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抗美援朝的决策,包括为什么叫志愿军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Richard Thornton的《Odd Man Out--Truman,Stalin,Mao and the origins of the Korean War》(出版于2000年)。关于朝鲜战争恐怕有成千上百的书,此作者是引用新公布的资料后,包括解密的美国国家档案,苏联档案,中国当事人回忆录等等,研究的结果,书里甚至很自信的说,即使未来有新的资料出世,也只会印证作者的观点。

博主在此免烦声明(不是免责,只是怕烦扰),此文纯粹的编译,没有个人观点,欢迎批评乃致驳斥,但希望是摆证据,说道理,而不是情绪的宣泄。另外,博主并没有通读全书,只是随意的摘录了一些,也许不系统,也许不完整,也只能如此了。先说下为什么中国解放军入朝称为志愿军,,以吸点眼球。从小一直以为是因为我们是志愿去帮助朝鲜,没有强加的意愿,但这本书是从国际关系角度去分析:因为中苏有协议,如果中国处于战争状态,苏联有义务出兵,但苏联不愿与美国正面交锋,所以建议中方用志愿军名义,这样就不是国家正式进入战争状态了。

下面就是该书片段编译:

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美国开始考虑其中国政权更替后的对华政策,美国国会有相当多的议员支持国民党政府,而杜鲁门总统和艾奇逊(Dean Acheson)国务卿,倾向于承认掌握大部分领土的共产党政权,但不主动出面,等待中方迈第一步。这期间,1949年5月和6月里,中方的黄华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黄华是燕京毕业生)有过至少两次会面,中方希望美国能在平等互惠的原则下承认共产党政府,并要求美国停止对国民党的支持。美方保持等待观察的态度,但表示,按国际惯例,会承认获得人们支持并能履行其国际义务的政府。

在1949年到1950年,美国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主要是担心中国与苏联结盟,这样亚洲就会成为共产党的天下,美国利益将受损害,所以美国力图在中苏关系之间打进一根锲子,即所谓锲子政策(wedge policy), 其手段就是承认中共政府。但是支持国民党在美国国会有很大的势力,所以杜鲁门总统和艾奇逊国务卿的意图被一拖再拖,1949年美国侦查到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这些都促使美国最高层下决心要与中国共产党改善关系,1950年1月初,美国宣布将不再支持台湾岛上的蒋介石政权,台湾属于中国。

苏联方面,斯大林了解到美国在向中国共产党抛出橄榄枝后,就一直在设法不让中美建立正常外交关系,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中美如果关系正常化,必然会有损苏联 的亚洲战略企图。而且,斯大林也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下一步目标是解放台湾,如果台湾解放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将不复存在,美国国内的支持国民党的力量自然也就瓦解,美国承认中共的障碍也就消除,因此,斯大林必须要在中共解放台湾之前,采取行动。

对于金日成来说,他的唯一目标是统一朝鲜,他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以后,朝鲜理所当然的应该是下一个共产主义取得胜利的国家,要达到此目的,他必须要获取外部支援,苏联自然是第一人选。对于斯大林来说,朝鲜问题的出现,给他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了一个天赐良机。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首先,金日成的北朝鲜进攻南朝鲜,美国必然会干预,但苏联的底线是不跟美国正面交锋,因为这将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如果能把中国拖入朝鲜冲突,中美交战,则中美关系必将破裂,中国将长期依赖苏联。要达到这个目的,朝鲜战争必须抢在中共向台湾发起进攻之前打响。

当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向毛泽东提议,中共应向联合国提出驱逐国民党的安理会资格,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任,苏联将全力支持中共的正当要求。中共方面在1950年1月初,向联合国提出此要求,为了表示支持中共并抗议中国台湾政府,苏联代表全部离开了他们的职位。苏联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北朝鲜进攻南朝鲜打伏笔,因为一旦北朝鲜发起进攻,南朝鲜必然会向联大提交抗议,并要求国际干涉,美国自然会要求联合国出兵干预,如果苏联代表在位安理会,只要一票即可否决任何干预朝鲜局势的决议。苏联代表回归他们的职位是在1950年的8月,而那时朝鲜已经爆发一个多月,联合国也已经通过决议,由美国牵头组成联合国部队入朝。

