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小君记】国内古陶瓷收藏非常混乱,令人堪忧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常斌

马年岁末,老师回西安探亲之际,得与长谈。殷切寄语、谆谆教导间,流露出他对当下古陶瓷收藏现状的忧虑,对国内广大藏友的期望,感受颇深。遂概要整理记述刊出,以飨藏友。




有些朋友称我为大师,这个称呼我可当不得。我自认为,是一个普通的收藏爱好者,与那些古陶瓷界的老前辈们相比,自觉不及。那一辈的老专家、大师们,经 历了20世纪初那段民族危亡的动荡岁月,那同时也是古陶瓷精品现身与流失的高峰期。历史不可复制,如今要想集中看到那么多的精品、珍品,已不可能。有幸的 是,几十年前我能有机会跟随耿宝昌大师研习古陶瓷鉴定之法,历时七年帮助整理编撰《明清瓷器鉴定》一书,并参与了随后的全国文物普查,跟随耿老跑遍全国各 地博物馆,尽览珍品。




如今大师们多已不在,祖国古陶瓷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就落在我们每个专家、每个收藏爱好者肩上。




一、国内收藏界的一些弊端

现在的国内古陶瓷收藏领域很热,同时也有些混乱,可以用“令人堪忧”四个字形容。




1.李鬼横行,李逵蒙冤。现在对古陶瓷的仿造,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甚至已经形成“造假、售假、藏假”的链条。不单国内,有些人甚至 挖空心思跑到欧洲一些小城镇,甚至非洲,去埋“地雷”,专“杀”中国游客,令人瞠目结舌。伪品已经泛滥到杯弓蛇影、风声鹤唳的地步,大开门的东西反而常常 没人敢认。如果把故宫的藏品抹去编号,拍照发到网上,说不定也是一片喊假。个别专家,见到藏友拿来稀有品种、高档器物,往往不敢认,甚至有些自己也认为应 该是真品,可是由于怕担风险,干脆断假。民间有“高、精”的古陶瓷藏品,这是客观事实。有些是传世,有些出自古运河河道,有的是出自窖藏,我也看到不少藏 友手中的确有“高、精”的藏品,东西对的我都予以了确认,嘱其妥善保存。也因为我确认了一批民间精品,有些人就说我是“国宝帮”。如果确认民间精品算是 “国宝帮”的话,那我继续当下去倒也无妨。




2.大拍门槛高,小拍埋伏多。大拍卖公司,对藏品的来源和传承十分关注,往往也有自己的客户圈子,所以,一般藏友的藏品很难入拍。因而,各路小拍卖公 司应运而生。这些小拍公司良莠不齐,信誉好的自然不少,但也有些是打着拍卖的旗号,行坑骗之实,不少藏友都中过招。没有经历过的藏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其 中,有几种比较典型的手法: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先把藏品说成天价,而后按照估价收取高额宣传、保管等前期费用,即便流拍这些钱也要付,否则就拿不 回藏品,自然,往往都是流拍的;第二种,说你的藏品不到代不能入拍,或者形成流拍的事实,然后,再私下低价收购你的藏品;第三种,诱使藏友将起拍价设低, 然后“意外”地以最低价,或略高于最低价成交;第四种,也是最恶劣的一种,征集藏品后,告知你要统一保管,或送往外地,或送出境参加拍卖,而后藏品丢失, 或干脆关张走人,类于抢夺。拍卖行业的自律非常重要,应加强内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艺术修养,拍卖行的规范能够引导市场规范。




3.专家满天飞,书籍若白菜。一方面,古陶瓷鉴定领域水太浑,许多真有水平的专家,明哲息声;另一方面,的确存在许多伪专家,横行于世。不参与古董市 场的专家是有局限性的,有研究能力、有信誉的古董商才是收藏家可信赖的挚友,他们多是实战的行家。行家与专家,一字之差,却往往是席上和席底之别。言论是 否站得住脚,书籍有没有营养,文章观点是否经得起检验,时间会给出答案,藏友们也会给出答案。看来,藏友们学习古陶瓷鉴定,先要学会“鉴定”专家。老一辈 大师们的书籍,多是集数十年研究成果于一卷,是真正有见地、有营养的著作,穷其一生,也只出得一半部。不为名利,只为传承其毕生研究成果。像《中国陶瓷 史》、《明清瓷器鉴定》这样的著作,现在可有哪一部能望其项背?时下大小书店各类古陶瓷鉴定书籍多如牛毛,而内容饱满充实的,又有几部?其中不乏欺世盗名 之作,有的教你快餐式速成鉴定法,有的把门类分得很细,朝代也分得很具体,一个门类一本,一个朝代一本,一出就是一套,都是精装铜板彩图。可是里面,除了 一些摘引的图片,除了一些摘抄的段落之外,又有几句结论是真的能够用来鉴定的呢?摘抄也就罢了,姑且称其为白菜;更有甚者里面的观点、方法都是错的,可谓 毒白菜。立论不足,误导有余。




