足洗是传世哥窑中的佼佼者,其釉厚失透,呈炒米黄色,釉面褐色和黄色的开片纵横交错,即所谓“金丝铁线”特征。 口沿饰乳钉五枚,下承五个如意形圈足,平底下还有矮圈足,悬起不着地。底心有六个支痕,疑为套烧其他器物所留(图10)。
龙泉窑
龙泉窑位于浙江龙泉,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至元代达到鼎盛,明中期以后走向衰弱。其全盛时 期,窑场遍布浙南、闽东南一带,是南方重要的青瓷体系。龙泉窑青瓷以釉色著称,南宋以后用石灰碱釉,经过多次素烧多次上釉,使得釉层厚而不流,并在胎料中 掺入一定量的紫金土,以降低白度,衬托出釉色的深沉、柔和、淡雅、莹润,创造出青玉一样的效果。粉青、梅子青的烧制成功,成为青瓷釉色之典范。1991年 9月,在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农民在菜地挖坑时偶然发现一个南宋窖藏,出土的近千件瓷器以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窑青白瓷为主。青釉贯耳瓶器形仿自商周青铜礼 器,胎灰白致密,施豆青釉,肥厚润泽,制作精细,是南宋晚期龙泉窑中的珍品(图11)。
如银似雪·白瓷
中国是发明白瓷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高岭土和长石的国家。北齐起源、唐代成熟的白瓷,显示了烧造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为后世各种颜色釉瓷、彩绘瓷提供了创造发展的基础。邢窑、定窑、景德镇窑和德化窑等窑口都曾闪耀过白瓷的辉煌。
白瓷发源于北方,河南、陕西等地北朝和隋代墓葬中皆有发现。白瓷的特征在于胎釉中铁含量少,表明当时工匠已经掌握了把原料中包括铁在内的杂质尽可能去除 干净的技术,从而克服了铁元素的呈色干扰,白瓷得以脱离青瓷自成体系。出土于河南安阳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张盛墓白瓷文吏俑束发戴冠,浓眉大眼, 络缌胡,身穿圆领广袖长袍,腰际束带,足登云头翘靴,双手拱袖,按剑直立于圆形莲座之上。俑身及莲座施灰白色釉,冠、履、剑鞘及领口、衣袖均以黑彩点染。 形象生动,颇具神采(图12)。
唐代邢窑的出现标志着白瓷烧造技术的成熟,“如银似雪”是最好的写照,它也开启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宋代定窑发明了支圈覆烧技术,白瓷胎体轻薄、器形规整。明永乐景德镇窑御器厂生产的甜白釉瓷器以见影的薄胎和肥腴的釉层成为白瓷中的极品。故宫博物院收藏 的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造型比例协调、挺拔秀美,釉质温润肥腴、釉色白净柔美,纹饰细腻典雅、含蓄雅致,为永乐甜白釉中的精品(图13)。德化窑白瓷始 于元,至明晚期以其光润如凝脂、微泛牙黄的釉成为欧洲的时尚,有“象牙白”、“鹅绒白”之美称。
文采飞扬·彩绘瓷
彩绘瓷是融入色彩装饰的瓷器。中国彩绘瓷出现于公元3世纪,初期的彩绘只是简单的点彩、涂抹或绘画。将不同材料装饰于瓷器之上,这是技术和艺术的进步。 六朝青瓷中出现的褐色点彩以至釉下彩,是技术的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南京南郊三国吴墓出土的青釉褐彩羽化升仙图盖壶,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彩绘瓷器。盖钮为 一鸾鸟,周围绘人首、鸟、仙草纹,颈部绘异兽,肩部贴塑四铺首、两佛、两鸟,均用黑褐彩勾勒。腹部分两层绘持节羽人二十一人,两两相对,其间插绘飘忽欲动 的仙草纹。胫部绘一周仰莲纹。盖内及盘口内外皆绘仙草、云气、连弧、弦纹等。图案充满神仙怪异的气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思想和习俗(图14)。
彩绘技术在唐代长沙窑普遍运用,形成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外销瓷器。经唐宋时期诸多窑口的创造性发展,中国瓷器从元代开始逐渐进入彩绘时代,各种工艺、技法、纹饰和色彩的彩绘瓷争奇斗艳、异彩纷呈。
