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音乐家,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家乡波兰前往维也纳学习音乐,在那里他靠著音乐的天赋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钢琴音乐,在上流社会中颇受好评。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的时候,他遇到了十年前一起在街头演奏的伙伴,发现他仍在他们当年一起佔到的那块最赚钱的地方演奏。伙伴遇到肖邦非常高兴,问他现在在哪里演奏,肖邦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伙伴惊讶的说:怎么?那里门口也很好赚钱吗?
心理学家指出,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个无形的「舒适区」。意思是说,所有人都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相处,做自己会做的事,在自己界线内的人们感到很舒适。当踏出界线时,就会马上会面对来自不熟悉环境的变化与挑战,人们会感到不舒适、会有不安全感、有压力,甚至有危险的感觉,很自然也想要退回到舒适区内。「最赚钱的好地盘」对于肖邦的朋友来说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舒适区,在这里每天都有固定不错的收入,不用每天面对下一餐不知道在哪里的窘境,於是他选择永远停留在这里,然而肖邦却选择离开这块舒适区去寻求更多的发展。许多人都有到外地负笈求学的经验,原本是在温暖的家里当一个饭来张口、茶来伸手的少爷、少奶奶,此时离开了原本的舒适区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一切的衣食住行和社交生活都要从零开始,虽然短时间之内会有许多不适应,但是这段时间内的成长学习却是过去在家十几年所不曾体验到的,因为我们离开了舒适区。几年之后,你应该已经适应了校园生活,此时学校反而成为了我们的舒适区,当毕业之后进入社会,我们又再一次面临离开舒适区的问题,面对新的公司、主管、同事及工作,我们内心交织著期待、担心与害怕,但是同样的,这段时间内的成长学习是过去所没有经历过的。人的一生中必然会有过几次离开舒适区的经验,举凡求学、就业、转业、出国、结婚、生子…都是离开舒适区的例子,每一次的离开的时候心中难免有许不安与惶恐,但是后来许多经验都成为日后重要且美好的回忆。
有人或许会问,我想要一辈子留在舒适区难道不行吗?尤其是当我们经历过几次「离开舒适区」的震撼教育之后,生活逐渐步入稳定,五子登科(金子、车子、房子、妻子、孩子)一样接着一样实现,我们在自己建构的舒适区中愈过愈自在,这种思想会愈来愈坚固。心理学家指出,因为在舒适区的人没有强烈的改变欲望,也不会主动地付出太多的努力,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要继续保持舒适的感觉和假像。如果一个人的舒适区很小而且不愿意离开舒适区,他对于克服挫折与挑战的能力都会相对较低,个人发展及进步较慢,潜力发展也会受到侷限。在圣经的历史中,亚伯拉罕是走出舒适区而成功的代表人物,他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同承认的祖先,原本他在中东的哈兰地区已经是一个拥有丰盛产业的牧羊人,但是上帝要赐给更大的祝福,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纪十二章一至三节)因此亚伯拉罕离开他所熟悉的地方,前往迦南地区,终于依著上帝的祝福成为世界各国的始祖。就肖邦朋友的例子而言,也许他和肖邦的天赋不相上下,但是他满足於眼前立即的利益,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潜力、前程全都被这块「最赚钱的好地盘」埋没了。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许多企业习惯於自己过去十几年成功的经营方法,虽然有看到一些内部的问题和外在环境的改变,但是因为不愿意改变多年的习惯而抗拒变革,最后终于被当初不放在眼里的竞争者淘汰。因此,当我们精神懈怠、贪图安逸之时,当我们感觉自己无法更进一步时,记得随时随地告诫自己:走出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