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城步苗族民间因粮食紧缺,苗民们常利用空坪隙地大种南瓜以补充口粮的不足,有些农户一年可收获300多个金黄色的南瓜,故民间称老南瓜为“金瓜”。他们除了将南瓜用于补充口粮和作饲料外,还将南瓜巧妙加工成南瓜酒或南瓜干,使本来不值钱的南瓜大幅增值, 使普通的南瓜成为美食。
南瓜酒。在农历九月初九前后,选择十余个外表金黄、瓜肉厚实、无病伤、已熟透的大个南瓜作“酒坛”,按每5公斤南瓜配2公斤糯米的比例将糯米蒸熟,每个南瓜配一包烧酒曲,将烧酒曲与糯饭拌匀。然后在每个南瓜的顶部用小刀剜开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圆口,掏尽瓜籽,将拌好酒曲的糯米饭趁热从圆口中填入瓜内,填至距圆口3厘米处为止,稍压紧,用纸或布封口,将每个南瓜用旧棉絮包好装进箩筐或纸箱保温。10天后揭开封口用筷子搅拌一次,再密封15天,南瓜肉就已发酵糖化成酒。待南瓜糖化得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南瓜皮时,再轻轻地双手端起“酒坛”将酒倒入备好的瓦缸内,掺入适量的白酒又密封15天,即可启封饮用。 一个南瓜“酒坛”约有6~8市斤南瓜酒,10个南瓜约70市南瓜酒。若只算酒曲与糯米的成本,每公斤南瓜酒只值价3元左右,市场价每公斤在8元以上。南瓜酒密封的时间越长,其香味愈醇,后劲也越大。
久封的南瓜酒呈桔黄色,既保持了南瓜原有的甜味,又具有浓郁的芳香,酒精浓度低(10度左右),喝后倍觉舒适,把盏难舍,是苗族民间招待贵客的上等佳酿,被人冠以“重阳酒”的美称。据说常喝南瓜酒可免生疔疮,具有润肤美容、活血补气、助消化等功效,适宜老年人与妇女饮用。
南瓜干。当家中收获的南瓜太多难从处置时,有些苗民则抢抓有利的晴天加工南瓜干。其制法是: 将肉厚、熟透、体型端正的若干个南瓜削尽皮,用小刀割去瓜蒂,从南瓜蒂口子处顺同一方向旋转切割成2.5厘米宽、呈“弹簧”状的南瓜条,尽量不割断,宽度匀称。割完后用竹杆从“弹簧”中间穿过去,晾在室外晒10余天。待南瓜条己基本干枯后,取下切成3厘米长的南瓜片,蒸熟晒干就成了南瓜干,收藏备用。这种南瓜干可作菜肴、干粮、罐头、点心、糖果等,经久不坏; 用油炸熟的南瓜干松脆可口,集香、甜、酥于一体,清香扑鼻,软柔适中,老少咸宜,常食可清肺润肠。在昔日粮食紧缺的大苗山,苗民用南瓜巧加工既可节省粮食,又可使南瓜增值。通过巧加工后的南瓜食品是苗族民间饮食文化中的一项发明,是一种传统美食,至今仍有传承、开发利用和精加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