彩绘瓷将中国画的线条和图像融入到立体的器物表面,形成了双重的审美意趣。彩瓷主要可以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类。釉下彩就是在胎体上进行彩绘,施透明釉 后高温一次烧成。釉上彩则是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色料绘彩,再以低温烘烧而成。另外还有两者相结合的斗彩。青花和釉里红是釉下彩的代表,元代以后逐渐占据 了瓷器生产的半壁江山。而明清各类釉上彩的发明与创新更是将彩瓷推向顶峰。
釉下彩
(1)青花
青 花是在瓷坯上用钴料绘彩,施透明釉后入窑高温烧造而成的白地蓝花装饰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最早见于唐代。在江苏扬州唐城遗址曾经出土青花瓷片。1998年, 从印尼爪哇岛附近海域发现一条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中发现了三件唐代中国生产的青花瓷盘(图15),这是首次考古发现的完整唐青花,其胎釉特点具备 了巩县窑的特点。
14世纪中期,景德镇生产的元代青花成为中国青花瓷器成熟的标志。典型元代青花瓷器胎体厚重,造型硕大雄伟。使用从中东地 区进口的“苏麻离青”绘彩,其特点是低锰高铁,青花呈色鲜艳纯正,青料浓厚处析出黑疵,纹饰层次丰富、绘画细致工丽。图案题材有人物故事、缠枝花卉、鱼 藻、云龙、莲池、双凤花卉、开光折枝、竹石花卉瓜果等,颇有时代特征。江苏江宁出土的“萧何追韩信图”梅瓶釉色白中泛青,肥厚滋润,青花发色浓郁幽雅,具 备了元代青花的典型特征(图16)。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的黄金期,此时所用青料仍为苏麻离青,发色浓艳,胎釉精细,造型多样, 纹饰优美。在装饰方面,改变了元代多层次的构图而较为疏朗。其中永乐以花卉、瓜果、龙凤及少量花鸟人物为典型;宣德纹样承袭其制,狮球、波涛海兽、松竹 梅、阿拉伯文、人物故事等纹样较为多见。宣德时期的八角烛台造型仿自西亚伊斯兰地区的铜质烛台,口部为仰覆莲瓣纹,颈部为缠枝花卉纹,腹部以阿拉伯文花体 字书写的古兰经装饰,疏密相间,优雅别致,具有浓郁的异域风采(图17)。
成化青花是明代瓷器中的珍品,胎体轻薄精巧,釉面滋润肥腴,。其青料是产自景德镇附近乐平的平等青(陂塘青),发色稳定,色调清新淡雅。绘画采用双勾边线,大笔涂色的方法,色彩比较统一,画面极为精细。
明代晚期,景德镇窑青花改用产自浙江金华一带的“浙料”,特别是当时改进了青料提炼的技法,从传统的水选法改为煅烧法,从而大大提高了钴料的纯度,使得 青花的发色质量由蓝中泛灰变为明艳的蓝青色。清代早期景德镇青花发色湛蓝,明亮幽雅。当时运用分水法,使得青花表现出浓淡不同的层次,效果如同中国传统水 墨画一般。
(2)釉里红
与青花相同,釉里红也是先在瓷坯上绘彩,施透明釉后用高温一次烧成。不同的是釉里红用铜在釉下绘彩,施透 明釉后需要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花纹呈鲜亮的红色。它对于烧成气氛的要求特别高。公元9世纪长沙窑的高温釉下红彩是釉里红瓷器的先声,在窑址和沉船中均 发现了类似的标本和器物,但应属偶然烧成,并不能证明当时的工匠已经掌握釉下铜红彩的技术。
元代景德镇窑真正开始生产釉里红瓷器,虽然其 胎、釉、器型和烧造工艺均与青花相同,但由于铜的呈色较难控制,故主要采用涂抹或填红的方法绘彩,在装饰上与青花存在很大的差异。图案题材仅见云龙、芦 雁、兔纹等数种,呈色不稳,偏灰、黑色,并有晕散,纹样不清晰。由于出土器物很少,江苏吴县、高安、保定等地发现的釉里红瓷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 元代釉里红的基本面貌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图18)。
明初洪武朝是釉里红盛行的时期,其时景德镇窑釉里红的生产量大大多于青花。虽然发色仍然黯淡、不纯,但是已经从元代的大笔涂抹发展到 如青花般的细致描绘,图案纹样也比元代丰富。由于绘画技术的改进,洪武釉里红的题材基本上与青花一样,构图繁复的缠枝花、折枝花、莲花、扁菊花以及松竹 梅、庭院芭蕉、飞凤、人物故事图等均有所见(图19)。
明中期以后釉里红衰微,至清康熙才得到恢复。当时完全掌握了釉里红的烧制技术,色泽纯正、稳定,晕散现象也已得到了控制,并能随心所欲地用线条勾勒纹样的轮廓与细部,还创制了“釉里三彩”等新品种。
