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减肥(转载)
发表者:赵东奇 57人已访问
一、针灸减肥的几个基本环节和用穴规则
1、发汗 针对肺失宣降、表实无汗者制定的法则,通过发汗的渠道让体内淤积的水湿得以宣泄而直到减肥的作用。主要选穴:尺泽、合谷、偏历、阴郗、后溪、复溜、大椎、肺俞。尺泽为肺经五输穴之“子穴”,对表实无汗之类的肺实证且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偏历为手阳明经之络穴,二穴均与肺经相通,主气,能通过皮部的功能鼓邪外出;阴郄乃心经郄,“汗为心之液”,是治疗汗证的经验效穴;大椎属督脉,为阳脉之海,诸阳之会,发汗解表,驱邪外出;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也与督脉相通;复溜归属足少阴,与合谷相配也是治疗汗证提经验效穴,肺俞为肺的背俞穴,调补肺气,鼓邪外出。其中,合谷用补法,尺泽用泻法,大椎用灸法,其余腧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
耳穴取肺、交感、内分泌、皮质下
2、袪湿 针对脾阳不足、水湿不者。通过健运脾阳、促进气化渠道让体内淤积的水湿得以化除而直到减肥的作用。主要选穴:水分、水道、脾俞、三焦俞、阳池、委阳、商丘、三阴交、阴陵泉。水分属任脉,主治水湿运行不利;水道归胃经,以通调水道见长;脾俞、三焦俞温运脾阳和三交以化水湿;阳池及三焦经原穴,委阳乃三焦之下合穴,共促三焦气化,利湿行水;商丘、三阴交均属脾经,健脾化湿。其中脾俞、三阴交用平补平泻,其余腧穴用泻法;寒湿者(头重,身重,皮肤粘滞不爽,舌淡、胖大有齿印、苔白腻,脉濡缓)针灸并用,湿热者(头重,身重,皮肤粘滞不爽,口渴但不欲饮,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爽,舌淡、苔黄腻)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
耳穴取肺、脾、三焦。
3、化痰 针对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者制定的法则,通过健脾除湿、化痰通络的渠道让体内的谈湿浊脂得以消除而起到减肥的作用。主要选穴:天突、中脘、肺俞、脾腧、内关、丰隆、足三里。天突位于咽喉,利咽除痰,中脘、丰隆、足三里健运脾胃、化痰除湿;肺俞、脾腧调节肺脾使脾不生痰,肺不贮痰;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沟通、联络三焦,增强气化、清除痰湿。其中,脾俞用平补平泻法,其余腧穴用泻法。寒痰者(胸闷、恶心欲呕,痰涎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腻,脉弦紧)针灸并用,热痰者(胸闷、恶心欲呕,痰涎黄稠而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
4、利尿 针对肺肾气虚或手肾阳虚不能正常排出小便、身肿肥胖者制定的法则,通过温补脾肾之阳、补益肺肾之气让尿液能顺利排出而起到减肥的作用。主要选穴:中极、关元、气海、水分、利尿((脐下2.5寸)、水道、肾俞、膀胱俞、列缺、三阴交、阴陵泉、委阳、照海、太溪、复溜、阴谷。中极、关元、气海、水分、利尿等穴属于任脉,擅长利尿行水;水道位于关元旁开2寸,利水消肿,肾俞、膀胱俞、调理肾和膀胱,以增气化功能;列缺属肺经,通任脉,宣发肺气、通得小便;三阴交、阴陵泉分健脾化湿利尿;委阳归属膀胱,又为三焦下合穴,促进三焦气化,利尿消肿,照海、太溪、复溜、阴谷均为肾经腧穴,调补肾气、通利膀胱。肾阳虚和下焦虚寒者(腰膝酸软,体倦,怕冷,小便短少,肢体微肿,舌淡、苔白,脉细缓无力)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湿热下注、气滞血瘀者(脘腹满闷不舒,小便短少、淋漓涩痛、色黄甚或尿中带血,口渴,但欲喇水不欲咽,舌红有紫气或见瘀斑、苔黄微腻,脉滑数或涩滞不利)只针不灸或多针少灸,泻法。
耳穴取肺、肾、膀胱、三焦、交感。
5、通便 针对胃肠实热或气阴两虚不能正常排出大便、身重肥胖者,通过清泻胃肠实热、滋养肾阴、润肠通便的渠道让大便能正常排出而减肥。主要选穴:关元、中脘、上脘、下脘、梁门、天枢、大肠俞、小肠俞、合谷、曲池、支沟、尺泽、孔最、鱼际、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关元、中脘清泻胃肠、通调腑气;梁门、天枢也起通腑气;大横属属脾经,对脾虚腹胀、排便乏力者有益气通便之功;大肠俞、小肠俞、既可清肠道实热、通调腑气,又可益气养阴、润肠通便;合谷、曲池、乃大肠经穴,清热泻火、荡涤大肠;支沟属三焦经,清泻三焦之火,治疗实秘乃其专长;尺泽、孔最、鱼际利用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通过清肺热、宣肺气、促肃降的作用达到通便的目的;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均是胃经上的特定穴,清泻胃热力强。胃肠实热者针刺泻法,气阴两虚者加太溪、复溜、照海,补法或平补平泻。
耳穴取肺、胃、大肠、小肠、三焦、交感、饥点、便秘点。
二、针灸减肥的辩证论治
(一)、无并发症者
1基本处方:
(1)腹部8穴:中极、关元、气海、水分、中脘、天枢、水道、大横。
(2)四肢10穴:合谷、曲池、内关、支沟、足三里、丰隆、内庭、三阴交、阴陵泉、委阳。
(3)耳部12穴: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饥点、便秘点。
(2)胃肠实热型:体质肥胖,上下匀称,按之结实,消谷善饥,食欲亢进,口干欲饮,怕热多汗,急躁易怒,腹胀便秘,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有力。治宜清泻胃肠、通调腑气,只针不灸,泻法。一般取天枢、大肠俞、曲池、支沟、内庭、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中强刺激,留针30分钟,2日一次;耳穴取胃、大肠、小肠、三焦、饥点、便秘点,毫针强剌或药丸按压,每日自行按压所贴耳穴3-5次,每次每穴按压50下左右,感觉疼痛为佳,尤其是每日三餐前的按压要保证(以下同)。
(3)脾虚湿阻型:肥胖以面、颈部为甚,按之松驰,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嗜睡懒言,面唇少华,胸腹满闷,大使溏薄,小便如常或尿少,身肿,舌淡、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滑或细缓无力。治宜健运脾胃、化湿消肿,针灸并用,平补平泻。一般选中脘、脾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阴陵泉为主,配气海、水分、大横、水道、太白,中等刺激;耳穴取脾、胃、三焦、内分泌,轻中刺激或药丸按压。
(4)肝郁气滞型:胸胁胀满、连及乳房和脘腹,时有微痛,走窜不定,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喜叹息,得喛气或矢气则舒,纳呆食少,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理脾和胃,只针不灸,泻法。一般选期门、膻中、支沟、太冲、三阴交为主,配行间、公孙、阳陵泉,中强刺激;耳穴取肝、胆、神门、内分泌、皮质下,毫针强剌或药丸按压。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173508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