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的故事

唱歌的故事

 

                因为天赋的原因,又因为生活、学习条件的限制,我非常不会唱歌。唱歌走调,还完全不知是怎么回事,只知道自己唱得不好听,别人听我唱歌,更是皱眉头,久而久之,也就难得开口。以至于到了二十多岁时,我没法完整地唱任何一首歌。凡有唱歌一类的活动,我都避得远远的。

                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遇,让我领会到唱歌的快乐。那是1997年底,上海某大学举办大合唱比赛,其下属各单位都必组队参加。我当时刚去该校图书馆,工作清闲,又不得不坐班,憋闷得不行。想着去唱唱歌,多少有些热闹,比一整天闷坐在办公室里,终归好玩许多,于是也就凑热闹去了。

                图书馆十分重视这次活动,专门请了附小一位姓蔡的音乐老师做指导。蔡老师当时怎么教的,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蔡老师一来,大家都对唱歌有了兴趣,我竟然也不例外!大家先是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我这才发现这首歌竟这么美,唱歌也是如此愉快!可惜的是,图书馆有两百多员工,竟找不出一个能担当领唱的人来!蔡老师根据大家的水平,决定改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和《社会主义好》两首歌。这就无需领唱,容易得多。在蔡老师的带领下,学唱这两首歌,也挺快乐的。以至于那些日子,我一去上班,就盼着唱歌的时间快点到。

           此后一有合唱的机会,我就必不放过。要不是天资差,都快要成单位文艺积极份子了!再往后,辞职出国,辗转各地,忙于家务、学习、玩乐。对于唱歌,是既没时间,也没精力。

                这几个月来,生活较为清闲,就又想去唱唱歌。打听一番,有一合唱团正在招人练习《黄河大合唱》,九月底汇报演出。听起来还不错,就去参加了。

                不幸的是,唱歌的天资还不好。幸运的是,合唱的快乐,是一下子又找到了。

                说起《黄河大合唱》,还以为就是小时候学过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其实,这只是《黄河大合唱》的一章:《保卫黄河》。而《黄河大合唱》一共包括八章。这几天我正在练习第一章《黄河船夫曲》,越唱越觉得这真是杰作。

                黄河船夫曲的歌词并不长,描写船夫们划船的景象。在河水上遇到风暴时,船夫们齐心协力、奋斗划桨,与风暴作斗争,艰苦、紧张、惊险,气概万丈。终于,快划到了对岸,风平浪静,船夫这时候轻松划桨,继而登上了河岸,可以歇口气,享受一下胜利后的宁静,欣赏一下河景。然后,船夫又要登舟去和风浪拼搏。作者在岸上,看到船夫们咳呦咳呦得划船,船渐渐远去。

           先不说曲调,光这首词就好得不得了。整幅词没有用生癖的字、没有用典故,不纤巧、不精致。词汇质朴、简单,有气魄、有意境。是中国宋朝以后近一千年里最有气魄的少数几首诗之一。这气魄,堪比“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堪比“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风帆济沧海”。《黄河船夫曲》的意境又比千百年来流传的这些描写江河的诗词有所不同,它描绘了劳动者的艰辛和快乐,为读者呈现了一种与以往诗歌所不同的美妙意境。

                常以为五四以来的新诗,成就最大的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现在才知道这想法有些孤陋寡闻。单从诗词的角度来讲,《黄河船夫曲》一点不比《再别康桥》逊色。它们都描写水,都栩栩如生地描写一种景象,只是景象的意境不同。从诗词历史角度看,《黄河船夫曲》粗犷雄浑,继承了李白《将进酒》、《行路难》的风格。而《再别康桥》柔美宁静,继承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风格。

                可惜的是,《黄河船夫曲》未选入大、中、小学课本。因是歌曲的词,各种诗集也多不收录。《黄河大合唱》虽著名,在群众中普及的只是《保卫黄河》。以至于这么好的词,我到中年才欣赏到!肯定还有不少人,也与我一样,一旦发现,就会喜欢它,但目前尚无机缘,真是可惜啊。

                《黄河船夫曲》的曲谱也一样好。撇开歌词,单听曲子,细细品味,也能想象出大浪滔天,船夫们在风浪中团结拼搏,暴风雨宁静下来后舒心小憩,又协力划桨远去,船渐渐消失在河面上。

                现在学习古典诗词,有一遗憾,就是,这些原来都是可以用来唱的,而我们如今只能朗诵,只能体会语言的美妙,而想不出原本的音乐是怎样的。而这首《黄河船夫曲》,不仅有词,还有曲,词曲一样有气魄,生动、逼真、优美。

                反复练习,把一首歌唱准,就能更深入得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当大家一起合唱的时候,把这种情感、意境再共同表达出来,自己深深地沉浸在这意境中,真是妙不可言的体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