釉上彩
釉上彩是在烧成的瓷器表面绘彩,再经低温焙烧而成。它诞生于公元13世纪的宋、金时期,最早见于中 国北方简单的红绿彩。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卵白釉加彩瓷器是一种特殊的彩瓷,它以彩色立粉和贴金相结合,使得风格更为华丽(图20)。明代釉上彩瓷的制作非 常发达,唯因还不能烧制釉上蓝彩,而只能用釉下青花来代替。这种釉上、釉下相结合的彩绘瓷,也被称为“青花五彩”。清代釉上彩颇多,极为丰富,可以分为五 彩、斗彩、珐琅彩、粉彩等品种。
(1)五彩
五彩瓷器源于明宣德而盛于嘉万。明天启谷应泰《博物要览》中曾经提到“宣窑五彩, 深厚堆垛”,长期以来,宣德五彩始终不见踪影。偶然间,发现在西藏萨迦寺收藏了全世界仅有的两件宣德五彩瓷器,分别是碗和高足碗。由此,五彩起源于宣德得 到了证实。五彩高足碗外壁口沿下绘龙纹,腹部有两对鸳鸯嬉戏于莲池之中,口沿内以青花书写藏文吉祥经一周,圈足内有“宣德年制”青花楷书款(图21)。五 彩使用透明彩,缺少层次的渲染,故又称“硬彩”。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以发色浓艳而著称,图案以云龙、云凤、云鹤、花卉、灵芝、鱼藻等为多见。清康熙朝景 德镇发明了釉上蓝彩,改变了以往五彩没有蓝彩的历史,从此五彩成为单纯的釉上彩。康熙五彩色泽鲜艳明快,画面和谐统一。装饰上流行花鸟草虫、山水博古、戏 曲故事、仕女婴戏等题材,并较多使用金彩,显得比较富丽。
(2)斗彩
斗彩是一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相结合的品种。其制作工艺 是先在釉下用青花勾勒纹样全部或大部轮廓线后高温烧成,再在釉上青花轮廓线内填绘五彩入窑二次以低温焙烧而成。斗彩出现于明代成化年间,多为小型器物,以 天字罐、鸡缸杯、葡萄杯等最为名贵。精工细制,胎细腻、釉滋润、色彩典雅(图22)。清代雍正朝粉彩盛行,斗彩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的工艺为主,使 色彩出现深浅浓淡的变化,色彩比较柔和,更显典雅。
(3)珐琅彩
珐琅彩是创造性地将以往装饰于铜胎上的珐琅彩施于瓷器之上, 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此工艺开始于17世纪末,通常由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素瓷运往宫内,再由造办处珐琅作承担绘彩及烘烧。珐琅彩含有砷,并使用以黄金着色 的胭脂红(金红),黄彩多以氧化锑与锡为着色剂。珐琅彩具有色彩浓厚、鲜艳、层次丰富的特点,有较强的立体感,并具有油画的质感。康熙珐琅彩使用进口珐琅 料,彩料较厚,有凸起感,有的会出现细小的冰裂纹,题材大多以黄、红、蓝、豆绿等颜色作地,彩绘牡丹、月季、莲花、菊花等对称的花卉图案;雍正珐琅彩风格 典雅,大多以白色为地,题材以花鸟为主,配上题诗、篆印,俨然是中国传统工笔画在瓷器上的再现(图23);乾隆珐琅彩流行人物描绘,且吸收了西洋油画的技 法,注重表现人物面部的光影和层次,更有立体感。
(4)粉彩
粉彩是清朝康熙后期在珐琅彩基础上创烧的一种低温釉上彩。在绘彩 之前先施一层起乳浊作用的“玻璃白”,然后施彩,并把彩色自深至浅逐步洗开,使得色彩更富有层次感,更为柔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初起的粉彩仅仅在五彩中 使用了胭脂红;雍正瓷器瓷胎洁白轻薄,釉色莹润如雪,粉彩呈色丰富,色泽明亮柔丽,运用没骨法等传统工笔画技法,层次清晰,极富立体感;乾隆粉彩瓷器则以 装饰繁华、造型奇巧而著称,多用金彩勾勒纹饰的轮廓,以吉祥、喜庆的诸如蝙蝠、双鱼、寿桃、磬、结、璎珞、夔龙等图案,组成福寿万代、吉庆万福、吉庆有余 等题材。转心瓶是清代乾隆年间流行的一种样式,在瓶内套一个可以转动的内胆与颈部相连,转动颈部,透过瓶的镂空开光可以看到内胆的不同纹饰,设计精巧,十 分别致。颈肩之间转动处上下分别书天干、地支,转动颈部,显示相对的干支,可以作日历使用。瓶底书“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整器造型优美,设色艳丽, 显得富丽堂皇(图24)。
流光溢彩·颜色釉