二、我的一点认识

1.关于专家——

国内有很多古陶瓷鉴定方面有水平的专家。作为专家们,我想,在享有崇高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应该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




一是,尽可能地推广和普及古陶瓷鉴赏知识。比如在鉴定时,不光是对不对、到不到代的问题,而是对的话对在哪里?这个时期的风格特点是什么?造型、图案背后又蕴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属性?不对的话又是不对在哪里?




二是,要有担当精神。见到真东西,要敢于确认,敢于讲真话、实话,不要盲目否定。对于稀有的真品,如果专家都不敢认,不敢去研究,那会是怎样一个结果 呢?我们不能让外国人发现元青花的历史重演。如今一些鉴定专家,没有机会上手足够多的真品、精品,也没有海量的瓷片作为根基。与此同时,知识没有更换,经 验往往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是师傅们从民国时一代代传下来的。改革开放30年间,出土流失了1600万件以上的陶瓷,很多专家却没有看到过。于是,因为 “少见”,往往“多怪”了。




三是,切忌按图索骥,一叶障目,在否定一个器物时,要有充分的依据,一定要慎之又慎。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家所掌握的知识 也往往是见长于某一些窑口或时期,盲点总是客观存在的。没见过,就是没见过,就是需要研究,决不能简单化处理,盲目否定。“从未见到过”或“没有出土过” 都不能成为否定的充分依据。论莫定于有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断定是仿品,就必须知道大概是在哪里仿的,是怎么仿的。如果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何以 断言?要知道,专家的结论往往决定着这件藏品的命运。如果是真品,就有可能流失海外,甚至损毁,暴殄天物,这对祖宗的文化无疑是一种犯罪。




2.关于藏友——

根据这些年与全国各地古陶瓷藏友们交流的经验,除了一些大的收藏家、鉴赏家之外,我把国内普通藏友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鉴赏能力的。这些藏友都有自己固定的交流圈子,有一定的眼力,一般不容易上当,也不迷信专家和书 本,但这类藏友也容易成为高仿品的目标。应注意,不听故事,只看实物。遇到有争议的器物,该坚持的要坚持,有时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第二类,是有一定社会地位或有一定经济基础,喜好传统文化的。这些藏友多有懂行的人,甚至专家为其掌眼。尽管如此,由于多追求“高、精、尖”的品种, 仍不免成为国宝帮的目标。收藏中,莫偏听,莫偏信,应注意综合多方面的意见。要相信并依靠知名资深古董商出身的实战型专家,作自己的经纪人代理或咨询,避 免走弯路。




第三类,是刚接触古陶瓷不久,知识懵懵懂懂,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的。不少人怀揣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把收藏曲解为单纯的淘宝捡漏。这部分藏友人数最多, 是一般仿品的最大受害者,也成为造假售假借以滋生的土壤。有些人,偶尔淘到一两件真品,便盲目自信;更有些人,历经数年甚至十数年,未得一件真品,却也不 自知。这类藏友应注意,勿走捷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残片研习必不可少。在初期不要遍地开花,应有重点,或可专攻一个窄小的门类,做到精、通,而后触类旁 通。建议大家,比如可以从磁州窑、吉州窑、龙泉窑这些存量大、特征明显的老窑器物入手,或者可以从事一些专题收藏,民窑精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3.关于当代制瓷大师——

仿古是中国众多传统手工技艺的一个重要门类。从最初的模仿到随后的复制,一代代的工匠都是从不断研习前人的技艺和成果开始登堂入室的。所以,如果把历 史的眼光放长一些,应该看到,当代制瓷是中国瓷器技艺发展的一个阶段。五十年后,一百年后,今天的当代瓷就有可能成为文物,成为代表我们向后世子孙展示这 个时代制瓷工艺的证明。当代制瓷大师们要敢于站到前台来,要有品牌意识,要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下名款,这一点,日本的九谷烧、清水烧、有田烧等家族传承的制 瓷工艺就做得比较好。纯手工制作,清晰的品牌呈现,稳定传承的技艺,如此,大师们再不需要“大清乾隆年制”来提升价格。李鬼、李逵式的真假艺术品游戏,便 可休矣。




