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3/23日稍早病逝于新加坡中央医院。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于2015年3月23日3点18分逝世,享年91岁。新加坡民众稍早前几天在医院门口为他祈福。(新加坡联合早报)
新加坡独立初期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是为了跑华北马来西亚赶出去而独立的。
李光耀看到二战后独立国家深受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未能理性发展,保留英国殖民时代的雕像,并且理解只有敞开大门新加坡才能有机会,立英文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没有企业,和香港不同,李光耀制定一连串措施,让外资愿意到新加坡。
自古以来,政治家就是一群自信自负的人。李光耀无疑是新加坡奇迹的缔造者。在地缘政治的夹缝里纵横捭阖,不但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中等城市变成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化强国,他自己也从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领导人成为活跃于世界舞台的重量级政治家。(中国财经网)
李光耀是目光远大的领导人,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来就一直领导着个国家,建造出今天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美国白宫官方网站)
在国际舞台上,李光耀运筹帷幄,否定了效果无外交的说法。实际上,新加坡今天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及影响力,远超过其国力。新加坡虽是小国,但李光耀这位小国领袖对时局的精辟分析,赢得许多大国领袖的认可,并将他的直率批评视为诤言。
李光耀是目光远大的领导人,自新加坡1965年独立以来就一直领导着个国家,建造出今天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美国白宫官方网站)
在国际舞台上,李光耀运筹帷幄,否定了效果无外交的说法。实际上,新加坡今天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及影响力,远超过其国力。新加坡虽是小国,但李光耀这位小国领袖对时局的精辟分析,赢得许多大国领袖的认可,并将他的直率批评视为诤言。
在50多年的执政生涯中,李光耀成功地将新加坡这个英国前哨战大造成全球贸易和金融中心,新加坡也因此成为全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参照样板。(华尔街日报)
李光耀在新加坡担任总理逾30年,在此期间,他使这个岛国成为全球经济成功故事之一。新加坡人均收入在1965年独立后不久仅为511美元,但是到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的时候,这个城市国家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5万美元。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港。(英国金融时报)
他从崇拜英国岛看穿西方殖民主义者,李光耀的名字代表:远见、反省、理性主义的战略布局、自始至终为一个人口只有540万人的新加坡存亡不断思考他的战略。
李光耀在新加坡担任总理逾30年,在此期间,他使这个岛国成为全球经济成功故事之一。新加坡人均收入在1965年独立后不久仅为511美元,但是到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的时候,这个城市国家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5万美元。新加坡是亚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船舶加油港。(英国金融时报)
他从崇拜英国岛看穿西方殖民主义者,李光耀的名字代表:远见、反省、理性主义的战略布局、自始至终为一个人口只有540万人的新加坡存亡不断思考他的战略。
李显龙总理回忆父亲:“夫心可说是一个独特时期的产物,他经历了大展、日据时期、凡殖民地斗争、马来西亚时期,和建国初年。与其说时势造英雄,父亲是英雄造了时势。”
李显龙总理谈父亲李光耀:他是严父,也是好父亲。李总理形容,李光耀既是严父,也是一位好父亲。他虽然平时日理万机,但当家人需要她的时候,例如当李总理华奈何丧气事,李光耀都是坚定不移的健身支柱。“不是因为他说了些什么话,而是由他陪伴,感觉雨后就会天晴。”
谈到父亲对他从政的影响时,李总理说,父亲对台能够象很大,“他他造就了我”。李总理从李光耀这位不可多得的政治领袖身上,学到了三个领导人必备条件:要有主见,不能随波逐流;要有说服民众的能力;要懂得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洞察人心。
李光耀语录:
我没有把自己归类成政治家。我自认是一个坚持不懈以一贯之的人,我立志做大事,我努力追求以迄成功,就是这样而已。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
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
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
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往往现实得走与会曲折的道路。
我没有把自己归类成政治家。我自认是一个坚持不懈以一贯之的人,我立志做大事,我努力追求以迄成功,就是这样而已。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探索什么生命的意义,更不会对这个深奥的问题发表长篇大论,我的生命的意义就是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情,而且我一直是尽力而为,所以我很满足,没有遗憾。
一个民族的命运不是注定的,而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意志力。
自认无法克服挑战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
真正称得上英勇的人,是权衡利害之后,敢于说“虽然如此,我还是要勇往直前”的人。
我们有的是计划梦想,但往往现实得走与会曲折的道路。
以上内容整理自2015/3/23文茜世界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