颜色釉有高、低温之分。高温釉的主要呈色元素有铜、钴、铁,烧成黑、红、蓝、酱等颜色釉;低温釉的呈色 元素主要为铜、铁、锰等,烧成红、绿、黄、紫等颜色釉。高温颜色釉源于公元2世纪初的黑釉,至14世纪成熟的铜红釉、钴蓝釉的出现以后,得到较快发展;单 纯的低温颜色釉瓷器源于14世纪景德镇窑的孔雀绿釉,明、清两代御器厂的设立,推动了低温釉的繁荣。特别是清代工匠们更是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外 国技术,增加了金、锑等釉料,创烧出浓淡深浅不一的釉色。红色的浓烈奔放,黄色的雍容华贵、蓝色的恬和静谧,紫色的神秘典雅,千变万化,异彩纷呈。更有生 动逼真的仿工艺釉,制造出青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以及竹刻等效果,显示了瓷器的高度表现力和工匠们的智慧。
高温颜色釉
(1)黑釉
东汉中后期,黑瓷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瓷器的一大门类。江苏丹阳东汉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墓出土的黑瓷小罐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黑釉瓷器(图25)。 黑釉的出现与釉中铁、钛元素含量的提高和釉层的加厚有关。青釉中氧化铁和氧化钛的含量在2%-3%之间。当铁钛含量高达7-10%时,呈现出来黑褐色就成 为黑釉,较厚的釉层使釉显得更黑。在上虞、宁波的东汉窑址中发现在烧制青瓷的同时也烧制黑瓷。
东晋、南朝时期浙江的德清窑为早期黑釉瓷的代表,釉中氧化铁含量高达8%,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典型器物为鸡首壶和盘口壶。由于釉色深浅随釉层厚度变化,因此釉薄处经常出现透出浅色胎的“出筋”现象(图26)。
公元8世纪以后在黑釉上复合施加另一种釉的方式流行起来。烧制过程中复合的加彩与黑釉在高温和气氛条件下经过物理化学反应,呈现变化丰富的装饰效果。唐 代的鲁山花釉是在黑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彩斑,用深沉的底色来衬托浅色的彩斑,对比鲜明,格外醒目,最著名的器形是腰鼓(图27)。宋代吉州窑黑釉以两种 不同的色釉,通过剪纸贴花、树叶贴花等加以装饰,取得了与建窑结晶釉类似而又有区别的效果。
公元11世纪建窑创烧成功黑色结晶釉茶盏。在黑 釉表面出现变幻无穷的斑纹或如毫纹、或如星辰,都是由于铁在釉层表面的过饱和析晶所引起的。结晶釉的代表有兔毫、油滴和鹧鸪斑。兔毫是在黑色釉面上透出尖 细的棕黄色或铁锈色条纹,呈兔毛状,时称“金褐兔毫”(图28)。黑色结晶釉茶盏的流行与当时风行的“斗茶”习俗密切相关。北宋时期,中国流行饮用末茶, 它有一套复杂的程序,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热衷于此道,逐渐演变为一种称为“斗茶”的游戏。建窑黑釉茶盏胎厚宜于保温,釉黑又利于衬托茶沫,因此随着“斗 茶”的流行而风行大江南北,为文人墨客所竞相颂扬。
(2)铜红釉
铜红釉是以铜为呈色剂的高温颜色釉,在要求较高的高温还原气 氛中烧成。由釉中的胶体金属铜离子着色,它对入射光线反射为红色,并且由于大小颗粒所形成反射光波长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色阶的红色。铜红釉起源于公元 8-9世纪的长沙窑,当时用铜作绿釉的呈色剂,在偶然得到的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了红色。真正的铜红釉出现于14世纪的元代,从北京元大都、江西等地出土的 元代红釉瓷器看,其色泽虽不够鲜艳,但呈色浓重,表明红釉的烧制技术已经基本成形。
高温红釉在明代永乐、宣德时期趋于成熟,烧成的红釉釉色 莹润透亮,釉层晶莹透亮,鲜艳如初凝鸡血,犹如红宝石一般灿烂夺目。器口因釉的垂流,往往呈现一周整齐的白色边线,俗称“灯草边”,与浑然一体的红釉相映 成趣。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红釉僧帽壶红釉光亮明艳,是明代宝石红釉的代表(图29)。