三、我的一点建议

对于国内广大古陶瓷收藏爱好者,我有几点建议,也算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和感悟吧。




就古陶瓷鉴定而言,有人说这是一门眼学,我不完全赞同。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绝不仅仅是“回忆标准器—对比特征—判断真伪”的问题。应该说,古陶瓷鉴 定,是一个涉及众多交叉学科知识的鉴定科学。比如,你了解地理学,你从一个纬线上寻找,有时就能带出一个窑系来,这个窑系所包括的地下矿脉瓷土,是否有流 动性的水源等信息,往往非常清晰。谈流动性的水源,又涉及了运输问题,古人的陶瓷运输以水运为主,可以24小时不间断运输,不受战争的影响,可以防止陆路 运输的颠簸破损,而在进行地理观察时,历史还记录着河道历史变迁、沿革等知识,可谓十分丰富。此外,还可能用到社会学,一件陶瓷反映了当时社会流行的时代 风格,唐朝以胖为美,敦厚庄重,宋朝以瘦为美,到了元代又有点返回唐朝似的风格。社会流行的戏曲小说、说唱戏本等能用绘画表现的艺术门类,都可能在陶瓷作 品中展现。如果你了解机械传动、切削等原理,从陶瓷制作来看,古代工具简单,在简易的木制转动轮盘上制瓷,每分钟最多转动200下,拉胚会达到什么样的情 况,有了机械原理知识,就不会成为外行。还有一些现代科技技术,如热释光技术、材料分析技术,也能用于鉴定时的佐证。但这些学科的知识,必须加以综合运 用,切不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所以,要准确鉴定古陶瓷,你最好作一个杂家。




进一步而言,鉴定仅仅是一个分辨的问题,还停留在是与非的层面。与之相比,鉴赏或许才是收藏的真谛。收藏是一个人境界的体现,应该是数十年乃至一生的 审美追求,这条路没有终点。从爱好者,到收藏家,再到鉴赏家,是一个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爱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自我觉悟与升华的过程。收藏中,不 仅要辨识真伪,判断年代品类,更要把古陶瓷作为艺术品来欣赏,充分理解体味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也许才是收藏的高境界。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 不能称之为鉴赏家;没有对古陶瓷审美内涵的精准把握,也不能称之为收藏家;没有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充分掌握,同样也算不得真正的爱好者。

多年的收藏、鉴赏经历告诉我,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好者、收藏家、鉴赏家,走上古陶瓷收藏的坦途大道,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就要完成“四修”。




1.修心以明目——

非淡泊无以明志,搞收藏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好的收藏心态,能带给我们持久的快乐。快进快出,一夜暴富的心态不适合搞收藏。收藏是一种文化,不是搞投 资,不是买股票,不能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也不要攀比。每每看到别人得到好的藏品,便生羡嫉之情,将不利于你的收藏之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没有得到 那样的藏品,倒不如潜下心来充实自己,提高认知水平。得到好的藏品固然令人欣喜,然而,对一件古陶瓷艺术品而言,任何人的占有都只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 件器物的生命周期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中国有多少古陶瓷艺术品,你又能占有多少呢?占有的快乐是短暂的,如果你没有读懂它,那么这种占有也是虚空无力 的,这并非收藏的真谛。所谓过眼即拥有,收藏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享受。不论是谁的藏品,你读懂了,你体会到它的艺术价值,感受到它的文化承载,你就获 得了真正的收藏之乐。




通常,藏品的艺术水平,代表收藏者的审美境界;藏品的珍稀程度,也代表收藏者的鉴别能力。而时下,许多藏友并不是以藏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为目标, 单纯追逐市场价值。这里,我想说的是,不要只追求当前受热捧的藏品。古陶瓷各门类市场行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要过于关注市场价值。例如,1990年前后, 一个直径约70厘米的明洪武龙泉窑莲花口大盘,价格在60万港币左右,直到2002年,市价仍没有很明显的上升幅度。原因在于,2005年之前官窑身份的 不确定,藏家更多是因为龙泉青瓷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而进行收藏,并非投资目的。但官窑身份确定后,推动了全球市场对龙泉青瓷的重新认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 投资者将目光投注在龙泉青瓷上。总的来说,你能看到的市场高点,别人通常也能看到。藏品是供你欣赏和研究的。无心栽柳,只要东西真,工艺精,往往过后会带 给你意外的惊喜。




