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哪天起, 家家户户都给装上了有线广播。它连着市里的广播电台, 有个拉线开关, 只能选择听与不听, 听什么没法选, 它播什么你只能听什么, 但节目时间是固定的。 早上出门前的天气预报是必听的。下午有少儿节目。 其它时间大部份在播社论和样板戏, 来来回回, 反反复复播。这时候, 你就可以选择不听, 关掉。
记得红灯记播得最最多, 可能因为是第一部样板戏吧。各种各样的宣传材料铺天盖地: 大小不一的剧照, 厚薄不等的剧本, 主要人物的卡片, 相关衍生产品比如用不同材料做的红灯玩具。 那个宣传攻势, 现在的大片哪个能及? 赚影视产品衍生物的钱, 中国人早就会啦。 最好玩的是自己做红灯了。 材料是现成的, 只是需要时间: 攒够三个黑色小牙膏盖, 外加一个大小合适的红纽扣。 好, 现在可以开工啦。先把缝针烧红, 用它给牙膏盖依次穿孔, 位置相当重要, 它直接关系到这个灯能不能站直。 然后找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 最后是点睛之笔: 把红纽扣嵌进中间的牙膏盖,大功就告成啦。 虽说不大, 倒也红光闪闪。 我的红灯常招来羡慕的目光, 因为我能找到象红宝石一样漂亮的纽扣。
唉, 扯远了。 继续说这有线广播。 由于要排练节目, 开始认字后就看红灯记剧本, 居然不太费力。因为知道那一句在说啥唱啥, 早听熟了。不认得的字两三遍下来也就记住了。连唱带对白,最后一个人能演整本戏。 可见那时候真的是没啥书可看的。 剧本中, 每个唱段前都有些看不懂的词语, 什么西皮流水, 二黄散板之类,咱只懂小桥流水,西皮流水是怎么个流法?问大姐姐,也不懂。后知是京剧的唱腔板式。有时候,居委会会派人来巡视,看看各家是不是认真收听学习政治内容,小孩们便通风报信,大家就配合着装装样子。
被迫听广播是挺讨厌的,但有一次居然从里面听到了我的名字:广播找人。那是上幼儿园时,某天放学时下大雨,别的孩子都被家长接走了,剩我一个,待在烧饭阿婆家里等。雨停后,我要自己走回去,象平时一样。可阿婆不让,因为天开始黑了,而家里人想当然觉得我早已离开幼儿园,是在外面玩丢了,那个找啊,全家几十口人搜遍了附近的大街小巷,一度我妈都以为我出意外了。都快要睡觉了,不得已,向电台求助,才找到我。嘿,我根本哪都没去嘛。估计是某个人先入为主,直接通知大家说我走丢了(有过一次),发动大家找人。领到任务的也不细问,只管找。 后来,那种漫长等待的过程中滋生的越来越强的被家长抛弃的感觉过了许久才消掉。
有线广播没啥选择是不好,可收音机选择多了也不见得有多好。常常在傍晚小孩快上床睡觉时,我爸忙完了喜欢听一听收音机。听就听吧,可他老爱换台,搜台时那种刺耳的噪音,很烦人的。常常他会停在某处,收音机里便放出很清晰但听不懂的说话声,我们就竖起耳朵,仔细分辨那是不是传说中的敌台。怀疑强烈时希望他赶紧换台,可别给别人也听到去揭发,第二天起床后还提心掉胆,怕哪个小伙伴提起。偶尔,他不开收音机听唱片了,我们就很高兴很放松,在好听的音乐声中很快入睡。这种情况持续了相当久,一直到不太提敌台为止。唉,小孩的心,敏感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