17世纪后期,清康熙时期创烧的郎窑红 色泽浓艳,似初凝的牛血般猩红,釉汁肥厚,釉面有大开片和不规则的牛毛纹。在烧制过程中釉汁下垂,使口沿因釉的流淌显露白色,而器物底边因圈足修削使釉不 再继续垂流,釉汁凝聚呈黑红色。豇豆红是一种呈色多变的高温铜红釉,是康熙时期的名贵品种。其釉色淡雅,釉面局部氧化而呈绿色苔点。在浑然一体的红色中隐 现点点绿斑,更显幽雅清淡、柔和悦目。豇豆红用多层次吹釉法施釉,其烧制难度极大。常见器形有印盒、水盂等文房用具。豇豆红水盂造型典雅美观,釉层滋润, 十分精美(图30)。
(3)钴蓝釉
将描绘青花的色料钴掺入釉料,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烧出深浅不同的各种蓝釉。中国陶瓷中用钴着色的蓝色釉在唐三 彩中已有,属于低温铅釉。元代景德镇窑创烧出纯正的高温蓝釉,色调浓艳深沉,釉面光亮润泽细腻。扬州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后期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瓶是蓝釉的代 表作(图31)。
洒蓝釉以吹釉法施釉,用一端包上纱布的竹管将釉吹附在瓷胎上,入窑高温烧成,形成蓝中夹白,星星点点,类似雪花的效果。它创烧于明宣德年间,清康熙时大量烧造,技术纯熟。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洒蓝釉钵,底部有“大明宣德年制”款,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图32)。
天蓝釉是一种高温颜色釉,创烧于清康熙。在釉中加1%以下的钴料,在高温中可以烧成犹如天空一般的蓝色。康熙、雍正两朝的天蓝釉制作精美,釉色纯净,幽雅隽永,令人赏心悦目。
彩色铅釉
铅釉是以氧化铅为助熔剂的低温釉,在烧成的瓷器表面施釉后再用约800℃烧成。由于烧成温度不高,因此色料的选择范围比高温釉广泛,釉色也丰富得多。景 德镇窑在公元14世纪创烧成功的孔雀绿釉;15世纪烧成黄釉; 17世纪以后各种颜色釉瓷器纷纷创烧,形成色彩缤纷的彩色世界。
(1)孔雀绿釉
孔雀绿釉又称“法翠”,是一种以铜为着色剂的低温铅釉。宋代磁州窑已有在黑彩瓷器表面加施一层孔雀绿釉,因胎釉结合不好而较易剥落。景德镇窑于14世纪 开始烧制的孔雀绿釉不仅胎釉结合良好,而且是纯粹的单色釉(图33)。明代正德孔雀绿釉的数量增多且质量提高;清代康熙时期其生产达到鼎盛。景德镇窑孔雀 绿釉色调鲜艳、青翠欲滴,十分鲜嫩可爱。
(2)黄釉
低温黄釉也称“铁黄”,是以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铅釉。它 创烧于15世纪早期,传世有宣德官窑的黄釉青花瓷器。明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是黄釉的最盛期。尤其是弘治黄釉,釉色娇嫩、光亮、淡雅,有“娇黄”、“蜜蜡 黄”、等美称,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图34)。
(3)金釉
金釉是清康熙的创新品种,将金粉溶入胶水,加适量铅粉,涂抹在瓷器表面,经低温烘烤后,再用玛瑙棒或石英砂在表面碾磨抛光。制作完成的金釉器色如黄金,光亮璀璨(图35)。
(5)胭脂红釉
胭脂红釉以黄金作呈色剂,也称“金红”,是康熙年间从西方引进的一种低温釉。它在烧成的薄胎白瓷上施以含金万分之一、二的釉料,于彩炉中烘烤而成。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胭脂(图36)。
(6)仿工艺釉
仿工艺釉是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窑制瓷工艺的特殊品种。它以瓷为胎,通过各种高温、低温釉和彩绘,仿制铜、玉、石、竹、木、漆等各种质地的器物,惟妙惟肖, 达到几乎可以乱真的程度,表现出景德镇窑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古铜釉就是模仿古代青铜器,它在茶叶末釉上用红、绿、黑、蓝等低温彩仿青铜器的斑驳锈痕,或 者用金彩银彩摹绘错金银纹饰。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景德镇窑仿铜釉觚就是此类器物的代表(图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