志不强者智不达。作为一个古陶瓷爱好者,目标不应该仅仅是收藏,而要把古陶瓷鉴赏作为努力的方向,体味其中的文化和艺术承载,获得高雅的精神享受。




2.修德以结缘——

收藏要有藏德,要做君子。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收藏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相通。应善待与自己结缘的藏友,不损人以利己,不奸佞以获利,真诚相待,厚德载 物。有些藏友希望出手藏品,以藏养藏,还有一些是以此为生,这本都无可厚非。但若知假售假,行惟利是图的龌龊之举,必自溃于德行,自绝于君子。人以群分, 志同而道合。修君子之德,便能结交君子;怀小人之惠,焉能澄于泥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结交什么样的藏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的收藏之路。有 些藏友,刚一入道,就一头扎进假圈子,怎么也出不来,别人劝也听不进,闭目塞听,恶性循环;而另一些藏友,一开始自己水平有限,难辨真伪,但只结交那些品 行贵重之人,以为良师益友的君子之交,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真诚交流。自己虽然藏品不多,但总能在相互交流中拓宽眼界,上手真品,不久眼力和 水平便有很大提高。




3.修道以正途——

收藏要有正确的治学态度和学习方法。




治学态度:一方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知道人外有人,身边卧虎藏龙也未可知。要时刻提醒自己,知识有盲点。在交流中,应注重多听反面意见,听一听 这些反面意见的依据是否足信,往往大有收获。如果一味偏执,甚至以行家自居,引以书本知识点加以反驳,岂不既断言路,又折人缘,有害无益。倒不如虚心听 取,保留意见,而后更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有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不迷信专家、书本,不搞“凡是”主义,也不跟风随大流,人云亦云。圣人无常师,一切以事实 为依据,看实物说话。一直以来,古陶瓷的鉴定,都采用以考古发掘品和传世标准器为参照的对比判定法,现在虽然不能说不对,但也不能盖论没有出土过、没有传 世标准型的就是伪品。毕竟,考古发掘还在不断涌现新的发现,传世品亦有新品种叠出。




学习方法:第一,是提高自己的眼力,对绝大多数藏友而言,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去博物馆参观“高精尖”藏品之外,研习残片也是正道。当年我年轻时在西安 就已搜集10万块残片,相当于我的10万个老师,每个残片各有不同,表面老化到什么程度了?创伤程度如何?因为各有不同,所以每个残片其实都蕴含着品鉴方 面的特点,日积月累,经验自然越来越丰富。第二,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文科类型的藏友要着重补充材料、物理、化学等相关的理工科知识,理工科类型的要着重 补充文史方面的知识。第三,不要想着一味地吃现成,学习中要注重自己去总结,去归纳,去理解消化。通过研究比较,细微地观察和琢磨,重点在古代工艺的程 序、工具、手工技法等,还原其时代风貌,从而逐渐在别人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自己的窍门和鉴定方法。



4.修行以功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陶瓷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需要多年“上手”经验的积累,而且要多看精品。多看,多上手,这是不变的真理。为 学需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每当别人问及我如何提高眼力时,我的回答就是,拼命地实践。30多年来,我自己上手看过的古陶瓷不下200万件, 其中我自己有记录的精品,超过36万件。这也是我能确切说出真伪,讲出来龙去脉的底气。水平高低,是以你看过上手研究过多少东西而论,实实在在来不得半点 虚假。




藏友们在实践中应着重注意“造型”、“胎体”、“釉面”、“纹饰”和“款识”五个方面。造型是根本,从一件瓷器的器型就可以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和历史背 景。看到瓷器的第一眼就可以判断是否有继续鉴定下去的必要。因为历朝历代都有各自不同的流行风格,要用正确的线条概念去把好陶瓷鉴定的第一关。在通过“器 型”确定了基本年代之后,就开始第二个步骤,观察胎体,即足底不上釉的地方。胎体一定要借助放大镜来进行仔细观察,但并非倍数越大效果就越好,20到30 倍之间最佳,这样能够较真实地显示出陶瓷的骨骼和脉络,从瓷器底部线条的锋利、软硬、细密程度,都可以判断陶瓷的大概朝代,50倍以上放大镜容易失真。釉 面就像是瓷器的“衣服”,不同的装扮能够展示出不同的“着衣”特色。只有掌握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才能正确分辨出不同朝代的釉面风格和特征。从 釉层的厚薄、气泡的疏密和大小,以及釉面的莹润和软硬程度,都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特征。例如,明代瓷器的圈足边上容易白中泛青,这就是由于那个时代的烧制 原料中加入了钾和钠的缘故。每一件瓷器都有一定的时代痕迹,有的在地下受到了其他物质的侵蚀,出土后又被氧化,所以胎体就会显得很旧很干,而釉面气泡也有 大有小有疏有密,再加上瓷器的纹饰和款识也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捕捉到鉴定的重要依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藏友在收藏之路上, 切忌闭门读书,空学理论,一定要多实践,参观博物馆、相互交流、残片研习等都是很好的实践路径。经年累月,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鉴赏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 专家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通过实践成为一等品类的古陶瓷鉴定家、鉴赏家。




