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心中,千疮百孔(9)禧

虽然也是首次谋面,睢淑媛见姨妈一家时,总觉得有点什么东西隔着她,见父亲,却毫无阻拦,热切的欢喜。所以,当谈及去向的时候,她坚定地选择跟父亲去台湾。她知道父亲在台湾重建了家庭,有妻室儿女,也听过关于后妈的种种恐怖故事,但这都不能阻止她离父亲更近一点再近一点的意愿。近一点,才有家的味道。
抵港之初,英国政府既担心逃亡者对市民制造破坏,又同情他们九死一生的历程,加之在港各界亲属的请愿,便对到达市区的难民发放了居港权。表哥在香港人民议事处为睢淑媛办理登记,给她申办了绿印身份证,成了合法的香港临时居民。
入住台湾,却更难。在法律上,台湾视大陆为中华民国之固有领土,生于大陆之人,亦为中华民国之国民,但这些国民若要赴台定居,却有很多限制,像睢淑媛这种情况,虽然在台湾有直系血亲,但年龄不在依亲范围,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和台湾人结婚,或者留学,香港澳门去台湾的留学生可以自动取得中华民国国籍。但是,居港7年后,睢淑媛才能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这个时候,孙仁甫出现了。

孙仁甫是台湾商人,与睢淑媛表哥有贸易往来,表哥就是通过他找到睢秉昌的。这次也是他陪同睢秉昌来到了香港。孙仁甫是台北军眷舍生活区长大的官宦子弟,从小跟着保姆吃住,父亲工作繁忙无暇顾家,对他要求甚严,偶尔检查他的作业,抬手就是一巴掌,训道:“字写得这么潦草!”母亲的生活就是与其他官宦太太打麻将、游园、听戏。孙仁甫也想有出息为父母争气,无奈学习成绩始终平平,在大学联考中失利。台湾在联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蒋总统家的人,也不能例外,官宦的特权在升学这方面束手无策,贵贱学子都得凭自已的本事挤大学窄门。很多人去美国留学,走“曲线救学”的道路,孙仁甫自知不是读书的料,就去服了两年兵役。其时“反攻大陆”是国家的首要任务,父亲虽因儿子考不上大学而自惭形秽,但他太太当年是留美的新女性,不愿过多为家事所累,只生得一子,自不期望儿子成为炮灰,便反对孙仁甫兵役结束后转士官,而是资助儿子去香港创业,说加强与香港的联系,也是国家光复的一部分。离开沉闷的学校生活,登上广阔的社会舞台,孙仁甫陡然间心胸洞开,如鱼得水,事事如沐春风,贸易做得有声有色。

不知是一见钟情,还是义薄云天,孙仁甫提出,愿意与睢淑媛小姐共谐连理。睢秉昌同意走这个快速通道,表哥认为年龄差距稍大,孙仁甫虽长相朝气蓬勃,却到底比睢淑媛年长很多。睢淑媛历经颠簸,于男女之情无暇顾及,只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既然这样可以很快到达父亲身边,那就结婚吧。

睢淑媛出嫁了,这一年,她20岁。

孙仁甫很惊喜,没想到自己的小娘子厨艺高超,他嘴上没说啥,心里很高兴,不仅减少了在外面吃饭的次数,甚至将工作餐安排在家里,设家宴款待好友和业务朋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