同时,苏联必须保证北朝鲜在中共攻打台湾之前进攻南朝鲜,这样中共就无暇顾及台湾问题了。一方面,苏联加快向北朝鲜运输武器装备,另一方面却放慢了向中共运送武器装备的步伐。苏联也知道,中共会在7月雨季来临前发起进攻,因为雨季会加大人员装备渡过台湾海峡的难度,所以苏联给金日成的时间表是1950年的6月。

毛泽东1949年12月开始访问苏联,1950年1月中苏开始友好条约的谈判。此条约的基础是1945年苏联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条约,为了当时抗击日本侵略的需要,条约规定,只要中国遭受任何敌意侵犯(hostilities),苏联就应出兵。到了1950年,为了完成他的战略布署,斯大林必须修改这个条款,此条款最后的表述是:如果蒂约方中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state of war),则另一方必须采取军事行动全力援助。而所谓战争状态,必须首先是要正式的宣战,这也是为什么苏联建议中方在出兵朝鲜时,用的是志愿军的名义。美国没有对中国宣战,苏联自然不受中苏友好条约的约束,没有义务出兵。

对于北朝鲜进攻南朝鲜,苏联的最佳希望是北朝鲜失败,因为只有北朝鲜的失败,才能把中国拖入战争。当然,斯大林也考虑了北朝鲜胜利,一举统一朝鲜的结果, 这仍然是苏联可以接受的结果,因为这样的话,金日成必然会对苏联的援助感恩戴德,这样就在中国的侧翼,增加了一个苏联的盟友。当朝鲜战争真的打响以后,中方基于类似考虑,也希望北朝鲜失败,因为失败了,金日成才会来找中国帮忙,这样即使北朝鲜统一朝鲜,金日成也会倾向中国,如果南北对峙,也能形成缓冲带。

这就是朝鲜战争开始前的基本局势。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仁川登陆,至少在中国民间,有一个看法,就是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是天才之举,出人意料,打了共产党方面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战略角度来说,美军对北朝鲜的进攻给以背后的两栖登陆打击几乎是个必然性,周恩来在7月2日与苏联大使罗希金谈话时就请他向金日成传话,要在仁川一带建立坚固的防线,因为美国军队可能在那登陆。1950年7月24日的时代杂志也发表了朝鲜战争的“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就是联合国军在两个海岸两栖登陆,从后方攻击北朝鲜的战线。中方完全有可能看到这些消息。中方情报确认了5个可能登陆的地点:西海岸的仁川,南浦(Nampo),群山(Kunsan)和东海岸的兴南(Hungnam),元山(Wonsan),并把最大可能性放在仁川。周恩来的军事秘书雷英夫于8月23日 向周恩来汇报以上情报,周恩来立即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要求详细的介绍,在当晚听取介绍时,毛泽东认为美国还没准备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只能是有限的,但会是持久战,并且会很复杂而又艰难,当雷英夫提出仁川是最可能的美军登陆地点时,毛泽东询问了可能登陆点的地理和潮汐的情况。关于登陆的时间,只要查一下潮汐表即可发现,对于大规模两栖登陆,必须是在大潮期间,最近的是9月15日和10月11日,但10月11日太迟了。从这些信息可以判断,至少中方对美军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应该有基本准确的掌握。

中方高层对中国是否应当采取军事行动展开激烈讨论,谢方,邓华,洪学智等提议只要美军打过38线,中方就应出兵,但必须有苏联的空中支援;林彪等人则反对出兵。毛泽东也没有强调过早出兵,加上金日成尚未向中方提出请求。

斯大林这一段时间一直没有向中方施压要求出兵,甚至在7月底和8月底的两次美国显示薄弱环节的时候也没有,因为时机还没到。

 
 

 

鸡毛蒜皮 发表评论于
其实也难说被斯大林玩弄于掌心。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只是出于各自的战略意图,互相利用而异。受难的是老百姓。
不言有罪 发表评论于
看来中韩朝美,被斯大林玩弄于掌心。
华府采菊人 发表评论于
这个解释很新鲜,但好像蛮能说清楚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