收藏的昨天是历史的沉淀,收藏的明天是稀世珍宝,唯独收藏的今天是保护文物,传承文化艺术。尽管普通藏友的个人收藏,对古陶瓷艺术品的传承,意义不及博物馆,但那毕竟也是一种保护,应该鼓励。否则,我们就要眼看着更多的珍贵文物流失海外。




改革开放的30多年,全国各地相继搞起了开发建设,这种举国大开发的形式,也使得我国的古陶瓷出现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第二次集中面世。各地的开 发,有的是在旧城上,也有的地方现在是荒芜的,但曾经有过辉煌。这30年的大开发,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但也是最后一次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古 陶瓷的多元化出土形式,有窖藏、运河、湖泊、高地等等。举例说,一个古代家族,20个人,每个人用10件陶瓷器皿,就有200件之多,而古人往往有窖藏的 习惯,如果遇到战争或迁徙,就找个大坛子,把这些瓷器深挖埋藏起来,以便以后回来再用。在四川一个农民家里,就以这种形式,集中出现了1000件藏品,最 后成了四川遂宁博物馆精品展;西安的澄城县,一个尼姑庵的苹果树下,一大缸北宋耀州窑的精品,出土时全是崭新的,一个农民用袋子装了一些,老远驮在自行车 上带到集市,有的就磕破了,有的磨损了,拿到市场上,很多人就说是新的,是高仿的,大家都不要。有一个专家买了几件,回去研究,结果惊奇地发现竟然是真 的,再回去找,就没有了。结果很明显,造成了这批古陶瓷散失在各地。在古代,大运河是陶瓷的重要运输方式,近年来,在大运河附近出土了成千上万件成批保存 非常完美的陶瓷精品,往往数量巨大。这些陶瓷器之所以保存完整,有很多原因,比如黄河附近的,运河水是淡水,没有酸碱性,黄河沙子在显微镜下看是白色面粉 一样的细沙,一旦陶瓷跌落到这样的环境中,就像放到了一个真空包装的密封器里一样,所以保存完好。,就如同新烧出来的一样。此前有一个藏友,藏有永乐、宣 德官窑的,有成化瓷,也有清三代官窑的等等。后来证实,是从江西鄱阳湖出土的。鄱阳湖无风三尺浪,古时水域比现在大几倍,是景德镇御瓷北上的必经之地,鄱 阳县古时叫浮梁,设有管理景德镇的浮梁瓷局。有些鉴定专家看了,竟说是高仿的,做得跟真的一样。再比如高铁,高速路都是走地势高的地方,向阳的地方,这些 地方,往往又都是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风水宝地,是埋人的地方。开发这些地方,带来很多好的陶瓷出土。但是,不少精品陶瓷是在开发现场破坏了,散失了。




据我的不完全统计,1997—2010年间全国各地流失到香港的古陶瓷竟达1600万件之多。有时,我就想,那些被偶然在某地集中发现了的古陶瓷,又 迅速被人瓜分散失了,就像一个个孤魂野鬼,他们似乎都在高喊着“救命”。他们拥有着良好的生命力,却不知所踪了!所以,时下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规模也是最 后一次大规模的古陶瓷出土之际,抢救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近年出现的海外文物回流趋势,可以用“千载难逢”来形容。一是中国20年来的繁荣富强,国民经济实力增加;二是世界经济整体仍处于低迷期; 三是国内外爱国力量合作,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这种机遇一百年不曾有,将来也不会多。所以国内的藏家要抓紧机会,为自己,也为国家。




有生之年,我还要将有限的精力继续投入到祖国古陶瓷保护,及其文化艺术的传承中去。尽我最大的能力,传播知识,引导收藏,通过大众收藏,使那些历史遗珍得以保护和传承,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们能够再见到它们的真容,能够领略其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精髓。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 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祖祖辈辈所传承的民族文化。中国古陶瓷的历史恰恰是中华文明史的侧影。海内外华人所 有古陶瓷爱好者、收藏家、鉴赏家应该一同行动起来,在实现自己的收藏梦,保护历史文物,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这些古代遗珍所承载的文明信息,汲取这些 美丽艺术品所蕴含的民族美学精神和传统美德,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延续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